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进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向改变一丝,改变一毫。 ----魏书生
<br></h3><h3></h3> <h3> 从2020年4月开始,德归中学魏孟超校长就把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作为老师的重点培训材料,来提升教师的个人修为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丰富管理经验,老师们坚持学习,并于4月24日下午在企业微信app上召开了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会议由陈美茹老师和赵广东老师主持,德归中学全体教师参会。<br></h3> <h3></h3><h3></h3><h3> 陈老师:感受最深的是魏老师所说的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依靠学生,而不是仅仅依靠班主任本人,把学生当助手,而不是当对手。学生オ是一个班级真正的主人。民主这一点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比较欠缺的。我常常努力把很多事情做好做完,自己很累班级也没管理好。在这样科学的民主的管理下呈现出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项,负责到底。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br></h3><h3></h3><h3></h3> <h3></h3><h3> 翟老师:“责任重于泰山”,老师对工作要有责任心。一个负责的人,也是一个工作认真的人;一个不负责的人对学生就会旅途自流,那么必然是班风差,学生没有团队精神,关键的是学生也不会形成责任心的概念,甚至将影响其终生。因为,即使一个能力极强的人,如果没有责任心也不可能成就大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时时处于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班主任更是如此,通过学习《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自己还有一定的差距。用爱心去感化、去关心、去教育,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跟家里一样幸福,对我们这些学生既要爱,又要严,要严慈相济。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育价值观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时空观,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种平等的、对话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建立。这种新型关系达到师生间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使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现。《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真正感受到魏老师的教育魅力所在,他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
<br></h3><h3></h3> <h3></h3><h3> 蒋老师:魏老师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是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当代人当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展、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才是新的。
<br></h3><h3></h3> <h3> 张老师:我们要多学习,少批判。忙着寻找别人的学习吸收别人的优点、长处的机会。用学习吸收的观点看待别人,看待学问,会使人雄心开阔乐观、强大。一位班主任有什么观念常常会影响到学生。班主任喜欢批判指责,破坏班级团结,班级乱了,谈何管理,谈何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学习,少批判,大家互相学习长处,长处越多,大家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班级管理就好了。老师还要多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担子越多,担子越重,锻炼的机会也越大,成熟的越快。<br></h3><h3> 最后由魏孟超校长进行总结,校长强调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要互助。人世间好多事都是这种互助关系,帮助别人的同时,已经帮助了自己。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独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训斥他,帮助他,你是他真的成长的助手。一旦生建立了这种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