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的日子里︱随笔

👦 文 华

<p>  人是可以被思念的,只要感情在;城市也可以被思念的,只要魅力在。</p><p>  国内众多的大城市,我已经走过一多半,感觉上几乎大同小异,虽说各有不同,北京的大气,上海的小资,西安的古老,广州的热闹等,但总的感觉还是差不多,无非是高高的楼房,密密的商店,繁华喧嚣的街道,排成长龙的大大小小汽车,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群。然而,全国唯一的一个城市——南京却不是这样,她那别具一格的城市。</p><p>  南京,俗称金陵,素有六朝古都的美誉。我很小时,从书本上支离破碎了解她的一点信息。我知道,每一个城市都有她自身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底蕴,南京也不例外。婉约的秦淮河,激起无数文人灵动的思绪;曾经的文化中心——夫子庙,集聚了秦淮风光之精华;世人瞩目的明孝陵,开创了明清皇陵制度;中西合壁的中山陵等,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激起我无限的遐思,更勾起我迢迢的向往。从风烟弥漫的瞭望到踏上这片土地,时间颇为久远。</p> <h3>  九十年代初,我在南京的一所军校读书,在那里学习、生活了整整三年。</h3><div>  那时,南京城中的楼房都不很高,大多是两、三层的,高的不过五、六层。商店除了新街口比较多外,其他地方的商店并不全是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拥挤在那里,而且,店铺的招牌也与众不同,商店的门楣上没有通栏的大字招牌,只有一块仅两尺见方,镌刻着商店名称的铜牌挂在墙上,很有些西方的风味,配上街边一座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巧建筑,显出独有的优雅和宁静。</div><div>  我们的学院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305号,一条充满民国风情的街道,路边是成片的法国梧桐,勾心斗角的东方楼阁和圆润华丽的西式建筑,零星散落在道路两旁。南京政治学院就被中山北路分割为东、西两院,分别是民国国民政府交通部和行政院旧址。</div><div>  学院办公区在行政院,那时我们在队干部的领导经常去打扫卫生,该楼由两个三层楼、三个两层楼组成,建筑群落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样式,绿色琉璃瓦的屋面上,正脊兽吻俱全,重檐庑殿顶堪称经典,斗拱、梁坊、门楣均浓墨彩绘,气派宏大而华丽。走进门厅,精美的雕门镂窗把室外光线分隔成奇妙的图案,抬头是石膏砌成的藻井,低头是水磨石的拼花地面,墙裙、压角线做工细致,吊灯、壁灯布局有序,不显奢华,反觉威严和大气。</div><div>  教学楼是国民政府交通部,据说是南京现代建筑史上的又一颗明珠。它面朝东北方向,是一座四层楼建筑。它东西长约一百多米,南北宽五十米,分为三部分,内部是一闭两开的三个大天井,四周是规则的一百五十余间房间。庭院布置了园林绿化,院落占地近两万平方米。大门前则模仿北京故宫前金水河与金水桥的设计。宫廷式造型古朴而富于质感,四周伴有青松翠柏,从外观上看,给人一种雄浑肃穆的庄严感。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时候的炮火将大楼上面两三层引着了火,于是有的部分被烧掉了两层,有的部分被烧掉了三层,就这么保存了下来。1953年,修复了这幢大楼,但从此改为铁皮平屋顶。</div><div>  大楼内拱形通道纵横交错,曲径通幽,极其深远,许多同学,尤其是新同学经常迷路,以至于下了课,除了上厕所,他们哪儿都不敢跑,乖乖地坐在教室里等上课。据说,更神奇的是大楼下面应该还有一个类似于地道的庞大地下室迷宫,大家都知道有,但是我们在这里生活三年谁也没胆子进去走一遍,想想看,地面上的通道都绕不出来,还想玩地下吗?</div> <h3>  南京的独特,不仅在于南京政治学院洋溢着外国风情的多姿多彩的建筑,还有整座城市充满的江南风味,也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h3><div>  金陵南京,六朝繁华,虎踞龙蟠。一抹秋水似六朝,至今画里犹知处。秦淮河两岸,空气里都流转着胭脂香粉气,南京的街道小巷名字最是撩人,走在繁华如昔的石板街上,她们不经意地就会与你装个满怀,乌衣巷、长乐路、殷高巷、玉塘村、石鼓路、罗廊巷、来燕路……她们都是老朋友了,蓦地在某个街道拐角处打了个照面,当真是令人心醉神迷。</div><div>  走在街上,细听南京人说话蛮有意思,把那些笔记体的小说散文如果用南京话来念念,又是何种韵味呢?不过张爱玲倒是写过一笔话,在《半生缘》里头。叔惠和翠芝在玄武湖划船,写到叔惠听见南京话叫“大姑娘”音为“夺姑娘”,所以他也学着船家叫“夺姑娘”,南京话不像苏北那样温软甜糯,略沾染了北方方言的脆性。历史上有几百年时间,南京话都是所谓的“官话”,全国通行。</div><div>  南京人,可以说,比其他城市的人更加珍惜生活。他们很懂得生活;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不仅学会了时髦,甚至还有些浪漫。假节日,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家子人由父母亲带领着,欢快地来到公园或秦淮河畔,铺开布单(有时是几张报纸),摆上面包、粉肠、饮料(没有饮料白开水也行),休闲、玩耍、嬉戏、聊天,一家人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旁若无人地在那里乐陶陶。</div> <h3>  南京值得留恋的还真不少。似乎可写的地方很多,明孝陵的神道上,种满了银杏树,秋季的时候,一片金黄,背包的外国游客,一边走一边拍照。梅花山麓的居民,将这里当成公园,偶尔在水畔钓鱼,偶尔去林间登山曾经在孝陵的水井旁遇见一位老太太,独自一大杯叶子茶登山,说山间空气好。常来常往的理由,不过是山间空气好,就好比北京老太太常去爬香山,几百年的景点,相对于几千年的城市文化,不过司空见惯。</h3><div>  南京有十八个带“门”字的地名,不明就里的人觉得奇怪,其实这跟朱元璋有关。朱元璋死后,为混淆视听,在出殡之日,十八道城门同时出殡,一样的皇家仪仗,一样的豪华阵容,让老百姓一头雾水,看不出哪一处是真。  </div><div> 南京的吃食,亦是叫人想念。奇怪的是,我所怀念南京的风物,都是并不昂贵的。比如糖芋苗,比如桂花糖藕,还有一种并不精的点心,叫桂花糕。街头巷尾,热气腾腾地烤出来,上头撒着青红丝,还有小小的糯米珍珠。我最喜欢的是豆沙,咬一口滚烫。梅花糕近年来有所改革,除了豆沙,还有水果馅甚至冰激凌馅,就像这个城市一样,有传统,一走亦有新鲜。</div> <h3>  民间有谚语云,汉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民国看南京;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批采用各国典型建筑手法建筑的风格独具的民国建筑群,为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增添了不少异国风韵。</h3><div>  南京,如梦似幻的景色,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美轮美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咏叹,更有文人骚客的凭吊给秦淮河罩上了扑朔迷离的光环。</div><div>  在南京上学期间,我有幸领略一番秦淮河卓约的风姿,听闻一些落魄文人的风流过往。白天的秦淮河很是寂寥,裸露的堤岸呈现泥土的本色,暗绿的河水毫无生气,很难让我想起她曾经热闹非凡的盛况,于是,不禁有大跌眼镜的失落。是晚时分,一片朦胧的桔红进入视线,画舫、游人、渺渺的歌声,环顾四周,周边的建筑也沉醉在这片朦胧的桔红里。我开始产生一种错觉,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久远的年代。</div><div>  夫子庙前是秦淮河,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据说是全国照壁之最。这里聚集了秦淮许多有名的建筑,北岸庙前的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的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庙东的魁星阁;从这些建筑,可以窥见她昔日的繁华。  </div><div>  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历时六百多年,虽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一些建筑也无法恢复原貌,但它的空间布局仍完整如初,文化遗存所在的自然景观也未受损坏。  </div><div>  南京还有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那就是气势宏伟的中山陵,它与明孝陵相比邻。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墓道南端的三门石牌坊,上刻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石坊前广场南端孙中山的立像,陵门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中山陵的建筑布局很好地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放眼望去,三百多个阶梯通向陵园。博爱献花台摆满了游人祭拜的鲜花,中山先生高大的塑像安然坐于堂内,让人不由心生敬畏。</div> <h3>  南京城,半是旧事半是山水,半是明媚。也只有南京,能将其融进我记忆的呼吸里。</h3><div>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每个身在美丽城市的人,其实也会惦记另一座美丽的城市,这就是家乡和异乡的区别。我们在家乡生活,坦然从容,这座城市对我们而言,有些人间烟火气息,是日常过日子的温馨。而每次回忆走过的城市,眼前是不同的风景,那座城市对我们而言,是花与果的淡淡香气,有未曾见过的景色,未曾见过的人,未曾见过的食物。</div><div>  就像南京,每一次回想她以及我的母校,都感到她江南的景致和不同,隔着六朝金陵的烟水气,每一次,都是崭新的。</div><div>  也许,南京,正是有了古代的辉煌,才使南京有了江南特有的婉约和柔美;也许,我有了在南京生活、学习的经历,便有了对真理的追求,是对梦想的执着,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些看似无法量化的东西却在真真切切影响着我,使我更加懂得感恩和勤奋,更加懂得去生活。</div> <h3>  时光荏苒,往事如歌。多年都过去了,如今的南京怎么样了,仍然风情依旧吗?</h3><div>  我又开始思念南京!</div> <h3>  田文华,男,庄浪万泉人,曾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自娱自乐,有百余篇小说、散文等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被收编入《读者》《神州魂》等书籍,先后发表新闻作品千余篇,出版书籍2部,多次获各类新闻、文学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