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的学法指导,在郑州四中初中部八年级已经开展了三期,在学生和家长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伴随着大家高涨的呼声,4月25日晚7点半,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姜杰老师又为大家奉上了一次语文学法的分享,同学们听后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受益良多。<br> 姜杰,中学高级教师,20多年教龄,先后荣获市优秀班主任、市文明班集体、市优质课一等奖、市学科带头人、多次获优秀辅导奖、二七区优秀教师、高级学习能力指导师等称号。不惑的年龄,豆蔻的心灵,和孩子们一起,其乐无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爱教育 享受快乐</h3> 姜老师由顾城的一首小诗开始了这次分享,文学气息浓厚,让同学们初步领略了语文学科的风采。接着,姜老师从树信心正态度、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策略三个层面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初中阶段,面对语文,我们应该怎么做。<br> 在“树信心正态度”这一层面,姜老师首先解答了为什么要学好语文这一问题。她指出,立足当下,学好语文是要在应试中取得好的成绩;立足于长远的未来,学好语文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素养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水平。可如此重要的语文学科,现今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有的孩子漠视语文,于是便在平时的学习中应付老师,平衡自己的内心。还有很多孩子面对自己不太优异的语文成绩时往往只是担忧焦虑,又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孩子投机取巧,企图蒙混过关。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对语文学科中存在的误区,从现在开始,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就一定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端正学习语文的态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端正态度 走出误区</h3>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语文学科也适应性地做出了改变,为了应对这些新变化,姜老师提醒大家转变学习观念很重要。现在的语文试卷较之过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基础知识量在增大,文言文篇目多、篇幅长、难度大;现代文阅读中的三种文体交错推进;试题考点多,注重综合性、思辨能力的考查;题量在增大,表现在阅读量大,书写量大;作文的命题难度加大,更加贴近生活。这些改变不仅是由于课程标准的转变,更是为了体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大家的要求。姜老师从语文专业角度着重向大家介绍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两大核心素养。她提醒大家语文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课文、抄抄词语句子、老师教的方法与公式的套套,而是要我们扩大读的视野,有海量的阅读,并且在读背抄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理性思考与认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转变观念 注重思维</h3> 要求在变,考试在变,那么我们学习语文的策略自然也要发生转变。现在的语文究竟应该怎么学?姜老师指导大家要读好课外读物,厚积薄发,同时做好多元积累,学以致用。这些要落实到三个习惯,首先是读的习惯,要养成泛读的习惯,这样才会产生阅读兴趣追求;继而要养成精读的习惯,进一步咀嚼书中精华;最后养成背诵的习惯,丰富的背诵才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第二还要养成写的习惯。如利用好语文积累本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还要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每周不少于1000字);与此同时还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和强化薄弱点的训练的习惯。当然还要养成说的习惯,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礼,言之有序,言之有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播种今天 收获明天</h3> 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到哪里,语文就到哪里。姜老师最后鼓励孩子们要热爱生活,要用一双聪慧的眼睛,一颗好奇的心去看世界的美妙与神奇,然后用学习的语文知识去展现那自然界的草长莺飞、宇宙间的斗转星移。整场讲座充满了文学色彩和人文关怀,让孩子们对语文有的新的体会和认识,唯愿语文,让每个孩子活得踏实、活得温暖、活得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