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赫赫有名大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豪放派诗人;是酿酒实验师,是工程师,是美食家;是假道学说的反对者,是虔诚的佛教徒,是心肠慈悲的大法官;是饮酒成癖者,是月下漫步者,是生性诙谐之人。他比中国历代文人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幽默感,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旷世奇才。</p><p> 二零零二年,法国《世界报》评选公元一零零一——二零零一千年英雄,全世界共评出十二位,他名列其中,而且是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人。只所以选他,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因为他有一颗自由的灵魂。说到自由,有人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的诗名垂千古,光耀华夏;他的远方却意味着流放和贬谪,有人这样总结他的生活状态:“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被贬的路上。”但是,他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就是北宋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的苏东坡,一个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的苏东坡!林语堂先生评价说“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让我们穿越时空邃道,回到几千年的北宋,走近这位望尘莫及的高士,触摸他的灵魂,洞察他的世界,了解他的一生,感悟他的人生哲理。</p> <p> 才华横溢 留芳百世</p><p>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中期文坛领袖,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最璀璨的明星,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有对联赞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p><p> 其诗词在内容、语言、风格上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一洗唐代以来宫体词脂粉香泽之气,首创豪放派词风,“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文笔神奇,学识渊博,思想睿智,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效仿的真实人生。</p><p> 在北宋时期,其作品曾遭到朝廷禁止,但愈禁止,人们传播得愈广泛,并且还传播到当时的辽国、高丽、金国……时至今日,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墨客捧为诗词中的上品。</p><p> 苏轼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作品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p> <p> 宦海沉浮 宠辱不惊</p><p> 苏轼才华横溢,在才俊辈出的北宋年间,诗、文、词、书、画均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而其政治生涯宦海沉浮,历尽艰辛,屡遭迫害。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新旧党派之争,苏轼厄运接踵而至: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三次被贬,漂泊沦落,致使自己“致君尧舜”的远大抱负未能实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他自嘲、迷惘、沉痛,厌倦之情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天涯同是伤沦落”。</p><p> “人可以被击跨,但不能被打败”。如果说挫折磨难是苏轼人生的磨刀石,而宽广豁达的胸襟、乐观洒脱的态度、积极向上的追求则是其人生观的核心。面对生活及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他前行长啸:“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几次登临赤壁,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他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哪里是在凭吊古人?分明在凭吊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对英雄荣辱的沉思后,他构筑起了自己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的精神家园。面对“长江之无穷,人生之须臾”,他吟咏着“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冷眼看官海沉浮,守护心灵净土。</p><p> 只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寄心明月与清风,这是何等胸怀!</p> <p> 心忧天下 情系黎民</p><p>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心忧天下,心系黎民,是苏轼作为道德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p><p> 公元一零七零年,苏轼被贬密州后,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大举进北宋。苏轼写下《江城子 密州出猎》抒发其抗击侵略、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p><p>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p><p>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p><p>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面对现实,不忧不惧,安之若素,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他贬谪到哪里就在哪里落地生根,同当地百姓一道抗洪防汛、筑堤建坝、兴修水利、架桥凿井……“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这是一幅多么清新和谐、温馨繁忙的农村劳作画卷!这百姓安居乐图不正是苏轼勤政为民、造福一方交出的最满意的答卷?</p><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对苏轼心忧天下,情系黎民的真实写照。</p> <p> 自给自足 泰然处之</p><p> 苏轼的被贬之地均为穷乡僻壤的不毛之地,为了生存,他率领家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身居高位的他转眼成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农:掘井筑屋、垦荒种田……并自号曰“东坡居士”,俨然将自己变成了世外桃源中的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悠闲、旷达的情怀早已冲淡被贬的痛楚与悲愤。 </p><p>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苏轼热爱生活,情趣高雅。“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将饮食文化融入诗文,总是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味乐趣,创造美味生活,享受美味快乐,用旷达的心境创造出属于他的人间烟火!</p><p> 苏轼的饮食文化包含他对生活的热爱,也增添了浓厚的美学色彩。时至今日,苏轼研究的饮食文化和与之相关的生活态度,仍对后人产生积极的影响。</p> <p> 苏轼勤于动手,乐于动手,善于动手,解决了贬谪期间物质生活的匮乏,尽享了人世间的樽中清酒、美餐佳肴,生命得以延续;而游乐山水,以酒食、诗文会友,则让他饱享了精神大餐,消除了他内心的抑郁、孤独、苦闷,使他的才华、气质得以升华。</p><p>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仕途的失意,使苏轼有更多时间游山玩水,倘徉在青山绿水之间,不涉烟尘风絮自悠闲。他灵心慧眼,用宽广的眼光看待大自然,雄川大山、清风明月、溪柳篱花、收麦赛神、缫丝煮茧……均为他歌咏的对象,并从中发现妙理,阐发新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身中”;“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诗句不正是苏轼热爱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的哲理妙言吗?</p><p>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自幼立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识尽人间书”的宏大志向,被贬黄州是他人生中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他与山水为邻,与文字作伴,躲进书屋,著书立说。黄州成为东坡文化、赤壁文化的发祥地,可以说,黄州成就了苏轼,苏轼成就了黄州。</p><p> 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文化底蕴,乐观豁达的胸怀使他的精神世界从不寂寞与空虚。苏轼一生交友甚多——患难之交,莫逆之交,布衣之交……或仰慕其才华,或落魄时送来温情,或逆境中给予善意,苏轼珍视友情,为他们写诗吟词。与下层民众的交往,让苏轼在失意中获得来自本真生活的温暖,激发了其生活信念,使其作品更具有人性的质朴、善良。</p> <p> 兄弟情深 夫妻情长</p><p> 世间最美好的手足情,莫过于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他们是亲人,是知己,是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情”是兄弟二人感情至深的真实写照。</p><p> 苏轼淡泊名利,从容自如,豁达圆通,同时也以这样的思想影响弟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劝勉其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自己被贬后抑郁之情,化成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何等的乐观旷达!时至今日,此诗句抚慰了多少中华儿女思念家乡、牵挂亲人的心灵!</p><p> 苏轼对弟弟苏辙凝聚了血浓于水的拳拳手足之情,对亡妻王弗则表露了至真至爱的生死情。</p><p> 夫妻间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亡妻曾与他琴瑟调和,同甘共若,是自己心灵的依靠与慰藉,丧妻之痛可谓噬心镂骨。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梦见亡妻,写下《江城子》抒发对她深深的悼念之情。读来如泣如诉,令人潸然泪下,寸断肝肠。</p><p>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p><p>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p><p> 植根亲情土壤,执笔写心,是苏轼作品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吧。</p> <p> 岁月流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生活寄于风雨,襟怀奉于苍生,正是他大江东去、波澜壮阔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旷达乐观的胸襟,倾荡磊落的情怀,崇尚本真的个性始终是其人生观亘古不变的核心。林语堂先生评价说“他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了之”。</p><p> 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情淡漠的当今社会,我们从苏轼身上,是否能获得些许教益,些许启迪,些许思考?</p> <p> 图片均来自网络</p><p> 文章查阅多种材料,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