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机器人的传感器》

信息技术

本单元的知识模块为“机器人”,共有7课时。主要介绍机器人的含义、机器人的发展过程、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大脑”、常见的传感器、自动识别技术和机器智能翻译的应用等内容。第十二周学习的是第3课时。<br>预学主题:<br>一、 学习目标<br>1、 了解传感器的主要作用。<br>2、 认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br>3、 了解传感器与主控器的连接。<br>二、 预学内容<br>1、 还记得这幅图吗?上周,我们将机器人结构与人体器官进行了类比,人类是借助感觉器官来获取外界信息的,机器人也是依靠“感觉器官”——传感器来获取外界信息的。<br> 2、 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br>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得到相应拓展,从而要求机器人对环境的变化也要有更强的适应力、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准确的动作,这就对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r>3、 传感器的分类:<br>(1) 光敏传感器——人体的眼睛(视觉);<br>(2) 声敏传感器——人体的耳朵(听觉);<br>(3) 气敏传感器——人体的鼻子(嗅觉);<br>(4) 化学传感器——人体的舌头(味觉);<br>(5) 压敏、温敏、流体传感器——人体的皮肤(触觉)。<br>4、 了解机器人传感器机器功能<br>阅读书本P63-P66,了解机器人常用的传感器。<br>(1) 光电传感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分钟了解光电传感器》</div>(2) 测距传感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分钟了解距离传感器》</div>(3) 角度传感器<br>(4) 温度传感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分钟了解温度传感器》</div>(5) 触动传感器<br>(6) 其他传感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分钟了解压力传感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普中国·科学百科:电感式传感器》</h3> (7) 传感器与主控器的连接 5、 了解纳米<br>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现代机器人也不断向智能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有的机器人的体积只相当于头发的十万分之一,但其功能却丝毫不逊色。<br>阅读书本P61-P62【开阔视野】,了解什么是纳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纳米机器人》</div>6、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用到了哪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

传感器

机器人

了解

信息

一分钟

人体

纳米

主控

温度传感器

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