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走笔

黄鸿祖(十叩)

<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八闽首邑,螺女故乡。一江穿境,三面环山。闽江碧水,浩浩荡荡;牛姆青峰,莽莽苍苍。西抵闽清梅城,南接永泰李乡;北倚翠屏古田,东邻滨海吴航。丘陵地貌,襟山带水;月牙形胜,拱城卫厢。三狮朝五虎,借福州之魁望;左旗对右鼓,享区位之福光。凭江险,上下扼京福之要道;把门户,出入守省会之重关。——节选自《闽侯赋》(陈歌)</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一、世外桃园苏坂村</b></p> <p>  在肃穆的深秋里,辚辚前行,路两边的树木飒飒作响,看上去葱葱茏茏,始信“秋尽江南草未凋”。这一天,我要探访闽候县南通镇苏坂村,听说那里出了个尚书叫陈璧,是交通银行始作俑者,臆想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物,于是就兴致勃勃上路了。秋天的郊原,最适宜这时候去走走看看,那份寂然与诗意是无法在其他季节体味到的。</p><p> 在这片土地上,苏坂宛如世外桃源,走进古村,两棵榕树,其翼若垂天之云,石板桥“榕荫桥”飞架穿村而过江上,我静静地坐在桥上,听三五成群老人攀谈,感受鸟语空山,倾听江流潺潺,享受着一种无与伦比的静美与悸动。</p><p> 得知村中有位北京大学老毕业生,赶紧慕名拜访,在一座气派的砖楼前找到他,与老陈相晤甚欢。他福高毕业,1964年考入北大地理地质系,当年以大学生身份参加天安门国庆群众联欢,毕业分配到贵州,后调入闽候二中等学校当物理教师。陈老师赠我一本《陈璧诞辰160周年》纪念册,并带我到村中各处实地详尽介绍,一路收获颇丰。</p><p> 村中十三座古厝,包浆着拙朴的凝重,覆盖着时光的履痕。这些携带着人文之光古厝,如一首首美妙的古筝曲,以深沉的旋律表达着一种浓郁的乡愁,让整个古村弥漫着浓浓古意。在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哗。一座朴拙的宗祠,它静静地伫立无言,深邃的故事早已浓缩在其中。不管岁月赐予它是凉薄还是温馨,都静守一池清秋的恬淡。</p><p> 苏坂人陈璧官跻晚清邮传部尚书,曾任福州凤池书院山长。江山代有才人出,一百年后村中又走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p><p> 暮色四合,和煦的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乌龙江水面上。蒹葭即芦苇,那江岸边萋萋的芦苇,曾经见证过那场唯美的情愫,那在水一方的女子,冰肌玉骨,裙裾飘香。在芦苇连天的另一头是我的故里,这那里我曾许诺了一世情缘。而今在芦花深处,却再难寻觅初心,那漫过空灵的鸟鸣深处声,如琴弦慢捻,宛若置身于一个空灵幽静的世界,不知何处泊孤舟,驻足流连,听任白云苍狗,饱暖无事又值心闲,寻个去处,写出自家锦心绣口,任凭顺逆来毁誉往。</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二、望乡——江口寻根</b></p> <p>  老福州有句歇后语叫:江口望尧沙——漠漠的。意思是说对方不一定在我眼里。这个江口就是南屿镇江口村,系我先祖母——宋𡧳香——的娘家。江口村傍江临水,大樟溪从村前流过,水平如镜,遂取名为“镜江境”。</p><p> 哪个地方人不自称人杰地灵?但江口出了个武状元宋鸿图,却是不争的。科举时代吾邻乡进士者众,状元确为罕见。如我泱泱义序始终未能实现零的突破,但史说宋鸿图的武术却是发轫于义序。宋鸿图外号"金刚姆”,皆因身体魁梧,膂力过人,更为传奇的是,光绪丙子,晋京参加殿试,其时,冠盖云集,他步履纯熟,刀法精湛,不料当大刀舞过肩部时,失手坠落,这时他急中生智,将右脚一勾,大刀复一跃而上,顺手接住,继续挥舞,刀光闪闪,只听风声,不见人影,现场文武官员目瞪口呆,考官亦点首赞许,钦赐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状元),考毕考官问起这一招是什么套路,宋鸿图顺口答“魁星踢斗"。宋氏“魁星踢斗”,大魁天下,时年二十有八,喜报回乡,盛况空前。后选任广东参将,欲赴任突闻母殁,随从劝其先到职后奔丧,但他以孝为重,且不匿丧欺君,丁忧回籍守孝,不料孝服未满,染疴终告不治。别无遗物,唯一把大刀赠与宋氏大福厝好友,得知此消息,我们还在专程去厅堂参观,族人说“大练钢”时代,差点投入大熔炉,幸被抢回,得己保存。 与宋鸿图同科的文状元是福州未代状元,帝师陈宝琛内弟王仁堪,文武双魁,成一时佳话,更有轶事,坊间广为所传。话说,王仁堪之妻久婚未育,遂起心食素诵经,经她义母指点到北屿村的西来庵进香,适逢其义母的外甥女之夫宋鸿图,经义母介绍,文武状元相会,英雄相惜,相见恨晚。王挥笔写下“古剑不磨留养气,异书多读当加餐"对联相赠。遗憾的是,当王仁堪把写好的对联裱褙好让妻子到江口找宋鸿图时,宋状元却已长逝。两位状元传奇式的交往却未得善终,造化弄人,千古绝唱。其义母后代,1996年清理家中杂物,意外发现墨宝,交由宋氏宗祠珍藏。我询问祠堂管理员,却不得而知,申为遗憾。</p><p> 宋鸿图的故居在江口青州村,是座典型的旧式木构架老屋,因宋状元尚未赴任先已身故,朝廷还未来得及为他修建状元府第。如果想去凭吊宋状元的遗风,只有杂草没人,破败不堪一幢宅第。</p><p> 江口,儿时曾由湾边搭乘“船渡”经六十份洲,到达江口渡口上岸,堤坝上晒许多纺布棉纱,先祖母娘家人居住一个叫“宜厝”的大房屋,因修公路,只剩一堵墙了,旧时的“乡愁”已然不在,儿童相见不相识。里人告之前市政法委书记宋某诚老家即在邻近,人去楼空,不胜唏嘘。</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三、在祖辈的土地上流浪</b></p> <p> “有一个声音在歌唱,这一块土地是为你我而开创”,这是美国乡村歌曲中的一句,这一刻正符合我的心情,这一刻我正走在禄家洲上。</p><p> 禄家,相传很久以前,空阔浩淼的乌龙江中心最早只是六块礁石,随江水的潮汐忽隐忽现,若沉若浮,天长日久,逐渐形成几片洲渚,两岸的村民都视为江中沃土,他们登岛拓荒。听我父亲说,民国时期我祖辈在此辟有蚬埕,租赁给先期登岛的尚干林氏,每年以二担谷子抵租金,收获季节,父亲一个人要一次性挑回两担稻谷,这似乎不能完成事,每次父亲"忆苦思甜”总拿它说事,旧社会生活是如此艰辛,幼时的我,感兴趣的是两担谷子是如何挑回来的?“先挑一担走了一两百米处停下,在目及范围内,再回头挑第二担,并越过第一担一两百米,再回头挑…如此往复。”我不解的是,为什么不分二次挑?父亲的解释是,分二次挑,就要花二天时间才能挑完。今天,流浪在这块土地上,忽然领悟,一次性来回奔波挑两担,可以省一趟渡船的钱——这小钱对于一贫如洗人家是何等重要——因为禄家是个孤岛。生活的艰苦使父辈们养成了勤俭耐劳、坚韧顽强的品性。</p><p> 2013年的到来对于这个孤岛来说意义重大,螺洲大桥横跨邻村江中岛。主事者把其命名为不伦不类“龙祥”岛,龙是乌龙江的龙,祥是祥谦乡的祥,禄家洲把乌龙江一分为二,隶属祥谦乡。</p><p> 禄家村,这是一片原生态,芦苇青青,牛儿悠闲,飞鸟环绕。“五虎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江鲤肥”,仿佛是从五虎山飘落的一片绿叶,江水在脚下静静地东流,农舍掩映中几大片郁郁葱葱的甘蔗林以及枯荷依稀可见,它是距离福州市区最近的一块湿地,河汊纵横、水草丰腴。幸运的人,在这可以遇见一些珍稀濒危鸟类。</p><p> 我是在早年孤独的时候,从荒野中认出美的,即便是在今天,当我深感孤独时。我便对斜阳残照,西风衰草,依旧心向往之,在我眼里,白草黄沙和月影孤村两三家所造出的意境,更能振奋人心。每当我心情特别沉重,或深陷危机之中,我需要双倍的孤独。内心的一片废墟,迫切需要同外界的一片荒野对话。龙祥岛便是好去处绝。</p><p> 龙祥岛,历史没有走出过一个名人,只有平民国家元首、尚干里人林森三登其岛。岛上也没有一座老房子,倒是禄家小学刚刚度过百年诞辰,令人称奇。据该校退休教师林明芳介绍说,学校鼎盛时期有三四百学生,还兼办初中班,现在全校学生七八十人,教师不少,有十三位。校舍还是全村最大最先进的楼房。乡村教育何去何从?作为教育人,我也一直关注这个“天问”。这不得不说不是一件不值得担忧的事。</p><p> 林明芳老师是当地人,我问他大名时,七十几岁的人了,还十分羞郝地说,是女孩的名字。他一九六六年闽一中(现城门中学)毕业,和我读物理时同学王炼某是同窗,时逢文革妖风,高考停摆,回村务农,后当民办教师,一九八三年,“中师”招这些教师入校学习二年,林老师说,当时他已三十多岁,教他的老师,有年轻的只有二十多岁,真是千古奇观。他说,他堂堂文革前高三毕业生,再深造只学高一高二程度内容。有时,历史真的是开倒车。如果开历史倒车是一个人的行为,会被视为愚蠢可笑,但如果是被迫行为,那么向前走的人恐怕没有好果子吃?。</p><p> 我记得家姐一个同学陈某婷,曾在该校任教,林老师也认识,并说她“书教的不错,脑筋有点绕”。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学校里,因为学生管的太严,学生带农药在学校服毒自杀,引起轩然大波,但上峰还是护着教师,要在当下,怒我不敢设想。 </p><p> 说多了都是泪。我觉得和业外人士谈自己教育见解,是对自己这行业的不尊重,是对那些自己看重的心得和经验的轻慢。 如今,谁都可以痛斥教育,谁都可以喝令教师,请给教育一点尊严,请放教师一条生路!</p><p> 薄暮,我眺望西山落日,突然一只黑色的野狗闪过一片收割过光秃的田野,因为最近发生在长春狗日的事件,心中没底气,只能敬而远之,自言自语叫了一声:哦,野狗!没有回声,只有从耳畔掠过的长风。</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四、相思岭上望东台</b></p> <p> 每一个不曾行走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段不曾虚度的时光,都是对生命的浪费。行我所行,不问来去。中考方毕,从北到南横穿四十公里,来到戴云山下闽侯东台村,吸引我的有三个关键词“相思岭·叶向高墓·官厅”。 </p><p> 那天早晨五点半从家里出发,穿过整条八一七路,再沿着南江滨大道,骑行中由于相对运动的原理,清风劲吹,颇觉凉爽,一个小时行进了二十三公里,来到乌龙江大桥上,前几天刚下过大雨,江水浊黄,江面雾气缭绕,几艘货轮无声无息地停泊在江心,江中轰隆隆的机器正繁忙地修建大桥。</p><p> 吃过峡南村的河鲜锅边,还算味美,继续上路。不多久,长眠于枕峰山麓二七烈士林祥谦的陵园在侧呼啸而过,还来不及细看右侧的历史名镇尚干也渐行渐远,兰圃青圃大义乡次第闪过。</p><p> 在一个路口,不知该向左向右,农村地广人少,不得已向一个小姐姐问路,对方并不知道怎么走,她立马打开手机帮我查,我说不用了太麻烦您了,她说“不会啊,这样下次再有人问,我就会知道怎么走了。”在234国道尽头,见一大牌坊,远远看见“东台”二字,心里一阵高兴,到目的地了,走近细看两边长联:“东临双贵莲峰七星福地宰相醉卧饮松涛;台系相思故岭五子峻岫仙翁酒醒问路归”,下联中的“相思故岭”也叫常思岭,高数千仞,袤二三里。</p><p> 据说,明万历年间,丞相叶向高的长子,自京城返乡途中,客死此岭,就地安葬,后来,他几次路过这里,都要停下凭吊,悲痛不己,遂把此岭取名为“相思岭”。上联中的“七星福地”指的是叶向高墓地,叶向高思子心切,选择东台村后的一处小山丘作为自己百年后的归宿之地,它正对着相思岭,近在咫尺。从岭上第一篓晨曦到最后一丝残霞,父子两孤魂,朝夕对望,无言相吊。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代名相亦如是,唏嘘不己,凄婉动人。</p><p> 原本默默无闻的东台村,也因“相思岭”而声名远播。毕竟为官三朝的叶向高长眠于此,我迫不及待地往村中走,原以为找到了东台村,就找到了叶相墓,谁知一问当地人,才知道墓在另一个自然村,而这个村名字好奇怪,用天干地支做地名叫----戊辰,问了几个看上去能说会道村民,居然都不知所以然,悲哀,莫大的悲哀。我推测,应是“墓亭”,它与福州话谐音,因墓字不吉利,演化为如今这个村名。走近墓亭山,望着一人多高的蒿草,望而却步,一个村妇刚好上山摘粽叶,央她带路,听说我从大福州来,十分乐意,她用柴刀劈荆斩棘,开出一条路来,可到墓埕边缘后,终因杂草丛生,小腿被刮出血痕,知难而退。回望残墓,不禁感慨世事就是这么百变无常。独相十三年的叶向高,疑冢重重,机关算尽,当年笏满堂,今日衰草扬。诚然,我知道老与死统统无法规避,何愁寂寞身后事。</p><p> 看不了大墓看大厝。东台村还有一座陈家大厝,红墙碧瓦、高宅深院,雕梁画栋、古朴大气,民间称“官厅”,用于接待南来北往的官员和社会名流贤达,由于“官厅”地处要津,加之主人雅好交友,不少僧俗闻人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客。</p><p> 庙堂森严,江湖险恶,厌倦各种人事纠纷的时候,人们总是想象退回田园。我幻想,如果我能有这样座古厝,时常来这里吟诗作画,高谈阔论,寓目云天,优游林泉,度过一段惬意的时光,那该多好。这时,我就恨自已没有很多很多的钱。</p><p> 一座村庄因为一个岭,一座墓,一落厝而永恒。</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五、恨我不早生百年</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寻找庐隐</b></p> <p>  福州人差不多把庐隐(1898~1934)遗忘了。今年(2018年)是与冰心、林徽因并称福州三大才女的庐隐诞辰120周年。为寻找庐隐的出生地,今天我走进了闽侯南屿。</p><p> 南屿镇岭东村,面闽水而毓秀,背旗山而钟灵,便是庐隐的祖居地。我来到村口打听:庐隐故居怎么走?故居是否还在我并无把握,村妇略一迟疑,就肯定地说:“是那个女作家吧,有,有,在尚书第”,尚书第?看来庐隐祖上也非等闲之辈。穿过乡间小路,与四周水泥砖房成鲜明对比的有座大门前宽后窄八字开的邸宅,实兀在眼前。门眉上“热烈欢迎黄镐尚书庐隐才女魂归故土”红条幅赫然,内心一阵小激动,终于找到你了。庐隐姓黄,名英,先祖黄镐一门三世尚书,显爵誉闽都。庐隐父亲中过举,放了长沙知县。庐隐的侄孙黄松根----他叫庐隐为姑妈----指着祖屋左侧“厅当房”说,庐隐就出生在这房子里。她出生前,已有了三个哥哥,父母盼着能生一个女孩,庐隐降生,天遂人愿,却不料,她的外祖母也是在这一天离世,悲喜交集。小小生命被视为不祥,也预示她坎坷一生。</p><p> 庐隐有三段婚姻,值得一书的是,第二任丈夫是吾乡郭宅村北大学子郭梦良。梦想照进现实,甜蜜是短暂的,不及三年郭英年早逝,弱女子庐隐携女扶柩返乡,传为佳话。 一九三四年,再婚后临盆,本该去医院分娩,可生活拮据,为省钱请了一个接生婆,不幸的是,子宫划破,失血过多而去世,得年36岁。从此,世间再无庐隐。中共创始人李大钊曾是庐隐的恩师,李牺牲时,庐隐冒着生命危险,为恩师收尸。然而她在上海公墓里的长眠地,却在“文革”中被夷为平地。才女沦为孤魂,往事不堪回首。</p><p> 她就像一颗流星,默默地划过天空。庐隐毕业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国文系,是中国第一代女大学生,“五四运动”时期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海滨故人》。茅盾先生论及庐隐时说“不能不推庐隐是第一人”。她那多舛的人生散发出的独特的艺术气质,缠绵悱恻不失隽丽潇洒,婉约惨戚间有慷慨悲歌,轰动文坛。她没有谢冰心的慈爱,她没有林徽因的才貌。她是敢爱敢恨的文艺女青年。 如今世道变坏,就是从嘲讽文艺女青年开始的。</p><p> 人生不过浮华一梦,如果她没有碰上文学,我们也就不会知道还有位叫庐隐的人。写作成了她的生命一部分,每一部作品的背后,都有她自己哀怨,孤僻的影子。</p><p> 走出庐隐祖居,我伫立在乌龙江边,暮霭沉沉,一江清流潮汐在,故园何处觅芳踪?</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六、踏过人生第几桥</b></p> <p>  闽侯上街榕桥村,旧称惠化里,村口锦溪贯穿南北,十四门桥凌空横跨东西,千载悠悠天堑通,此为西乡古迹,乃吾闽邑古桥之最。</p><p> 古桥始建五代,屡遭洪患重创,可稽者凡四,近者,“龙王”(台风)施威。龙为尤物喜怒莫名,喜则温婉,霖雨斯民,怒乃咆哮,震憾天庭。乙酉(2005年)秋九月十四夜,不幸逆鳞,暴雨如倾,转瞬浊浪滔天,挟泥石横扫,崩云裂岸,古桥亦不幸免,三墩坍塌,双梁折沉,天灾无情,人间有义,倾力修复。昭昭善举,古桥有幸。</p><p> 写不下去了,这个高逼格的逼很难装。还是来白话文吧。</p><p> 今天,趁“开门考”间隙,偷闲来闽侯榕桥村寻找千年古桥。春寒料峭桃花开,十四门桥四周尤为寂静。我久久地在桥上徘徊。用手一字一字抚摸石梁上镌的字,虽斑驳,但依稀可见。用脚一步一步丈量石桥的长。虽短小,但意味悠长。阳光在我的步履间跳跃,照着石桥和桥上的人,光影重叠中,我竟有些恍惚。</p><p> 江畔何人初见月?千年的光阴,多少匆匆村夫,商贾,书生,官人的身影在这里聚散。千亭外,古道边,他们都去往哪儿了?</p><p> 人生代代无穷已。时光无情,把桥面磨砺的溜光,而桥墩却遍缀苔藓,许多人与事,终将象桥下的溪水一去不回。而有的思与想,却如桥旁的榕树老枝常青。</p><p> 青枫浦上不胜愁,西望旗峰数里遥。走累了,最爱榕荫桥头坐,山岚溪水共悠悠。洗却心中的郁悒,抖落江湖的风尘。对于古桥,我只是匆匆过客,它衍化出风情与美感,所赋予的古典和沧桑,谁能读懂?</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七、山一程,水一程,棋圣回家</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与日本超一流棋手、宇宙流创立者武宫正树九段合影,并在折扇上签名。</b></p> <p>  伟哉八闽之子吴公清源,世名门天赋异禀,少善奕名噪京城。十番棋打擂扶桑,新布局称雄东瀛。抱扑而创新,悟玄能体道。寿享期颐,棋坛赤子。魂归故里,三山竭诚谒铜像。欢会国手,吾生庆幸有围棋。</p><p> 公元二千零一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吴清源逝世三周年,百年棋圣,落叶归根,归葬三山,铜像落成。</p><p> 福州市有关方面,将举办7场活动,缅怀举世闻名的围棋手,祖籍福州的吴清源先生。今天是第一场。</p><p> 吴清源长女,吴佳澄(1958.1生)这次也来榕。还有,吴清源生前助理,职业四段牛力力,以前,曾看见她在电视台“纹枰论道”节目挂盘讲解。我几句蹩脚的日语“汝礼杀,杀友哦辣辣”,“阿里阿谷”,不失时机的补台,颇得牛女士“青睐”。好客的厚美村主人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太平面的咪西咪西。意外见到台湾旅日棋手林海峰九段,他是吴清源的内弟子(吴先生终生只收二个弟子,另一个为芮乃伟九段),林海峰是超一流棋手,曾获“富士通”杯世界冠军。后为吴的义子。一路上看上去是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很难想象在黑白世界里叱咤风云。而《福州晚报》首席记者刘某,像不像村委会妇女主任的干活?吴清源先生墓园及铜像落成三山名人园。故乡各届人士出席铜像落成揭幕仪式。过气东南卫视节目主持人金诚峰主持仪式。我还有幸与中日围棋擂台赛先锋江铸久九段合影。江是我年轻时的偶像,终于见到真人了。吴清源长女为我在乃父回忆录上签名。林海峰,武宫在珍贵的吴清源生前鉴制折扇上为我签名留念,深感大师谦逊与和善。世界围棋第一个女子九段,世界冠军,吴清源唯一女弟子芮乃伟(我第一次认识“芮”字就是从芮迺伟的新闻报道中学来的)和夫君江久铸在恩师铜像前,双双长跪不起,令在场人不无动容。</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 我和她邂逅是一个偶然,我曾三次走进她,因为没有找到好的立意,旬月踯躅未能成文。她的名字叫“厚美”。</p><p> 哦,对了,厚美是一个村庄,地处闽候上街。虽然世间已然翻天覆地,巨厦耀炫,宝车争驰。但是,这里还完整留存着七、八座百来年前的宅邸院落。更让人匪夷所思的这个村,在共和国成立前后曾创办了小学,中学和大学。</p><p> 这次我是为了寻访围棋大师吴清源的外婆家而来的。走近那富有历史韵味的乡村,漫步宛若世外桃源的古宅巷陌间,扑面而来的富庶和书香,让你不自觉放缓了脚步。</p><p> 面对青苔疯长的黛瓦,斑驳的旧门,灰黑马鞍墙一和人字形檐角,心生欢喜。驻足于此,想象着,这里每一片旧瓦曾默默庇护着人们日作落息,体味着,这里每一座房子里生命降临的欣喜和离去的不舍。比起“大本厝”、“三座厝”我更留恋的是一座“环翠楼书院”。恍若有琅琅书声萦绕。沿着小径直行,途经一丛间杂着荔枝和龙眼树,静谧的书院蓦然出现在眼前。登楼眺望,旗山如黛,不觉心旷神怡,多么希望能长留于此,晴耕雨读吟诗作画。 </p><p> 环翠楼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厚美村第一座书院(后又陆续开办厚美中学,并迁入市区,合并为福州二中。解放初期,福建“革大”分部也设在该村中)。主人和林则徐是同科举人。当年林则徐应邀光临环翠楼吟诗作赋,游兴甚浓。临别之时,林则徐挥毫写下“朗月照人如鉴临水,时雨润物自叶派根”相赠。环翠楼成了方圆几十里办学的发源地。首任山长是前清侯官县第一名秀才张启迪。</p><p> 厚美,棋圣吴清源魂牵梦系的家园,他外祖父张元奇就是厚美人,光绪进士,任福建民政长,曾为孙中山起草《清帝逊位诏书》。</p><p> 吴清源父亲吴毅,是晚清教育家、大盐商吴维贞幼子。吴维贞见张元奇的长女精通诗文,格外中意,想让她嫁给自己儿子。而张元奇虽然子女众多,唯独最喜欢长女,张家很犹豫,迟迟不肯应允。吴家就请民国总统徐世昌保媒作伐,张、徐是同科进士,交谊深,徐欣然应允,终于玉成良缘。 厚美村自古文风浩荡,好围棋者众。 1921年初秋,在红荔绿榕包围着的环翠楼,吴清源父亲与张启迪对弈。行至63手,吴毅觉得必败无疑,叫来观棋的吴清源续战。吴清源没有犹豫,才下了一手,就让张启迪愣住。连说“后生可畏”!吴清源作别厚美村时,张启迪赶到村口相送,将传家宝《五行棋谱》郑重送给吴清源。中华传统文化为吴清源棋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这中间是否有《五行棋谱》之功。</p><p> 黄昏,我在站村口的闽江边上,仰望古树撑起苍穹,凝眸江水缓缓流淌,夕阳慵懒斜照,白鹭悠闲觅食,怎能不触动内心深处细腻的角落,感叹岁月莫不静好。人生百年,总要与生命中的美好逐一告别。</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八、沙堤村凭吊</b></p> <p>  沙堤村,为闽侯上街所辖。出西门,过洪塘,距城西二十里路。</p><p> 丁酉秋冬之交,天高云阔,余专诚造访沙堤,拜谒长眠在此英烈。</p><p> 沙堤村,百家首姓,先祖是皇,村里皆姓赵,村民自诩是皇亲国戚。国道亘绵揽首府于胸襟,轻轨笔直视石鼓在眉睫。跨莲渚紧邻侯官古县,展翠旗直指南屿名镇。竹岐山近忽隐忽现,荆溪水渺若浮若沉。王侯将相宁确有种乎,沙堤先祖中过举。画坛巨擘郑乃光,乃沙堤人氏。村内有古迹,曰仙迹、曰兴福寺、曰赵氏宗祠、曰翠屏桥亭。街衢交错,风火高墙,龙鳞凤种十代同堂; 耕读相沿,深宅大院,琴韵鹤风千年并存。村后有鲤鱼洲,为鱼米之乡。午风蝉唱荔枝红,晚霞蛩鸣橄榄绿。洲里良田,暑风江月,苜莉飘香倩娘采集; 堤上白帆,秋汀野鹭,渔歌唱晚渔夫归棹。</p><p> 最是难忘风雨如磐烽火岁月,东野野战医院第一医疗所入驻沙堤村。</p><p> 南下大军数万余,千里跋涉,身经百战,攻取三山,掠地攻城,冲锋陷阵,或中弹洒血,或刀刃重创,诊治于沙堤村野战医院,近百人终因伤势危重而捐躯,夕烟山有幸埋忠骨,尔等当为革命英烈,无愧国家功臣。余丹诚凭吊,抚摸块块基石; 恭谨拜谒,默诵个个英名。黄土可埋葬青春躯体,岁月难湮灭美好梦想。勇士已不睹人间风雨六十四年,我等拿什么告慰忠魂?</p><p> 大丈夫既乏见用世之材未能洗荡乾坤,当必洁身自好授业解惑于江湖。无愧于心,无愧英烈。</p><p> </p> <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九、孤身独闯国宾馆</b></p> <p>  鲤鱼洲国宾馆坐落闽候上街,之前曾接待正国级人物在此下榻,因而闻名遐迩。日前,我慕名前往,不料,大门入口有保安把守,看前面有人受阻,想来此行并不顺利。</p><p> 鄙人今天衣冠不算鲜亮也算清爽,“赌钱输穷鬼,狗吠那渣人”,我佯装气宇轩昂,目不斜视,迳直而入,这对那些搞临时活动迎宾的美女,往往能奏效。对保安只能企望他不知底细而不敢随便询问。然而我低估了训练有素职业安保人员,对没把他的权威放在眼里的愤怒和体现的“权力”的意志。</p><p> “喂,干什么的?”,我的计谋没有得逞。看这架势,想通过这一关,看来是不可能了,那就来硬的。</p><p> “喂什么喂,不会叫一声‘先生吗’,这是国家级文明窗口单位,没学过文明用语吗?不培训,就上岗?” </p><p> 对方理屈,嚣张气焰被打压一半。“你什么事?”</p><p> “没事就不兴看一看吗?,再说了,我的事可重要了!”吓唬吓唬他。</p><p> “要找谁,打电话联系他,确认了,才能放行”(驾车的可以入内,但没消费要交50元停车费)。在这里我能知道谁?当年国宾馆还只是内部接待时,曾通过博客认识了保安总监陈总,他曾力邀我一游,可现在他已退休回三明了。</p><p> “请你们领导来!”,我深知跟底层保安多说无济于事,“领导不是你想叫就能叫的”,没想到这个壮年保安也不是吃素的。我直接走进接待室往沙发一瘫。</p><p> “呼叫你们队长来!”。保安只好拿起对讲机,直接开讲:“队长,队长,快来,有人要往里闯。”听对方回应道:“先控制住他,我马上就到。”</p><p> 不一会儿,应该是队长的人物赶到,是模样颇为威武的小鲜肉,“你好,先生,什么事?”</p><p> “还是领导有水平,懂得用敬语”, 我先给他灌迷汤,“我想去宾馆内走一走,顺便了解一些情况”</p><p> “不行的,要是每个人都来的话,我们怎么办?”</p><p> 一句话把你噎死。这是什么混蛋逻辑?你先假定一个不成立的前提,却把由此推理出来的荒谬结论当真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很多,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去秋游,个别学生要请假,老师总是以“这是集体活动,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不去,那可怎么行?”。其实,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你有许多条理由回绝学生的请假,却选择最经不起推敲的,教师话语权在手,学生是弱势一方,只能屈服。我当班主任时,很刻意回避用此类理由。</p><p> 所以,遇到眼前这种情况,我总是要奋起反击。但始终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如果谁有什么更犀利的语言务必@我。</p><p> ——那我早上没吃饭,全世界人都和我一样饿肚子?我刚才看见一个保安自杀了,那全世界保安都要去死?</p><p> 保安队长及保安也被我照他的逻辑编出强词夺理的说法,不知如何应对,我再接再厉:“这里是对外营业宾馆,有什么理由拒绝普通人入内,人越多,生意越好,美死你还来不及,还怕人都来。你到底是维护宾馆利益,还是让宾馆快些倒闭?”。</p><p> “我们这里规定,入内要预约的”,对方又使出杀手涧。这可怎么破解?我衡水中学都能进行,区区一个对外营业单位却不进去,岂有此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p><p> “你没接到上峰通知,最近有暗访的吗?核心价值观24字背给我听一下!”</p><p> “你是来暗访的?”轮到他们暗暗吃惊了。</p><p> “我说过我是暗访的吗?暗访能公开身份吗?”</p><p> 假做真来假亦真。他们嗫嚅着,不敢多问。自找台阶下——要例行登记准备放行。</p><p> “先生贵姓?”小鲜肉问,“免贵敝姓黄”,“是三画王?”,“不是”。</p><p> 那保安插嘴: “草头黄”。</p><p> 是到寒伧寒伧他一下了的时候了,“哎呀,还会抢答了!什么草头?草,草,草……草你大爷。是大肚(音:堵)‘黄’,知道不?有点文化,好不好?真可怕。”这是必杀技,屡试不爽。因为这些人,当年书念不好,常常被老师批评,心理阴影面积很大,心虚的很。他根本不知“大肚黄”的说法,“草头黄”只不过人云亦云罢了。</p><p> 对方先倨后恭,破例呼来摆渡车,要送我进入1600亩之大的“景区”,被我潇洒拒绝!然后用余光瞅见保安们目送我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十、在水之南</b></p> <p> 早在十叩孩提时就常听父母夸南屿,讲起南屿的乡土历史,他们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今天走进这个历史文化名镇。也许是先母姓林的缘故,(先母娘家盖山盘屿,不知是否也是水西林衍派)说起南屿,连音色都柔和了许多。</p><p> “南屿水西林,天下无处寻”(用福州方言念很押韵噢)这是邑人给水西林氏的殊荣。&nbsp;&nbsp;说起“水西林”,其名始于明进士林春泽。相传明正德年间,林春泽与城门濂浦的林炫同为进士、同朝为官(林炫官居吏部尚书,林春泽任户部侍郎)。为了便于区别,正德帝按濂浦(在东)、北屿(在西)所居方位,将两人分别称为“东林卿家”“西林卿家”。最有趣的是,他们与城门林浦林氏斗富比贵的故事,世人耳熟能详,至今传为美谈。</p><p>&nbsp;&nbsp;&nbsp;&nbsp; 林浦有联曰</p><p>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p><p>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p><p>&nbsp;&nbsp;&nbsp; 南屿有联曰</p><p>进士贵进士不贵贵在父子孙孙皆进士,</p><p>百龄难百龄非难难于夫妻双双迈百龄。</p><p>&nbsp;&nbsp;&nbsp; 谁高谁低,实难评判。不过十叩母亲说到后者,用了经典两字福州话——“野体”即何等体面的意思。&nbsp;看来父辈们更看中的是长寿。</p><p>&nbsp;&nbsp;&nbsp;&nbsp; 南屿这个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底味醇香。十叩先父生前曾去南屿诗社参加折枝诗活动。&nbsp;&nbsp;林春泽百岁时,其子林应亮70岁,为户部侍郎;林应亮的儿子林如楚官居工部侍郎。林春泽就自题大门联:四十登科,甲戌还登甲戌榜;五旬生子,长孙又抱长孙儿。上联自指40岁时登甲戌榜进士,过60年,又逢甲戌,登百岁榜。下联指其四世同堂,与子林应亮、孙林如楚、玄孙林慎同为进士。因而,“父子孙孙世进士”在当地被传为美谈。水西林古街长达百米,数座明朝建筑连成一片,构筑巧妙、气势恢宏。从明嘉靖五年(1526年)起,时任京官的林春泽回家奔丧,发现老屋破败不堪,动念拆毁重建。历时十年,八幢大房子渐次建成,首尾长两百余米,大门为衙门式的八字马头墙,灰瓦,黑漆大门,门前青色抱鼓石,由外及里的门楼、大厅、内院、闺阁、榭台,穿斗式木构架,各种工艺细腻的砖雕与壁画…… 八座具有官家气派的民居,水西林古建筑群为明清福州地区官宦府第建筑群的典型实例。</p><p> 水西林氏不仅出过众多文人、官宦、商人,也出过闽菜大师。弃儒经商又改行当厨师的林学榕就来自水西林,他用笋丝为配料烹制草鱼,首创了“凤尾草”名菜,这道菜至今在当地的红白喜事上还会经常见到。他的再传弟子林文挺则在聚春园挂头牌,一手“杂烩汤”人人叫好。双强名厨,强木根、强曲曲,南屿榕屿村人氏,出师聚春园,1983年首届全国烹饪技术大赛,双强均获全国十佳厨师称号(全国只评十位南屿占两位),1984年双强应国务院之召,进京主理招待美国总统里根国宴,外媒戏称双强为“六星级厨师”。后者是十叩同学的岳父,我们开同学玩笑说你可有口福了,他说大师在家一般不下厨,除非有贵客。</p><p>&nbsp; 难道说,南屿如今的文化使命只剩下保存当地小吃的烹调技艺?</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水西林”的一户人家保存了一副祖传的木刻楹联:“瑶林藻吐琼章绚,银籀光依紫露华”——据说是乾隆六皇子永瑢的手迹,称赞的是他的老师叶观国的文采书法。叶观国祖籍福清,与“水西林”的林孟基相交甚笃,曾经邀请后者进京游学。林孟基游学时携带的女儿林瑞玉不仅花容月貌,而且精通诗词书法,逐渐与六皇子情愫暗生。但是,当年满汉不得通婚,林瑞玉含悲返乡,郁郁而亡。据说这一副楹联是永瑢送给林瑞玉的礼物。六皇子的身份与林瑞玉的名字曾经制造了某种文化猜测,一些人推断这个爱情悲剧或许是《红楼梦》情节的原型。“林瑞玉”的名字近似“林黛玉”,林瑞玉的老家福州与林黛玉的老家苏州不过一字之差。那些渊博的红家专家当然嗤之以鼻。(来自网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十一、岐上潋滟起烟波</b></p> <p>  出榕垣之西关,居闽江之北岸。东去湖光万顷潋滟起烟波,西来山色千里翠黛映斜阳。竹岐乡,面朝闽江,河岸逶迤,百舸争流,水上之咽喉。有刘老岐,将军岐,越王岐,三岐凸出江面,玉成天然良港,千舟百筏,竞相停泊。</p><p> 古时竹岐,为八闽通衢要道,明设巡检司,清建税馆稽查队。竹岐合掌街,商贾云集,客旅如鲫,百货随潮船入市,夜幕降临,渔火点点,船夫归棹,千家沽酒户垂帘,竹岐素有“小福州”之称。</p><p> 竹岐“龙船厝”形态奇异,系民国地方武装头领岳世钦寓所。岳购置发电机于“龙船厝”旁,创闽县首家水力电厂,昼来碾米夜发电,造福桑梓。清末,乡绅连氏升翰,经商有道,富甲一方,乐善好施。为苍生谋福利无人不赞,替百姓办实事有口皆碑。</p><p> 古渡口今安在?经当年艄公林伯指点,曾经喧嚣一时,如今冷冷清清,已是废址。岁月磨励溜光石板路,落落寡欢。旧埠繁华似过云,它尘封几多风雨,悠悠往事谁知晓,它承载几多情感?千年古埠,闽江水乃浅于往者,期间沧海几为桑田?只是水文站依旧孑立江边,默默守望,看潮起潮落。此刻,不无沉浸在无限遐想中,你可以不再假装喜欢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你不必违心苟同他人与你相背的见解。恪守节操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寂寞不说,孤单就是最直接的敌人。吾生与孤独终始,命也;与成功无缘,亦命也。事不胜记,记亦冗长。穿过岁月和迷障,若能在行走中领悟并汲取,也不枉此行。</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十二、朝觐雪峰寺</b></p> <p>  我跋山涉水百转千回来看你,莫笑我痴,翻山越岭只是为了那份无人知晓的然诺,朝着你的方向匍匐,虔诚地一步一叩。大凡圣地,皆境象万千,以雪为名,洞开宏篇,雪峰寺是也。</p><p> 义存禅师以 “山顶暑日,犹有积雪”取名,禅寺乃贯全闽三绝之首。以枯木庵为最。有别于他山而秀甲八闽十邑。</p><p> 天下禅者,莫不归往。一路朝觐,惟远山层峦叠嶂,近处炊烟袅娜,莫不为之心动。忽地,一只不知名的大鸟掠过天空,我追逐远去痕迹,听着空灵的行板,直到你离开我的视线,我的红尘。</p><p> 风雨歇处是江湖,初雪乍晴即告白。身为南人,余尤喜初雪绽晴时光,倘若真有漫山皑雪,定将裹一袭素袍,绕浮屠七匝,思过往三生,怨今世痴,做来世梦。</p><p> 近来身体多有不适,憔悴无以复加,风鬟霜鬓。人生有太多不能诉说的心事,只有对山言,山不能言也解忧。有些人,有些事,不必执迷,一切如同风中烛光,明灭瞬间事。在轮回中与岁月同逝,托体同山阿。</p><p> 驻足山门,亲近一座山,管它秦时明月汉时关,不在乎青之志酬与否,寻觅一座庙,在黄卷青灯中,拂去寂寥平生里一抹阴影,抚平悲喜岁月中一抔黄土。我心无尘,不怯世之污垢; 华光自在,何怅光阴寸长。</p><p> 牡丹是雪峰寺一大特色。天无雪落,花香自远。半山春色,春风无力百花残。我无缘撞见你的盛宴,只是寻觅我的些许记忆,没想却赶上缤纷的生灭,这些无畏生死的牡丹,不计后果的盛开,前仆后继的凋零,春欢夏悲,如同守望一份早己远逝的情愫,你终究是过客,别奢望在娑婆净土里安住良久。每每由此念及生命,纵观苍茫大地,一切生灵皆风雨兼程自生自灭。</p><p> 我一介书生,却也醉心山水,终年不止于步,不枯于思,我的这些粗陋文字,按说不该示人,好在关注我微信的不算多,总是一已之私,岂足他人耻笑。贴于此,算是心路历程之记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