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安书店1949年在西安创办,创始人王淡如。地址设在今钟楼新华书店东(原西安文物商店地盘,东大街318号)。由西安市文联、文化局与该店联合组成“西北通俗读物编委会”,出版群众性通俗文化读物,通过该店向社会发行。在热心群众文化事业的王淡如先生与众编辑的苦心经营下,其出版物以形式多样,价格低廉,受到西北各地戏剧工作者及广大读者的欢迎。剧作家田益荣、王绍猷、谢迈迁、薛兰生、王槐蔚等人,既是该店出版物的撰稿人,又是业余编辑。王淡如先生除任主编外,亦写有不少剧本。该店先后出版的秦腔、豫剧、京剧、歌剧、陕西快书、秦腔音乐、山东快书、陕西道情等戏剧作品四百零八种,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戏曲团体的演出剧目,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断桥亭》王淡如整理 (尚友社李爱云、王玉琴、吕集恺演出剧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打鸾驾》王淡如整理 1955年(尚友社张健民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3年至1954年,随着北京、上海的私营出版业改为公私合营的出版单位,西安个体书店也实行公私合营。1953年10月,长安书店正式改为公私合营长安书店。西北行政委员会出版局副局长张性初为主任,在管理委员会下设编辑、出版、财务、排字、印刷、发行等小组,私方代表王淡如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公方代表李蜇生任副经理兼业务部主任。出版局还拨款为长安书店修建了后楼,积极扶植其开展业务,长安书店的出版发行工作走上进一步发展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1年7月,经省文化局报省委宣传部核准,将公私合营的长安书店合并于东风文艺出版社。由于长安书店自建国以来出版的戏曲唱本的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在群众中的影响很广,因此合并后对外仍保留长安书店名义,所有戏曲唱本、小型剧本均用长安书店名义出版;大型剧本、电影文学剧本则以东风文艺出版社名义出版。长安书店的编辑人员和编辑业务合并于东风文艺出版社,经理王淡如担任文艺编辑室副主任。其出版、行政人员和门市部编制人员并于陕西人民出版社。“文革”后再没有用长安书店名义出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4年后隶属陕西省文化局,1961年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秦腔《辕门斩子》1959(刘易平演出剧照)王淡如改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打金枝》王淡如整理 1956年(尚友社傅凤琴、张新华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打金枝》王淡如整理 1959年(尚友社傅凤琴、张新华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打金枝》(尚友社傅凤琴、张新华演出剧照)1963</p> <p class="ql-block"> 创办人王淡如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99—1974)秦腔剧作家。陕西西安人。自学成才,曾任《新秦日报》编辑、《大公报》驻西安记者。1949年创办长安书店,自任经理,编辑出版以秦腔剧本为主的通俗文艺演唱材料。1961年长安书店撤消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三编室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候补委员,文艺支部负责人,陕西省第三届政协委员,西安市人民代表。先后创作秦腔剧本《东郭救狼》、《吕母起义》、《蔡伦》、《五谷丰登》,尤其是《二巧离婚》,深受观众欢迎;还改编了传统剧目《辕门斩子》、《铡八王》、《打李厥》、《打金枝》。在出版陕西戏曲剧本和通俗文娱演唱材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长安书店十年间,在他苦心经营下,出版各种形式的通俗读物一千多种,其中戏曲剧本五百多种,《铡美案》、《打镇台》、《黄鹤楼》、《周仁回府》、《斩秦英》、《小姑贤》、《拆书》、《五典坡》等传统剧目,发行西北五省区,深受戏曲界和人民的欢迎。1974年逝于西安寓所,终年七十五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梁山伯与祝英台》1955年(三意社王敬安、王秀英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庵堂认母》1962年(李爱云、李宝琴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斩秦英》1956年(尚友社陈尚华、张友震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张羽煮海》1953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走雪山》1959年(尚友社王玉琴、左新易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貂蝉》1955年(易俗社张咏华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伯牙奉琴》1957年(尚友社李正斌、李宝琴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周仁悔路》1958年(任哲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苟家滩》1956年(尚友社张健民、黄尚忠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白蛇传》1954年(尚友社王玉琴、傅凤琴、李宝琴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火焰驹》1963年(陈妙华、肖玉玲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打柴劝弟》1955年(苏育民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杀船》1955年(尚友社吴济民、王玉琴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刘海打柴》1955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花亭相会》1955(三意社冯亚民、任兰英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卖画劈门》1955年(刘毓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秦腔《卖画劈门》1955年(刘毓中演出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鼓戏《夫妻观灯》1962年(商洛剧团陈清林、王桢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审苏三》1959年(尚友社何振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秦腔《荆轲刺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小姑贤》1962年 孙仁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取都城》1958年(尚友社傅尚德、李正斌、康正绪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永寿庵》1958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卓文君》1957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争先锋》1955年(易俗社刘毓中、郭篤俗、孟小雲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栁毅传书》1955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斩韩信》1955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大郑宫》1955年(尚友社吴济民、陈尚华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古城会》1956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柜中缘》1957年(易俗社王天民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清官册》1954年(长安木偶剧社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探窑》1954年(何振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奇双会》1955年(尚友社李爱云、张新华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三上轿》1962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三上轿》1959年 (三意社董化清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打锅》1958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群英会》1959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拷寇》1957年(尚友社张新华、华美丽、王玉琴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杀庙》1962年(陕西省戏曲剧院杨金凤、刘亘天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杀四门》1958年 (封面五一剧院李新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吕蒙正赶斋》1956年(尚友社李益中、杨金声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望娘滩》1955年(五一剧团刘培兰、齐云英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火焰驹》1958年(陈妙华、肖玉玲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审苏三》1962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现代戏《父女争模范》196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眉户《刘莲英》1956年(陕西戏曲剧院三团王毓贤、任永华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眉户《梁秋燕挖菜》1962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眉户现代戏《鹰山春雷》1958年(陕西戏曲剧院三团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儿女亲事》1964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现代戏《新锁厢房》196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眉户《接嫂嫂》1965年</p> <p class="ql-block">秦腔《小保管上任》1965</p> <p class="ql-block">秦腔《买嫁妆》1960</p> <p class="ql-block">秦腔《劝妈妈》1965</p> <p class="ql-block">秦腔《卧薪尝胆》195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眉户《两颗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妻之间》1959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半袋麸料》1959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她吃了不节约粮食的亏》196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蟠龙峪》1959年(五一剧团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游西湖曲选》196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劈山救母》樊粹庭改编 196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江东桥搬兵》195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眉户《梁秋燕曲谱》1959年(陕西戏曲剧院李瑞芳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秦腔《黑松林》1960</p> <p class="ql-block">豫剧《文约记》196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长板坡》1957(五一剧团李新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二进宫》1955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二进宫》1958(尚友社何振中、张健民、康正绪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四贤册》1957(尚友社杨金声、康正绪、李宝琴、栗茹君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苟家滩》1957(尚友社张健民、黄尚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祭灵》1957(易俗社刘毓中、郭篤俗、孟小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拆书》1957(阎国斌、田玉堂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苏武庙》1957(三意社谭振中、张盛学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别窑》1959(三意社肖玉玲、张建涛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秦腔《別窯》1957(三意社肖玉玲、張建濤演出劇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逃国》1958(三意社乔新贤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串龙珠》1957(易俗社惠焜华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回荆州》1956</p> <p class="ql-block">《女斩子》1956年(三意社李辅英、张秉民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屈原》1956年(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演出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周仁回府》1955(三意社苏育民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八義圖》1957年(易俗社刘毓中、孟小云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代戏化妆常识》195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三回头》1957年(易俗社孟遏云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痛说革命家史》1965.11</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淡如先生与长安书店</p><p class="ql-block"> 封五昌</p><p class="ql-block"> 不久前,旅京著名陕籍文艺评论家、散文家阎纲在一篇访谈录中,谈到他本人在解放初从事编演戏曲活动的往事时说道:“1950年……创作的剧本《增产捐献》 和与谢晋文合作的文配画《新事新办》由长安书店出版……长安书店在东大街的钟楼根后来新华书店的位置,经理是个和蔼的大胖子,印象极深。”阎纲先生所说的这位和蔼的胖经理,就是秦腔剧作家、出版家王淡如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淡如(1899-1974),陕西西安人,自幼家贫,自学成才,曾任《新秦日报》编辑、编辑主任。1936年11月11日,他与刘尚达、景隽、张寒晖、周伯勋、封至模、姚一征、李瑞阳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西安实验剧团”,这是当时西安仅有的比较健全的话剧团体,所演剧目都是以抗日救亡及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题的进步话剧,在西安话剧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32年王淡如先生曾受聘担任《大公报》驻西安特约记者,并于1943年创办《大公报》西安分销处,办理该报和一些进步书刊的发行业务。解放前,该“分销处”成为许多进步民主人士与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李敷仁、杨明轩、武伯纶、刘尚达、郑逸等人经常聚集在这里,以打麻将做掩护商议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王淡如先生在“分销处”的基础上创办了长安书店,自任经理。地址就设在东大街原钟楼新华书店以东,今西安市文物商店旧址。王淡如先生十分热心群众文化事业,建国之初,该书店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西安市文联、文化局与该书店联合组成“西北通俗读物编委会”,出版群众性通俗读物,并由该书店负责向社会发行。剧作家田益荣、王绍猷、谢迈千、薛兰生、王槐蔚等,不仅是该书店出版物的撰稿人,且是业余编辑。在王淡如先生和编辑们的苦心经营下,长安书店出版物以形式多样、价格低廉,受到西北各省区戏剧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欢迎。长安书店先后出版了以秦腔为主,也包括豫剧、京剧、歌剧、陕西快书、快板、音乐、山东快书、眉户、道情等文艺演唱材料1000多种。如今,许多60岁以上的老西安,都还记得当年长安书店出的这种“小戏本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淡如先生除担任主编和经理外,还写了不少剧本,先后创作了秦腔剧本《东郭救娘》《吕母起义》《蔡伦》《五谷丰登》《秀女结婚》等,尤其是其根据同名吕剧改编的秦腔现代戏《二巧离婚》,反响强烈,多次得奖,为解放初配合新《婚姻法》的宣传、批判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甘肃、宁夏等地的剧团大都排演了此剧目。另外,他还改编了传统秦腔剧目《辕门斩子》《铡八王》《打李厥》《打金枝》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6年长安书店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长安书店撤销后,王淡如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第三编辑室(戏曲编辑室)任副主任。同时,他还担任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第二届、第三届委员会候补委员、文艺支部负责人,陕西省第三届政协委员以及西安市人民代表等职。1974年病逝于西安寓所,终年7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淡如先生及其所创办的长安书店,在出版陕西戏曲剧本和通俗文娱演唱材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和戏曲剧目,有力地传播了陕西地方戏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封五昌,笔名史研、伍昶等。1941年3月生,陕西西安人,大学文化,高级教师,曾任西安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编审部主任。兼任陕西省暨西安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暨西安市历史教研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理事等职。在从事历史教学研究之余,喜爱西安地方史的学习与研究。除编写大量历史教研、教辅书籍、资料外,还主编《西安历史》等,参编《陕西历史》《新编西安旅游》等书籍,并在全国20多家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及历史散文百余篇,其中有多篇论著获奖。曾被评为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学会工作者等。目前已退休,仍从事西安地方史(志)的研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激友》1957年(苏育民演出剧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剧十讲》王烈编1958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眉户常用曲选》任应凯整理 1963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怀念王淡如先生及其长安书店</p><p class="ql-block"> 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赵俊贤</p><p class="ql-block"> 1951年,我从农村考入山城的商县中学就读。少年学生,未曾涉世,人小胆大。1952年寒假时,我坐在老家的土炕沿,爬在炕边的老式木箱上,写成一个近万字的秦腔剧本《还牛》。过罢年进城上学后,将稿子投寄长安书店编辑部。那时投稿,将信封右上角剪个小口,写上“稿件”二字,即可免贴邮票。大约一个多月,即1953年3月中,长安书店编辑来信,大意说你的“大作”写得很好,经我们润色后已上报“西北军政委员会通俗读物审查委员会”(记忆未必准确,大概是这个名称),待审批后即可出版。我一方面很高兴,一方面又很担心“审查”是否通得过。只好耐心等待,又过一月多,似为1953年5月初,学校门房通知我有印刷挂号邮件。原来是《还牛》样书两册,同时收到汇单,得稿费三十六万余,这是旧币,即现在的三十六元多。诚然,1953年的钱比现今耐用,可供我作几学期的零用钱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打开铅印的剧本从头到尾细读一遍。天哪!编辑哪里是润色,简直是大改!对白改动较少,而唱词改动很多,甚至有些唱段竟是编辑重新写过。其时,一个十五岁的初中二年级学生,沉浸在出版作品的狂喜中,未曾有唱词写得不合格的悔恨心态,但是,感激编辑劳动的心情油然而生,而且,难以抑制。我乘兴向编辑写了一封感谢信。不几天即收到一封署名的来信。这是王淡如先生亲笔写给我的唯一信件。原信早已不存,只记得王先生轻描淡写地说,编辑加工稿件,是分内工作,不必言谢。他用了较多笔墨鼓励我多读文学作品、多练笔,甚至为我打气说:你有文学“天赋”,只要你刻苦努力,来日必将在文学事业上“有所建树”。信虽散失,“有所建树”四字刻骨铭心地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来我只知道王淡如先生会编剧本,因为我在书店见到他改编的戏曲唱本,也知道他在书店工作,别的知之甚少。1957年我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后,去市中心东大街长安书店拜访王先生,方知他是书店经理,又负主编之责。长安书店坐北朝南,底层是书店的营业柜台,后院木板楼上是编辑部。王先生的办公室是隔开的一间小屋。先生中等个头,微胖,慈眉善目,满脸浮现出自然的微笑,说话低言慢语。他祝贺我考上大学,并说这是难得的深造机会,要珍惜它。我不断点头称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为了开展勤工俭学,我去找王先生。先生安排我在长安书店作业余编辑,一个星期去上两个下午的班,似乎一下午付酬四元。一月有三十二元收入,这在当时委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为此,常有同学起哄,要我请客。所谓请客,无非是去马坊门的油泼面馆饱餐。其时,一碗令人垂涎的油泼面大约也只需一角几分钱,这客自然请得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长安书店撤并后,我去看过王淡如先生。他显得寡言,我不便呆坐,起而告辞。“文革”中,大约是1968年初秋,我在和平门里行走,邂逅王淡如先生,二人站在街边小聊片刻,当时不便长谈,匆匆分手。想不到,这就是和老先生的最后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不曾终生从事文学创作,而是从事高校文学教学与文学学术研究;但从宏观角度区分,还属于文学事业领域。王淡如先生是我的文学启蒙恩师,王先生是一位值得敬重、值得怀念的文化人,是陕西现代出版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出版家。长安书店,是一家值得载入史册的出版社。所幸陕西《出版志》较为客观地叙述了他和他所创办的长安书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版资料主要来源:王新民著《走马书林——中国图书出版调查报告》,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12月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俊贤 ,生于1938,陕西商州人。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西北财经学院助教,西北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论杜鹏程的审美理想》、《中国当代文学风格发展史》(合作),论文《新诗民族化的锐意追求》、《创作模式的发生学探释》,散文●友》、《惟一的藏画》各数十篇。专著《中国当代小说史稿》获1995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五卷,主编、撰稿)获1996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混掺着血汗的泥土》获1985年陕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秦腔《捡柴》1956年(五一剧团余辅仁、张阿娟、李莲香演出剧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秦腔《黄鹤楼》1955年(沈和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黄鹤楼》1963年(沈和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五典坡》1959年(三意社肖玉玲、张建涛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腔《五典坡》后本1957年(三意社李夕兰演出剧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