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纯粮佳酿

山泉之水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父亲从60年代末就同外祖父在自家厨灶上酿酒,为当时缺吃少穿贫困家境带来许多幸福、快乐和美好回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90年代末 父亲从外祖父学来的酿酒手艺自己开始酿酒。通过不断摸索尝试,父亲酿出了度数高达78度,口感绵软醇香,饮后余香持久不上头的佳酿。大家畅饮之后无不为之称赞。并以“小五粮液”誉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每年麦收过后是酒麯发酵制作的季节。父亲酿酒用的酒麯大多是选用当年优质小麦亲自制作而成。</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进入伏天就要发酵酒碴了。这是酿酒中繁重而关键的一步,要把各种粮食和酒麯按一定比例粉碎拌均,装缸密闭发酵。发酵过程要控制好时间、温度并定期观察翻搅。这是酿酒口感好坏、产酒多少的重要一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父亲酿酒不守旧,善于动脑琢磨,通过不断尝试形成了用优质“大米 小米 黄米 高粱 绿豆”等为主料及自己摸索总结的、不示人的搭配比例制作酒碴配方。</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老房子内是酒碴发酵的理想场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发酵中的酒碴泛着诱人的酵香。</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当年腊月或第二年春天是烧酒的季节。烧酒前要将发酵的酒碴充分搅拌均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搅拌好的酒碴和米糠按一定比例混合,使之保持合适的湿度。酒碴和米糠充分搅拌均匀后就可以上蒸锅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父亲对米糠的选用也独有心得。</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自制简易但很实用的蒸馏设备。加热灶、蒸锅、输送管、冷却罐、循环冷却水,一应俱全。</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炉膛温度的掌控也十分讲究。</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每净蒸馏完、酒糟清理后再重新装料。每净产酒量视酒麯、酒碴、拌糠等制备好坏而不同。父亲的产酒从来都是高产,每净最多可产酒近90斤。</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烧酒周围弥漫着诱人的酒香。</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涓涓酒流流入酒桶。</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蒸馏好坏将影响酒的产量、浓度和口感。父亲总是亲自把守,根据经验恰到好处的掐酒入囊。</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每净的产酒要到入大缸充分混合,这样酒质才均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缸内泛着美丽的酒花、散发着迷人的酒香。</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酒度计。充分混合后的酒都在70度左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我女儿出嫁时,父亲把多年的窖藏搬了出来,亲朋好友一扫而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儿女们每次回家父亲总是再三询问:要不要酒,朋友同事喜欢不喜欢,喜欢尽管回家滔酒就是了,家中有粮食,我每年给你们酿。</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我的窖藏已有二十年之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2019年父亲不顾80岁的高龄,亲手发酵了28缸、产酒1100多斤的酒碴。2020年4月12日当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电话中得知一净产酒达87斤时,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这应该是父亲的收山之作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父亲酿造的不仅仅是酒,更是一生勤劳奋斗的写照,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让人落泪的永久记忆!滴滴佳酿浓缩了对儿女深深的父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我当永久珍藏!</span></p><p><br></p><p><br></p> <p><b>后记</b> </p><p> 亲爱的父亲于2020年6月3日(闰四月十二)早八点左右因心脏骤停去世,终年81岁。😂😂😂</p><p> 2日晚上和邻居们在门口坐轮椅聊天到22:04,早上吃了一个煮鸡蛋、一碗小米粥、一个杏、三个樱桃,从床上下来坐到沙发上后时间不久就没有了呼吸。</p> <p>  父亲剧同伦(小名小多),兄妹四人排行老三(父亲还曾有两个哥哥在7-10岁时夭折),生于1940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十五),完小毕业,41岁丧妻,次年再婚,有一手娴熟的传统木工手艺。在物资贫乏生活艰难年代,是父亲一人外出做工撑起了一家六口温馨、幸福、美好、快乐生活,并在七十年代养育出了两个对当时来说了不起的大学生。</p> <p>  父亲一生勤劳简朴,为人礼仁恭让,不畏权势,唯理为上,教儿有方。</p> <p>  尽管是一介农民,但凡第一次接触的人总误认为他是一位退休教师。言行举止得当,温文尔雅。临终背不驼腰不塌。</p> <p>  父亲热爱新中国,对毛主席、共产党怀有深厚感情。乐于接收新生事物和喜欢历史古迹(2019年5月曾答应带父亲坐高铁去曲阜,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将是我永远的遗憾和心痛)。</p> <p>  关心国内外大事,临终前一天还和我谈论中美关系前景(我关心时事政治是因每次回家父亲总和我谈起国内外新闻而我无一应对才开始关注的)。</p> <p>  在我读书工作生活中,父亲的教诲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让我受用终生。</p> <p>  父亲是一棵大树,为我们遮挡生活中的风风雨雨;</p><p> 父亲是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人生路上的方向和目标;</p><p> 父亲是一道阳光,为我们驱散成长路上的迷茫和恐惧;</p><p> 如今我的大树、灯塔没了,但家庭、女儿还需要我做好大树、灯塔和阳光!我将以父亲为榜样不辱使命!</p><p> 父亲一路走好!来生还做父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