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书是一泓清澈的溪水,</p><p> 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芳草地。</p><p> 读书是一种享受,</p><p> 读书是一种情怀。</p><p> 只有读书,</p><p> 才能不断完善自我,</p><p> 提升人生品味,</p><p> 促进专业发展。</p> <p>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特殊时期,隔屏交流。学习群里积极参与读书交流,畅所欲言。</p> 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p> 在教学中是否能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只有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儿童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才能使他们轻松自如地参与、交流自由的思考与意向。</p><p> 只有在相互尊重和信赖的课堂里,才能产生相互倾听的关系。传统旧课堂因为教教师普遍的包办代替、机械灌输。新课改后的教材决定了教师在学生面前就不再是什么权威的象征,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服务者;师生关系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对话。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同时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教师求助。</p><p>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一直教授新的知识,只关注一些优等生,而应该注重新旧知识的串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p><p>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把在书中学到的先进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p> <p> 教学生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对老师是要会读,会写,会备,会说,懂艺术。</p><p> 教学生读,刚开始,对不自觉的学生要采取强制措施,让学生尝到甜头,培养兴趣。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注意力。对粗心的学生,检查他们的读书笔记。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读中悟,悟中记。</p><p> 教学生写,书写上,要写正确写规范,要不放过一个读错写错的学生。在写作上,从模仿开始,老师示范模仿,学生尝试模仿,再创造。</p><p> 教学生那么多,都要先做好自己,首先,是自己会读会写。自己要有读书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把书推荐给孩子。除了读书习惯,会朗读,也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同时,自己也要会写,写下水文,写日记练笔,对指导学生写作不无好处。</p><p> 备课,备课除了参考教参资料,还要多思考,多想想,在读中想。</p><p> 会说,是老师整个教学的呈现,除了说教学内容,老师还要有幽默诙谐的教学艺术,让教学变得有新意,让学生感到暖心又犀利,直达心灵。</p><p> 懂艺术,创造情境,让课堂富有情趣。 </p><p> 读到这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发现自己有好多不足,读写备说艺术感,样样都需要学习积累。</p> <p> 魏书生老师虽然很多说到的是当班主任如何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讲教师如何用心去上好每一堂课“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他以详实的故事和理论告诉我们,只要充满爱心,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你就能上好每一节课,就能做个好老师,这样的一个一个故事,从这样的实例中我也知道了在自己的课上怎么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搞清楚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带着对这本书上所讲到的内容的认同,我计划了这个学期以及以后语文课堂上要开展的活动,遵循“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这个原则来完成课堂内容。</p> <p> 要想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方面是要不断的读书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增长方方面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恰当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要尊重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还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谈心,真心的爱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老师充满爱,课上课下学生一定会喜欢你的。</p> <p> 现实生活中,好多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就像作者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一样,他们对孩子抱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于是他们从不听孩子们心里的声音,就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报补习班,一有业余时间就又给孩子们报文娱课,让孩子们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家长们宁愿自己累一点,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上,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的比别人的孩子差。最后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大多数都是适得其反的,因为他们只追求速度,不追求过程。让自己和孩子都错失了很多人生的美丽风景,让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成了相互折磨的时间。于是,家长们会觉得自己的孩子真让自己操碎了心,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给自己的压力太多,家长和孩子们就这样在心里相互埋怨着。尤其是家长,往往想不通,为什么呢?为什么自己努力赚钱,努力让孩子们去上这么贵这么好的培训班,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呢,还总能在孩子脸上看到一个字,那就是“累”,这就叫做物极必反。事实证明,很多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最后不一定就不能取得成功。那我们作为家长的何不放慢脚步,随遇而安,让孩子自由发展,一切听从孩子心里的声音,这样孩子平衡了,我们家长也平衡了。就这样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一样,陪着自己家如同蜗牛一般慢行的孩子前行,让孩子的小手牵着我们家长的大手愉快地前进……</p> 读书有所见 <p>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p><p>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p><p>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p><p>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p> <p> 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提升生命的亮度;作为教师,只有不断阅读专业书籍,才能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促进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