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近几个月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续蔓延,全球的旅游业受到重创。据俄罗斯卫星网2020年4月25日报道,最近泰国景区因为疫情原因游客稀少,冷冷清清,但是对于动物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泰国海岛旁重现了儒艮群。泰国国家公园管理部门使用无人机在泰国南部董里府利邦岛附近拍到了30只儒艮组成的儒艮群。近年来,因游客增多,水体污染,泰国南部已很少见到儒艮。</p> <p>那么儒艮到底是什么生物呢?其实,它有一个美丽的的名字——“美人鱼”。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中医药博物馆里就陈列有珍稀的美人鱼骨骼标本,我们今天就去了解一下。</p> 儒艮骨骼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美人鱼这种生物,众说纷纭,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关于美人鱼的美丽传说。<br>中国的先秦著作《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美人鱼的记载,书中称人鱼为“鲮鱼”,这种生物像人又像鱼。<br>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描写过秦始皇陵的内部景观,其中一句便是“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br>还有“鲛人”,鱼尾人身,谓人鱼之灵异者。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br>据《述异记》载,我国宋朝有个叫查道的人在航海时,见过一种鱼,他描述说“海上有妇人出现,红裳双祖,髻鬟纷乱”。这就是文人笔下的“美人鱼”。 在西方国家也有关于人鱼的记载,在1522年航海家麦哲伦在航行的时候发现一条人鱼,并且将其记载在日记中,之后1608年荷兰航海家哈德森也发现了人鱼。 <p>据科学家研究发现,美人鱼这种动物其实就是儒艮,别名人鱼、美人鱼、南海牛,属海牛目儒艮科,与陆地上的亚洲象有着共同的祖先。</p> <p>儒艮已有2500万年的海洋生存史,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它们以浅海海沟中的海藻、水草等为食,食量较大,每天要消耗45千克以上的水生植物。它性情温顺、行动缓慢、生性害羞且胆小,平日呈昏睡状,喜欢群体活动,无自卫能力。它们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p> <p>儒艮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在我国广西北海、广东和台湾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岛西部沿海亦有踪迹。儒艮多活动在温度为20℃以上的温水水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易罹患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其妊娠期一般为13至14个月,每胎只产一子。成年儒艮体长最长的可达四米,体重可达400公斤以上。</p><p><br></p><p><br></p> <p>儒艮平时潜伏在水下,定期浮出水面换气,它昼伏夜出,喜欢在风平浪静、月色融融的夜晚浮出海面活动。儒艮之所以被称为人鱼,是因为它的鳍肢下方有一对较为丰满的乳房,而且幼年儒艮是吮吸妈妈的奶头长大的。当儒艮妈妈抱着小儒艮浮在海面的时候,头上还披着海草,远远望去的确酷似少妇的模样。在古代有很多航海者把它误认为人,所以就有了世代相传的美人鱼的故事。</p> 《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儒艮,异名人鱼。以脂肪油入药;性味甘,温,无毒;归肺、脾经;功效滋养补虚。主治肺疝,体质虚弱等症。<br>儒艮全身都具有商业价值,它们体大肉嫩,1头成年儒艮可提炼24 ~ 56升的油,皮肤可制成皮革,而它们致密的骨头被当作象牙的替代品用于雕刻之用。 <div><br></div>儒艮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两种一级海洋保护类哺乳动物之一。由于人为捕捉,渔业拖网、海边保护游泳者的防鲨鱼网、捕海龟网以及原油污染、塑料垃圾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干扰,儒艮种群数目急剧减少。 近十几年来,我国大陆沿岸已难觅儒艮踪迹,属于濒临灭绝的海洋珍稀动物,国家禁止捕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部湾广西合浦县的沙田海域,设立了中国唯一的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以及波斯湾国家也有建立儒艮自然保护区。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每一个人都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特别是濒危海洋生物---“美人鱼”。<br> (注: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用于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p><p><br></p><p> 深圳中医药博物馆</p><p><br></p><p>深圳中医药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4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创办,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中医药文化为宗旨,全面展现了中医药学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博物馆馆藏众多珍稀、罕见、贵重的动、植物、矿物标本2000余件,并开放5000平米药用植物百草园,为社会提供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并先后被评为“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首批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基地”。</p><p><br></p><p>弘扬国粹、文化自信!请继续关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及“龙岗中医”公众号。</p><p><br></p><p>电话:28338833-1222/1225</p><p><br></p><p>地址:深圳市龙岗区体育新城大运路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 科教楼二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