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冬玲草</p><p>图源:网络</p> <p>《逃离》是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在她七十多岁时创作的短篇小说集。2009年5月,荣获第3届布克国际文学奖。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p><p>初识这本书看到“逃离”这两个字,我浅薄的以为是写关于战争或者监狱之类的文字小说。结果是大错而特错。</p> <p>《逃离》被归为“概念小说集”,八个故事《逃离》、《机缘》、《匆匆》、《沉寂》、《激情》、《侵犯》、《播弄》、《法力》 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小镇五个普通女人的“逃离”经历。其中包含着很多种逃离,孩子逃离原生家庭、妻子逃离丈夫、女儿逃离母亲、未婚妻逃离未婚夫、逃离正常的生活、逃离不正常的生活……但是这些逃离的行为,都以失败告终。</p> <p>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有过或想要过逃离。居闹市想逃离喧嚣辟得清静;农村羡慕城市,城市渴望农村;有人热衷应酬,有人想逃离疲惫的应酬……也是多种的逃离。因为很少有人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逃离如书中所说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或许……</p> <p>高考后的学子,志愿填报愿望是上个离家远的学校,希望越远越好。以此逃离父母和家。懵懂年少内心蠢蠢欲动,叛离是心理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有因为家庭中父母予以孩子过高的期望,相互疏于交流缺乏理解而心生隔阂。父母过多的宠爱,无所适从的关心形似密不透风的空间让渴望独立的孩子想着逃离。这可以说是人生当中不成熟的逃离。</p> <p>生活有时乱如麻,理也理不清。最易让人心生逃避。向往传说的远方,想像着浪漫的诗意生活。趁着年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时尚。凭着意气冲动的辞职,用积蓄甚至啃老盲目的游走。但生活终归不是想像也不是长期的流浪。以为自己想要逃离的是庸碌无诗意的人生,其实是为懈怠给自己找借口。想要逃离的是自己乱而无序和无法掌控的人生。人生没有捷径,也没有永远的依靠。书中故事《机缘》女主角朱丽叶在读博士,在面对失去工作,面对结婚压力茫然的情况下,选择了懈怠,逃离。投奔了一个之前在火车上偶遇的打鱼男子,带着热情和想像的浪漫邂逅,不在意渔夫已有妻子和诸多情人,并且还生下了孩子。在男人出海打鱼失事后,只得回返到过去,继续完成她的博士论文。生活本不轻松,但谁都想轻松的生活。</p> <p>婚姻被称作是坟墓是围城,需要两个人用心去经营。中国式的婚姻大都是遵循世俗,凑合着过日子,更需要好好磨合。冷暴力、丧偶式的婚姻生活像难熬的人间苦狱。也有爱情婚姻败给了诱惑,败给了柴米油盐和为琐事不停的争吵,最后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面对不满的婚姻有决然的逃离,有想逃离而逃不得。对于大多的家庭特别是女人想逃离却不那么容易。往往会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或者一定的经济问题。女人更想着要承受社会的眼光和评价。社会对女人历来苛刻。逃离是内心的渴望和煎熬,像扎在心中的一根刺。女人难以逃离不幸婚姻还有一个本质的原因,就是像被洗脑样,对丈夫精神的依赖。在生活中以丈夫为天,围着家庭孩子已丧失了自我。就像小说主人公卡拉样已经顺从悦服于丈夫,除在和丈夫的战争之外,她的生命里,竟然没有什么东西,能成为她的奔头。她无法独自面对生活,所以她宁愿以讨好丈夫作为自己生活的目标,继续在自己不满意的婚姻中蹉跎下去。</p> <p>逃离是日久的厌倦,对生活未知的恐慌不安。面对生活死沉,冷寂,日积月累的失望,心力耗尽倦怠而窒息。似乎只有逃离,逃到神往之地,买来新的家居,按着自己喜欢的样子布置,一时感觉舒畅,一切好像都变好,是新的开始。然而居住的环境空间可以改变,内心的荒芜和落寞却依旧。寂静独处时的不安和对前路隐隐的担忧依然缠绕在心。</p> <p>大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有鳞次栉比华丽雄伟的建筑,有现代化的设施,高科技生活,也有灯红酒绿的不夜市,有挑战有机遇。繁华的大都市成了梦想中逃离的栖息地。商化的时代,大批的农民弃家离乡逃离农村,逃离那农耕苦作,逃离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涌向都市。大量村庄只剩下年事已高少力作的老人在凄凉的守着。农村的土地长满杂草,城市不断征用的土地生满房子。粮食,超市和大小的店铺都能买,还可以送货到家,价格也不算贵。但愿世界和平,祈佑风调雨顺,我们这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粮仓年年富足丰盈。</p> <p>逃离并不一定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它代表着我们对生活有所要求。有要求也就有目标,生活有目标才会奋进激发出潜力。眼见耳闻我们身边有不少人面对不济命运,通过自身坚持不懈勇于逃离,终获成功人生。譬如寒门学子为逃离命运薄待的贫苦,埋头苦学,用知识改变着自身的命运。</p> <p>逃离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无处不在。人和其它动物一样天生有着欲望的本能,生活中有正常的欲望也有膨胀的欲望。理想的生活与现实总有着一定的差距。</p> <p>生活在当下并不是得过且过的安于现状,还应面对现实追求自己理想遂心的生活。我们在困境中选择是否逃离,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心要逃离的是什么。逃离还需要实力,有自我有实力在抉择面前还要有坚持和持久的意志。不然会中途放弃原有的思想,逃离不过是徒劳的折腾。正如小说中五位女主人公总处在逃离的渴望中,一次次地逃离中她们自我意识不断衰弱,梦想破灭,最终逃离不得,所以沉寂。</p><p>生活中要知足但不等于满足。想要真正成功的逃离还需要明白自己要逃往何处,何处才是自己心与灵魂的安放处 。生活每天都在重复着但每天又都是新的。</p> <p> ——2020.4.23 读书日 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