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公社原有三、四百知青,到一九七二年底,同批下乡的知青,仅剩十八人。什么原因能让我们获得推荐,参加大学的考试?在分析回答之前,先给朋友们上两道开胃菜。</h3> <h3>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说的是要制成豆腐,必须要卤水或者石膏。但是我亲眼所见,我们生产队当初做豆腐时,用的居然是:蚯蚓。在开始准备点豆腐时,只见村民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一大把蚯蚓,放在土碗里,用木棒把这些蚯蚓击打成浆,然后倒入沸腾翻滾的豆浆锅里,不一会,豆腐居然就成了。</h3> <h3>51年前,当时的通讯主要是写信。你如果给当时的公社书记写信,你会怎么称呼?有一天公社通知开会,我在公社楊秘书那里看到一封信,只见信封面上写着:资阳县中和区干沟公社:杨书记沛然同志收。这是我们学校高三的一个同学(知名不具)的父亲写给杨书记的信。我文学学的不好,孤陋寡闻,我还未见过有如此称呼的,也算是开了眼界。</h3> <h3>回到正题,1973年王俭、我、刘怀勋、毕兴之所以能获得推荐参加大学考试:我分析原因主要有,1:我们几个表现确实好。2,1972年第一批推荐入学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文化程度,没有考虑入学之后,是否学得走,跟得上。而这一次,上面一再强调,要考试,要推荐文化程度高的。(我们几个人,我高66级,刘怀勋、毕兴,高67级,王俭初67级。)3,最主要的是,有贵人相助,杨书记同志有承诺。</h3> <h3>说到贵人相助,对我个人而言,当时的中和区革委会主任(原中和区书记,刚恢复工作𣎴久。)王荣州是第一个人。早在1971年的下半年?(或者1972年的上半年)王主任就借到龙潭公社考察的机会,专程到我们生产队找蒋队长了解我的情况,以后听说他曾要求公社杨书记放人。(爸爸单位曾来人招工,公社不放人。)</h3> <p>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资阳市人民医院的潘明啟娘娘。</p> <p>第二个贵人当属县防疫站的刘叔叔和县人民医院的潘明啟娘娘。刘叔叔和潘娘娘是通过王立、王俭兄弟认识的。两个老人为人善良、富有爱心,对我们重庆知青特别好。我们每次去县城,首先要去看望他们,接触久了,他们对我逐渐的了解。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包括我女儿出生,以及当时资阳川烟厂的很多人在生病、生孩子等等都会极时地予以帮助。)公社杨书记的女儿去重庆动手术,潘娘娘就提出,让曾松林护送到重庆,进一步改善关系。第三个贵人,也是最关键的,是石应康的妈妈,凌萝达阿姨。正是她亲自安排,杨书记女儿的手术才能顺利进行並获得完美成功。(杨书记的二女儿患有一个怪病,走路常向一边偏,走在田坎上,时常掉进水田里。我护送杨书记父女到重庆后,先去看望凌阿姨。凌阿姨手书一便笺,让我们第二天去找重医一院脑外科的朱教授。凌阿姨早就安排好了,第二天顺利见到朱教授並住进医院。经过检查,杨女头部长有瘤子,有鸽蛋大小,压迫血管弯向一侧,所以她走路老是向一边偏。照片给杨书记和我看过,肿瘤很大很明显。朱教授号称西南第一刀,人称"朱脑壳"。由他亲自主刀,顺利取出瘤子,果然有鸽蛋一般大小,都给杨书记和我看过。)</p> <h3>很明显,我们几个能够顺利被推荐参加大学的考试,和这次护送杨书记父女去重庆治疗有直接的关系。当然,当初是如何商量的,杨书记是否在术前或者术后有承诺,以及谁向杨书记提出的要求,我是毫不知情的。(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知道,杨书记父女在渝治疗期间,吃饭、洗衣服都是应康几兄妹负责。也就是在这一期间,凌阿姨向杨书记提出了我们几个知青调出农村的问题,书记同志是点头答应了的。一作者2020年4月27日补。)</h3> <h3>杨书记的家就在我们八大隊,书记上班必从我们生产队过。偶尔也会碰到正去上班的书记同志。在这里,我要郑重的说明,我从未去过杨书记家和办公室。(包括他女儿就医回来。)</h3> <h3>一九七三年五、六月间,得知我被推荐参加大学的考试,可把母亲高兴坏了。她独自一人来到生产队除给我做饭洗衣服外,还利用她懂得草医草药为村民们熬制草药汤,送至田坎坡头村民们十分感动。一九七四、七五年的暑假,我回生产队探望村民,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让我甚是感动。有关备考,有诗为证:</h3> <h3>《备考1》获荐参考乐坏娘,独自一人上资阳。带来书藉和资料,做饭劳作浆衣裳。熟知草医识得药,预防中暑送药汤。和睦乡邻拉家常,村民齐夸菩萨肠。</h3> <h3>有了母亲的帮助,白天出了工,晚上就有时间复习功课。间或请假半天,在家复习,隊长也是欣然同意。心情好,感觉天空都是蔚蓝的,夕阳西下,眼前的蒋家院子和远处的刘家大院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远处的刘家大院笼罩在轻柔的烟雾之中,朦朦胧胧。伴随着犬吠和鸡鸭鹅的叫声,整个山村显得格外的宁静和闲适,给人以美好的印象。有诗为证,诗曰:</h3> <h3>《备考2》:金鸟西坠玉兔升,遥望天穹北斗星。清风蛙鸣夜深沉,寂静山乡情醉人。红薯稀粥填腸肚,挑灯夜读备考忙。 有朝一日遂我愿,不枉受苦这几年。</h3> <h3>母亲在我参加考试前就回重庆了,考试在资阳县中学进行。不出所料,考题非常简单,答题异常顺利。如论考题水准,最多与当年考高中的水平相当。数学题有两题印象深刻:1是一道利用弦切角定理的证明题,(我记得当年初升高考试,也有一道关于弦切角的题。)2是,一个水渠,截面是等腰梯形,求相关的问题。政治题印象深刻的是,从母亲带来的参考消息和报纸中,了解了近期的国际国内形势,狠批美帝国主义,就波斯弯地区形势大发一通议论。(其实,当时波斯弯在什么地方,我都不知道。)</h3> <h3>考试成绩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有两点让我们放心。那就是:在整个内江地区,资阳干沟公社的考生年龄最大,考试成绩最好。后来出了个"白卷英雄",让我们蒙羞。这种水平的考试,乱考也不致于交白卷。白卷英雄出尽了风头,居然被录取了。毕业后TM的混成了拥有数千万资产的富翁,万千学子到哪里去说理去?(我参加考试那时,已经26岁多了。)</h3> <h3>有道是:天气转暖雁北归,数百精英返城回。独留十八英雄汉,苦撑待变盼归程。云开雾散贵人现,生死营救史留名。鄙视"白卷"两个最,育才尖子实名归。</h3> <h3>不久,录取通知书收到了。我原本想读数学系,结果有一个考生,估计是为了引起招生老师的注意,专门写了一篇论证永动机可以实现的文章,招生老师一看,这个学生不适合学物理。就把我从数学专业调整为物理专业。</h3> <h3>离开生产队的前一晚上,队上为我饯行。根据队长的安排,各家各户自己带菜来,共同打"平伙"给我送行。男人们喝了酒,我逐一向村民们敬酒致谢,感谢他们四年半来对我的照顾和支持。蒋、刘两家爭先派出年青人为我挑行礼,宴至深夜方结束,众人散去,一段知青的生活落下大幕。</h3> <h3>赋诗一首作纪念。巜送行》</h3> <h3>得知同志上大学,送行家家大平伙。一户一菜院中聚,知青屋外欢声语。情醉酒醉不胜力,宴散送客稍休息。启程突遇风雨至,大风暴雨是何意?身披蓑衣头顶笠,青年互爭挑行礼。登车回望干沟地,眼含泪珠满情意。</h3> <h3>一九七五年一月,我和夫人回干沟公社办理了结婚证书。(全文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