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 调研督导篇</font></b> </h1><p><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阻碍开学的脚步。在给教育战线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催生教学方式发生变化,从以往的班级面对面授课到现在网络线上教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为深入了解学校疫情期间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典型案例分享交流;汇总问题,商讨解决。为今后线上教学的实效提供指导经验,为逐步复学做好准备。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4月16号—20号,对县域内部分中小学开展教学工作调研。</span></h1><p><br></p> <h1> 课程设置丰富多彩。通过家校联动,师生联动,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保证每个学生在线上教学不掉队,关注困难家庭的学生状况,给予最大程度帮助。在确保学科进度的同时,结合疫情防控、不同时令时节,开设线上美术课组织学生设计手抄报绘画等。调动家长的参与,体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羽毛球、跳绳、瑜伽、踢毽子等。让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劳逸结合,有益身心健康发展。</h1><p><br></p> <h1> 教书育人,彰显本真。教师通过直播课,微信答疑、微课等多种方法措施突破教学重难点,力促学生每天学有所获。每两周召开一次视频家长会议,关注学生学成绩的同时,更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用教师的宽严相济引领学生的长远发展。</h1><p><br></p> <h1> 线上教研有序开展。调研学校开展同课异构、网络直播课、培训讲座等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直播课堂、视频会议相聚云端共研互学,及时交流教学中的不足与困惑,教师们汇聚智慧的源泉,促进网络教学的有序开展。</h1><p><br></p> <h1> 线上教学在摸索中前进,有收获,有困惑。线上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持平,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的现象明显,教师对学生的监管约束力不明显。</h1><p><br></p> <h1> 教研活动偏离教学。由于教师年龄及知识结构不同的情况,在通过钉钉平台进行授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所以调研学校的教研活动内容大多针对解决网络直播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技术层面的培训活动。也有针对教学内容开展的不同形式的线上教学活动,但实效性不强,从而削减了对教学的深入研究。</h1><h1> 教师教学理念落后。虽然教师都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将二者深度融合,其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式为主,缺少师生互动,未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理念落后。</h1><h1> 家校联动保障削弱。鉴于疫情的好转,许多家长外出务工,学生的自律性得不到很好保障,部分学生出现上课迟到、旷课的现象。对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h1><p><br></p> <h1>(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规范管理</h1><h1> 线上教学活动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师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懈怠现象。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领导,在直播教学、网课巡查、主题教研、校本培训、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方面,制定可操作性更强的管理办法,规范各项线上教学活动,做好检查指导与反馈,保障线上教学持续良好的开展。</h1><h1>(二)多种渠道了解真实学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h1><h1> 线上教学较线下教学在了解学情方面有着很大的劣势,而不基于学情的教学必然会大大折扣。因此,各校要针对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了解真实的学情,例如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直接给学生或学生家长联系、开展主题班会等。</h1><h1>(三)要注重线上课堂教学的巡查与反思</h1><h1> 各校应进一步细化巡课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坚持每课必查,做到有巡查就有反馈,反馈要细致不要流于形式。领导层每周要针对巡课、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门的会议,以解决问题为主要议题,及时调整工作。</h1><h1>(四)引导督促教师不断优化课堂</h1><h1>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将学生上课出勤率的问题都归结于家长的督促不够和学生的自律不足,对教师课堂吸引力的问题反思并不到位。线上教学,老师又有了主播的身份,所以要根据新的形势以及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优化课堂,达到教学目的。另外,要遵从网络授课规律,尽量让直播课短小精悍,内容少一些,难度低一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时适度利用留言、连麦(视频)、传作业图片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沟通反馈及时了解真实学情,调整教学。</h1><h1>(五)质量监测后要及时进行数据分析</h1><h1> 对于应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质量监测的,应及时从平台调取统计数据和基础数据,学科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原因,查找不足与漏洞,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和补漏纠错训练。</h1><h1>(六)线上与线下方式相结合</h1><h1> 在线下复课后,应注意线上与线下的紧密结合,将线上活动作为线下活动的有益补充,可利用线上开展教学研讨、学科辅导、家访等活动。无住宿生的学校可利用晚上时间对学生进行学科辅导(全班辅导、培优辅导、重点生辅导等)。</h1><h1>(七)抓中间,促两头,提高整体教学质量</h1><h1> 以中等生提高为切入点,加大中等生的辅导力度。分析每一名中等生未优化的原因,因材施教、精准辅导,补齐短板。由中等生的提高促进优等生进一步优化,带动学困生(后进生)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h1><h1>(八)注意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h1><h1> 对于线上教学中积累的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如直播录像、微课、教学设计、课件、作业典型错例、反思等,注意及时收集、分类整理、保存归档,作为今后重要的教学资源。</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二 研训篇</font></b></h1><p><font color="#ed2308"></font><b></b><font color="#ff8a00"></font><br></p> <h1> 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紧紧围绕“落实责任,改进作风,做好服务,创新工作”的思想,开展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研训活动 。</h1> <h1> 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作为一名研训员学习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全部的教学。在学习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努力为专业引领打好“底色”,力争使自己逐渐走出狭小,避免平庸。</h1> <h1> 潜心研修,服务基层。扎实推进开展“网络直播课”活动,集中进行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本学期,研训部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业务学习,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h1> <h1> 真情投入,共同成长。回首过去,脚步匆,展望末来、踌躇满怀。今后的工作还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去探索,研训员会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创新的工作思路、塌实的教研作风去迎接全新的挑战。在今后的教研路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悉心指导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我县教育教学水平。</h1><h1><br></h1> <h1> 研训部全体成员一定会凝心聚力,以敬业、专业、创业的精神,以领先、领跑、领航的追求,在县教育局和中心领导的带领下一路奋进,开创安新教育更加美好的未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