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亲爱的老师们:</p><p> 春暖花开,开学在即。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老师们正积极筹备返校复学的相关事宜。在特殊时期,老师既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又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复课学习的状态。爱与责任的背后,有辛劳也有压力与苦恼。所以我们需要更好地关爱自己,才能爱护和守护好我们的学生。</p> <p> 此次的开学跟以往相比有些特殊,在疫情没有彻底消除以前,为了保障学校师生安全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秩序,学校防疫是学校开学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园防疫会有很多举措:师生体温晨检、午检制度;校园定期消毒制度;学生出勤报告制度等等,其中的挑战和压力并不亚于疫情期间的危机应对和线上教学。教师和班主任们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p><p> </p> <p> 教育是需要大量情感投注与注意力投放的事业,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稳的心态,以应对复学后的心理适应及学生管理问题,为了预防和减少教师复学后适应不良反应的出现,也为了让教师顺利度过心理缓冲期,平稳地进入复学新阶段,建议教师在复学前做好以下心理建设:</p><p> </p> <p>1.注意劳逸结合,规律安排作息</p><p> 长期居家中容易打乱原有的生活规律,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胃口不佳、免疫力下降等身心不良的情况;居家久坐办公,也容易腰酸背痛,眼睛疲劳。所以请教师们在假期中也要 有序规律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放松心态,做好防护措施,增强自信。除了工作以外,可适当安排一些较轻松的活动,拓展兴趣爱好、进行室内运动,如室内即可完成的亲子游戏等。研究证明,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恢复平静,经常练习,会促使大脑创伤碎片修复,达到改善心情的目的。每周坚持3- 5天,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稳定情绪、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p> <p>2.关注、接纳情绪,找到适合自身的调节方式</p><p> 即便是成年人,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产生恐惧、担忧、紧张、焦虑等的情绪体验都是正常的,适当的负面情绪是为了提高我们对疫情的警惕,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应对威胁,保护好自己。</p><p> 疫情考验了在面临危机事件时,教师该如何与学生一起面对,教师要比学生在情绪调节方面更快地成长。</p> <p> 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或控制,而是要在正确理解、体察、接纳自己各种情绪变化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放松训练、适当锻炼、转移注意力、与人交谈、寻找心理支持等。</p> <p>3. 合理认知,理性担责</p><p> 正确看待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和“道德高位”认识,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承认面对疫情和复学自己也会有如学生一般的恐惧心理,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能力限度,也有身心需求。教师要正确认知自己工作的责任和能力的局限,做自己能做的事而不是希望做的一切事,不“大包大揽”过度承担责任,以免给自己太大压力和负担。</p> <p>4. 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p><p> 人是社会性的,需要群体与组织的支持和庇护。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人际资源和社会 支持资源,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增进与 家人朋友的沟通与交流;面对复学的新挑战, 多与同事相互支持、分享感受;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复学遇到的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p> <p> 作为教师,在特殊时期,除了保护好自己,还要有责任、有担当,适时调整工作内容和状态,成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我们是教师,是离学生最近的教育者,我们要:不犹豫、不彷徨、不畏惧、不退缩,义无反顾地做好学生的榜样,平凡尽力,不输英雄!</p> <p> </p><p> </p><p> 永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心理咨询室</p><p> 2020.4.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