<p>4月27日晚上七点半,清平六级部第四次线上家长学生联席会如期顺利开展。早在两天前学校张校长就带领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和级部组长就此次会议的内容召开了专门会议,敦促各级部把本周的学情要务落实到位。</p> <p>这次会议与家长和孩子们的交流内容有:</p><p>1.安全教育及安全教育平台完成情况反馈</p><p>2.“山东电子健康通行码”的落实反馈 </p><p>3.潍坊高新教育咨询服务平台的落实</p><p>4.班级学情反馈(网课、作业、检测、自主学习、体育节活动、阅读计划)</p><p>5.第八阶段网课开展形式和课程安排</p><p>6.听取家长意见和反馈</p> <p>每一位与会的老师都精心的准备了发言,无不用饱满的热情、真诚的交流、精准的数据和到位的分析,构建着家校联通的桥梁。每一次联席会议,都让老师们再次深深的感叹:只有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握起手来一起走,才会走得更高、更远。</p> <p>没有一个朋友能比得上健康和平安,没有一个敌人能比得上疾病和事故。会议的第一要务,永远是安全。此次安全教育与以往的常规提醒略有不同,是因为安全科左主任会议前的叮嘱:“大家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除了日常的消防、交通、防溺水等,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里健康。”</p> <p>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舒畅、愉悦的心灵空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成长氛围。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上学,面对网课学习、作业打卡、网络诱惑、亲子沟通等诸多新的问题元素,心理素质也在承受一种或大或小的考验。这个时候跟进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增强家长的敏感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必需。</p> <p>第二项大的议题就是学情反馈。疫情期间落实“全员育人”最大的现实困难摆在所有老师、家长、学生面前:老师与学生分离,师生对话难以把控;师生与教室分离,学习环境难以把控;个体与集体分离,学习氛围难以把控;家校合育效力分散,目标达成难以把控。</p> <p>从老师们反馈的各种数据来看,从家长、学生们全员出席的事实来看,我校借助网络APP全方位育人立体途径,确实有利的化解了当前困难下的诸多教育教学难题,学校各项育人计划和活动举措的落实、反馈和评价,得以一如既往地顺利开展:</p><p>①CCTALK网课直播,实现学生居家上学;</p><p>②人人通教学助手,实现作业全批全改;</p><p>③钉钉班级群,实现家校沟通零距离;</p><p>④微信客户端,实现班级分层个性化管理。</p> <p>联席会让家长们明白,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而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p> <p>只有父母与教师一样,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而影响孩子习惯的主要因素,不在学校里,而是在家庭里。眼下更是如此。</p> <p>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p> <p>家校联手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共赢的结果就是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实现了孩子的培养目标。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厚积薄发,家校握起手来,必能给孩子的成长插上更丰满的羽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