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研学】把握领域核心经验,支持幼儿全面发展

费迎霞工作坊

专业乃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很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显然,教师的PCK知识至关重要,只有教师清楚教什么?教谁?怎么教的问题,把这三个维度搞清楚了,我们的领域知识才是完备的。为了优化坊员PCK知识体系,让其准确把握语言领域的核心经验,工作坊组织坊员学习了浙江师范大学刘宝根教授的《核心经验视野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新走向》、《幼儿读写能力发展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林慧教授的《幼儿讲述的核心经验和教育支持策略》,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汤杰英教授的《幼儿谈话和辩论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及教育支持策略》,经过系统学习,大家对语言领域核心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收获颇丰。 <b><font color="#ed2308">刘灵艳 </font></b> 4月14日今天有幸聆听了刘宝根教授关于《幼儿读写能力发展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讲座,听完之后,使我对幼儿读写能力发展和幼小衔接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想法。<br> 刘教授的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讲的是自己在研究课题时的一些做法和思路。看到刘教授再做幼儿读写能力发展方面的课题时,考虑的方面和研究的方法,对比自己在做课题研究时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使我觉得自己的课题研究,过于流行于表面,流行于形式,做得不够深入,对实际工作的推动力度不大。在做课题时,我们要紧紧抓住核心素养,真贯彻执行指南精神,真正的为一线服务,解决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困难,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家长服务。<br> 第二部分的讲座主要是解答我们在前书写、前阅读和前识字中的一些问题与疑惑。从内容上、情景中、目的上、作用上各方面,认真的分析了前书写、前阅读和前识字在老师教学中的困惑。使我明白了书写本来就是要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前书写在小班就可以进行,我们应当激发和鼓励孩子进行前书写的愿望,并鼓励愿意前书写的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书写;前识字应该注重幼儿在阅读中、生活中、情景中游戏中进行;前阅读是要多给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平时在教学中尽量人手一本,保证阅读质量,阅读活动中真正的游戏化,主要体现在有认知的操作和有思维的挑战。<br> <font color="#ed2308">  赵颖 </font> 今天学习了刘宝根教授讲的《幼儿读写能力发展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它主要讲的就是前阅读、前书写、前识字,实现指南里面的发展目标,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印象最深的还是他说的如何开展早期阅读?<br>而早期阅读主要是以图画书为载体的早期读写能力发展。图画书的选择以及图画书的核心经验的分析,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的课程教学的核心经验和水平,以读写能力的发展为核心为起点也是重点,同一本书可将它分为小班中班大班,他们的核心经验和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使我更好地认识到核心经验才能帮助幼儿的成长,不是追求内容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儿童的核心经验的发展,要生成这个活动,要知道孩子的核心经验指导是什么,应该发展到哪里,再从中选择早期阅读。<br>《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还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幼儿园与家长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阅读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加强早期阅读训练,培养早期阅读能力。<br> <font color="#ed2308">张宁</font> 今天听了刘宝根老师讲的《幼儿读写能力发展教育中的若干问题》,让我收获颇多。首先让我对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所要掌握的读写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幼儿在前书写、前阅读 、前识字这三前的真正含义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同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br> 一、在对为什么开展幼儿读写能力发展课程研究的5点说的非常好。由于家长与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足,教育部对幼小衔接政策的力度不够,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实践与理论相脱节得问题比较严重。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同时也说明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 <br> 二、在如何开展早期阅读的课题研究中提到图画书以及核心经验,其中我认为最难的就是对核心经验的分析,需要老师有足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力能 。也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学习。<br> 第三和第四个讲述的研究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以及如何从早期读写的视角来思考读写教育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老师平时所遇到的而又特别难做的。在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不同能力的孩子,教师要如何去选择教育内容,如何去开展教育活动。是开展教育活动思考的前提。<br> 总之,幼儿的前阅读书写识字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辅,以幼儿的意愿,想法,以多种形式在不同的情境中与生活中去开展。从而 更好的达到“前”字的真正意义。<br> <font color="#ed2308">李萌鸽</font> 4月14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刘宝根博士的讲座《幼儿园读写能力发展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让我对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在当前形式下,为了避免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不要求幼儿识字,写字。但这些问题常常会引起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家长们的因惑。那么怎样解决与中的“小学化”现象与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探索阅读教学的新方向、新方法和新内容,刘博士提出了幼儿读写能力的三个阶段前阅读、前书写和前识字为幼小衔接搭起了畅通的桥梁。<br> 前书写和前识字并不是所谓的小学化认字和写字,而是从小在生活细节中打开孩子对图画和文字的感觉通道。培养孩子读写的技能,让幼儿从画画--话画--话画--写话。这个过程需要从小班开始,以图画书为载体,选择幼儿感兴趣简单的图画书,让幼儿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下理解故事内容,认知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激发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愿望,从而达到幼儿主动做的行为。如幼儿在视觉中感知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他们就会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画中的内容表达出来,然后迁移生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最后可以用图画或图文的方式将想法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前书写的能力。然而,这些内容是来自幼儿自己的想法,看法,认知和经验,从而使幼儿感兴趣,也乐意去学习。<br> 前识字是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特殊的符号和功能文字,在生活中进行随机性、游戏化教育。如家长带孩子出去逛街时,可以看到一些标语、门牌上的字进行随机性游戏化认识,重点让幼儿对文字感兴趣,发展文字意识。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找出核心经验的关键文字,让幼儿理解认识。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中“爱”字的理解与认识。在前阅读中,图画书是儿童学习的对象。教师可以采用师幼阅读,幼幼阅读,亲子阅读,独立阅读等形式展开活动,有策略、有观点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一定要使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要从教师的教转入幼儿的学,发挥幼儿主动学习阅读的兴趣。<br> <font color="#ed2308">刘巧巧</font> 今天讲座的内容是刘宝根博士的关于《幼儿读写能力发展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刘教授就幼儿读写能力的前阅读、前书写和前识字三个阶段的内容,结合我国幼儿教师在幼儿读写能力教育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刘教授的讲座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问题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也都遇到过,关键是如何去解决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刘教授的讲座给了我一点点感悟,让我对自己早期阅读的教学活动做出了反思。在此次讲座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前书写阶段的核心经验的具体解读。<br> 关于“前书写”的“前”,在作用上的主要意义在于激发、维持、保护幼儿书写的主动性和愿望,即想说、敢说、勇于去说,同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和儿童自身相关的内容如:自身的经验、某时某刻的想法、对某件事的看法。在表达方式上,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如:图画、符号、图示、文字等,只要能表达清楚所要表达的意思即可。在幼儿身上,初步阶段具体现在,可以让幼儿用画画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对自己的画进行介绍,也就是说。第二阶段是可以把自己的一句话中的单个字词用符号、图示表达出来,然后是画话阶段,把一句话用数字、图画、文字、符号完整的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在最后的写话阶段,就是把一句话的用不同的符号、图画、数字、文字去表达话中的字的音、义、形。我感觉这一点是大家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所欠缺的,与此相关的教学活动只有类似于写给好朋友的一封信,用图画来表达邀请函的内容,但在刘教授的讲座中,我知道除过图画,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去表达,不止能表达相应的意思,只要能表达对音、形、义,都是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扩展开来,我们可以把幼儿的读写能力发展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创设、进区公约,家园联系栏及所有的教师书写的部分都可以让幼儿去写,用各种形式,让幼儿用自己的想法去表达,与教师模仿幼儿的前书写相比,可谓是省时省力。<br> <font color="#ed2308">贾玲</font> 今天学习了刘宝根教授关于“幼儿读写能力发展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讲座,使我对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br> 在我们语言教育中存在着不少“小学化”现象,尤其是幼小衔接的阶段,我们过分强调幼儿去识字,使幼儿的注意力只在汉字上,这样会忽略幼儿对文字对阅读的兴趣,错失儿童口语学习的良机,最终会导致他们厌烦阅读,缺乏阅读的兴趣和动机,使幼儿的读写能力得到不到良好的发展。<br> 到底如何去开展“早期阅读”,听了刘教授的讲座使我明白,要以图画书为载体,去发展早期读写能力,图画内容简单、形象生动、活泼可爱,能让幼儿有兴趣去阅读。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图画书,可以根据时间季节选书,也可以根据主题活动选书,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来选书。对于图画书中的核心经验进行分析,以“前经验”“前书写”“前识字”的核心经验,去架构合理的主题活动。<br> 关于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的获得,教师在幼儿阅读图画书中的过程要引导幼儿关注文字,让幼儿明白文字是区别于图画,用于传递信息,具有一定的意义,文字可帮助我们理解书中的含义,同时引导幼儿按顺序进地行阅读,有目的的逐步培养幼儿的文字功能意识、形式意识和规则意识。在幼儿早期读写能力发展中,让我们为幼儿提供更多经验发展的机会,在幼儿早期阅读中做好陪伴者、支持者、指导者的角色。<br><br> <p>  学无止境。工作坊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致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队伍,让坊员在各自幼儿园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p>

幼儿

读写能力

阅读

书写

图画书

经验

核心

教师

识字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