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研学】传承“活教育”思想,树立文化自信

费迎霞工作坊

<p>  "活教育"理论是我国幼儿教育之父一陈鹤琴先生创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无论当前幼教课程如何改革,总能找到陈老先生的教育思想,让我们不禁感叹先哲的伟大!"活教育"理论当下仍旧对我们幼教工作者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适用于我们的教育。如何传承"活教育"思想,使其和当下国情更加契合,让其真正"活"起来?周念丽教授做出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对我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工作坊坊员一起学习了周教授的讲座,深刻领悟其精髓。</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玲歌 西城幼儿园园长,陕西省教学能手</span>。作为幼教人,对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我早有耳闻,只是一直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未曾深入思考,细细研究。今天终于有幸聆听周念丽教授关于《"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实践的指导意义之探析》的讲座,以弥补缺憾,不得不说收获很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周教授对中国现代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的外孙及女儿有了一次访谈,由此挖掘出了陈先生"活教育"理论产生的一个时代背景及核心概念,深得其精髓。"活教育"理论中办幼稚园的15条原则,我认为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都值得园长去思考,我们究竟要办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我们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从何而来,这样我们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活教育"理论中教学的17条原则又给老师的教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教?回望以前的教育,我们总是把一些口号停留在口头上,很少付诸于行动。在一些大思潮的引领下,我们抛弃了很多传统的文化,一味地追求新思想、新思潮、新理念,我们一味地学习别人,而忘了根本,因此走了很多很多的弯路。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以儿童为中心",那么我们真真正正地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吗?对于儿童的行为我们又能看懂多少。我们究竟把儿童要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深去思考。</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灵艳 兴平市机关幼儿园保教副主任,咸阳市教学能手。</span>认真聆听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关于《活教育对当今幼儿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的讲座之后,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感悟。一方面我很感慨,陈鹤琴先生的伟大。他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高度匹配。例如核心素养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落脚点是在做人上,《指南》中以幼儿为本、采用游戏教学法,生活教育中倡导幼儿自己想、自己学的主动性,提倡同伴间的互相学习等理念。另一方面纠正了社会上很多以儿童为中心的错误理念,以儿童为中心,不是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帮助,让他成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位合格的中国公民。最后,我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可有所改进:1.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运用隐晦性词语(祖国妈妈过生日,七月给你过生日)幼儿难以理解,让幼儿做事情时,要求一定要具体形象。2.很多集体教学完全在一日生活中可以进行,例如认识水果、水的好处、礼貌教育、歌曲学唱、数数、日常科学现象等。3.在社会活动中建立幼儿归属感,如果能结合本地文化,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去了解当地的人文情怀,效果肯定会好一些。4.教育一定要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5.园本教材内容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近期发生的有影响的事件,季节变化三方面选取选材。</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敏 兴平市机关幼儿园教研组长,陕西省教学能手</span>。今天,我认真、系统地学习了周念丽老师的课程——“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实践指导意义。在课程中周老师从活教育的起源讲到时代背景;从民族传统文化讲到现在园本课程透析。我感受到活教育在国内发展的势在必行,也领悟到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周老师将活教育理论办园的基本原则和教学17条原则与大家做了分享,我深刻感受到:以儿童为中心不是让幼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正的“以儿童为中心”是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给予儿童最适宜的帮助,让他成长为真正的社会人。最后,周老师对活教育课程视野的确立、概念的确立、目标的达成,以及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限融合做了细致分析,我认识到:活教育与《指南》是高度匹配的,二者之间是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整体。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可以适当融入活教育思想,吸取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精神精髓,让学前教育更体现本土性,具备文化性和世界性。</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昆 淳化县幼儿园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span>我从周念丽老师与陈鹤琴的“对话”中的“活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惊叹陈鹤琴老先生对幼儿教育的执着与探究,我们跟随着老师的讲解仿佛回到了陈先生的时代,真正感受到了陈先生教育的精髓,我们要“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要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并且要做到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通过学习,让我的内心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的活动与之相比缺乏的就是一个“活”字,我们需更好地把活动与大自然、大社会巧妙的联系并运用起来。</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罗娟 兴平市机关幼儿园教师 兴平市教学能手。</span>有幸学习了周念丽老师的关于《“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实践指导意义》周老师讲到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应该让幼儿充分的感受生活教育,自然教育,做个有心的老师,抓住教育的契机,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另外让活教育能”活起来”,就应该以幼儿为本,让活教育在课程源头,目标、理念活起来,创设适宜幼儿理解消化的知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也是我们活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当代老师更应该接过接力棒,让活教育真正造福我们的幼儿。</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盟鸽 武功县阳光幼儿园教师 武功县教学能手。</span>为了痛感当时儿童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现状,让儿童读活书,使儿童对事物发生兴趣,自主学习,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今天有幸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的讲座《“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实践指导意义》,让我对“活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感触颇深,收益匪浅。“活教育”应来园于社会,把社会当成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办法来振奋幼儿,可以利用本土民族特色文化,接近大自然进行教育,带领幼儿参观、实践、探索,让幼儿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于生活。从而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空间和时间等,一切要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懂得怎样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让幼儿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凡是孩子们能做到的,都要让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尝试,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锻炼。作为现代的幼儿教师,我们不但要教育好幼儿,更要具备健全的身体,建设和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世界的眼光。在全新的理论下,在扎实的实践中做现代化幼儿教师。</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巧巧 田阜中心幼儿园教师 兴平市教学能手。</span>今天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的讲座《“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实践指导意义》,周教授从时代背景之考量为什么要这么做、核心概念之解读要做什么、课程视野之确立该如何做?这三方面具体讲述了“活教育”理论的来源和意义。听了这场讲座对我印象最深的点在于,“活教育”理论所倡导的是“一切以儿童为中心”,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儿童,内容是一切围绕儿童,课程是以儿童为出发点,方法是基于用儿童适宜的。朱教授结合了陈鹤琴老先生的教育理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吸取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精髓,做让世界认可的中国学前教育文化,即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因植入到教育思想和实践中,核心内涵是在教育中让幼儿明白中国人人是什么?做中国人是什么?做现代中国人是什么?教育里面没有国界,但受教育者是有国家之分的。我们要扎根于中国社会,关注生活,浸润优秀文化,让幼儿在带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中成长起来,让我们的教育具有民族性、现代性和世界性,这才是我们中国当代学前教育所缺失的活教育。</p>

教育

幼儿

儿童

陈鹤琴

理论

我们

周念丽

教学

幼儿教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