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

珎兮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 | 珎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 | 珎兮 网络</p><p><br></p> <p><br></p><p> 我向来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有点“油瓶倒了都不扶”的懒。但是对于我爱的书们,却又令当别论,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把它们整理的整整齐齐。</p><p><br></p><p> 我是那种从小就喜欢读书的人,这可能遗传于我爷爷和我父亲。从记事起,爷爷在我的记忆里就是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坐在窗前那把老式椅子里翻阅。花白的胡须随着翻动的书页,一颤一颤的,他的眼睛绝不向四下里瞧一眼,那专注劲儿,至今记忆犹新。我父亲更是嗜书如命,家里床头、桌椅、犄角旮旯,任哪里都是一摞一摞的书本。</p><p><br></p> <p><br></p><p> 记忆最深的是母亲和父亲生气时,就在屋子一角把父亲的书撕了烧掉的情形。那时刚刚记事,只模糊记得被烧掉的都是一些线装书,暗黄色的纸张,密密麻麻的字迹,在母亲手中翕动着红色的火焰,母亲看着那舞动的火苗,眼里流着泪水。</p><p><br></p><p> 现在想想,也许那时母亲生气于父亲不干活,只知道读书,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他不理会,都落在母亲一人肩上,所以母亲才会那么生气,以至于才会狠下心来烧掉父亲的那些宝贝书。否则,以母亲的软弱和善良,以及她对父亲的深爱,怎么会一次次做出如此举动呢?!主要还是由于那时候日子太过艰辛,不是一个“穷”字可以解释的。</p><p><br></p> <p><br></p><p> 爱书如命,这是我从父亲那里遗传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我对书的爱好也算是达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那时候走路、吃饭、课间,乃至睡觉,都是搂着一本本的书狂啃,以致十三四岁时眼睛就高度近视了。为此没少挨了母亲的吵,说我活活被“闲书”给耽误了。(也是,因为爱看书,我语文成绩总是全校数一数二的,其它学科却就一言难尽了。)</p><p><br></p><p> 上班和成家后,爱书的秉性依然难改,不舍得吃好穿好,每天算计着过日子,但是见了喜欢的书籍,仍然会毫不犹豫的搬回家。特别是新华书店的朋友一通知我:书店在某日处理书籍了!我就立马来了精神,风雨无阻的赶去淘买。通常是去时一个人的单车,回家时已是车篮、车后架上都捆绑的满满的、高高的各类书籍了。</p><p><br></p> <p><br></p><p> 我爱读书也算是出了名,前些天步老师搬迁新居整理东西时,硬是给我留了一捆书。他老人家已是七十岁高龄的人了,亦是爱书爱写诗文,那么大年龄了,却还想着我这后生晚辈,着实让人感动!</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的爱书,熏陶的斯语也是读书不辍。她小小年纪时就每天和我一起,一人手捧一本书坐在沙发上或者床上,津津有味的读。当然那时候她读小人书,我读大人书!期间她看不懂的,就让我给她讲,或者给她读。所以,到现在,她爹还经常说:那时候看着你们俩坐着读书的样子,真是最美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斯语的爱读书,让她中学时就开始写作网络故事,并且还有粉丝追着。她的作文也都是被老师当成范文在全校讲读。高中时她已经开始创作舞台剧了,在大学报到前,就和某平台签约,写作长篇小说了。书籍,让斯语的心胸和眼界开阔而豁达。</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我们家后来因为房子变迁,不得已在一次次的搬家过程中,丢弃了太多的家具和用具,唯独二十多年来存储的书籍,总是小心翼翼的保管着。但即使是已经很小心在意了,却还是有一部分书不知留在或者流向了何处,那些记忆里的温暖,随着那些书籍的流逝,与自己的生命再也没有了交集的机会!</p><p><br></p><p> 同时,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再想如从前那样静下心去阅读它们,也成了奢侈的愿望。它们也就只好静静地被锁在书橱和搁置在书架上,蒙着灰尘,默然伫立。我偶尔清扫它们时,也只是在嘴里或者心里念叨一句:有时间了再好好读读这本书。然而,这个有时间,在那一次次的搬动中,终是没有找到。</p><p><br></p> <p><br></p><p> 去年斯语去外地读了大学,我的日子也可以放松一下了,终于,我又把那些书翻出来再次阅读,再次用书籍充实和喂养我荒芜的心灵。同时,我也拿起笔来,再次重复26年前的写作训练。虽然一切都是从新开始,但是这种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喜悦和快乐,却让我每天都兴高采烈的。</p><p><br></p><p> 通过写作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和老师,他们总是热心地给我推荐适合我阅读的书籍,并引导我怎样去开启阅读经典,怎样从书中领悟到不一样的生活和人生状态,让我的思维和大脑,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一个质的提升。</p><p><br></p> <p><br></p><p> 沉进一本书里,用心去阅读一本书,真的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就如我阅读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开始就被它装帧精致的封面所吸引,及至读起来,就会发现它的内容与它的封面是那样的协调一致,从书里让我体验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清新的花季般的美好!并且通过阅读它,让我感受到一种我从来不曾拥有的一种生活和人生的态度,这让我去思考:体验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将会对我们的心灵带来多么快乐和宁静的感受和认知啊!</p><p><br></p><p> 而且彼得·梅尔语言风趣幽默,总是把最苦涩的事情和遭遇,用最冷静、幽默的语言倾诉出来,让人在莞尔的同时,也会沉思。《普罗旺斯的一年》里的就有好多情节,被彼得·梅尔娓娓道来,是那么的富有生活气息,仿若就在眼前展开一样,时时会让人忍不住微笑或者大笑。</p><p><br></p> <p><br></p><p> 这种缓缓的生活节奏,也被作者用缓缓的语速和词句缓缓的讲述出来,当你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它的时候,你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还能从阅读里知道,全世界的人,不论是哪个人种,原来都有那么多一样的林林总总的小毛病,小自私,小狡诈,小聪明,大家的思维逻辑方式都有很多共同之处!</p><p><br></p><p> 所以一部好的作品,总能在苦涩之上,架构出更多庞大的人生构建,让读者能够融入其中,身临其境般感受,并且还始终会有一种向上的力量牵引读者!</p><p><br></p> <p><br></p><p> 我还记得前些天我从书橱里翻出一本1992年出版的《纪伯伦抒情诗100首》 ,当时我发了朋友圈,被我的一个老师看到,他为此还写了一篇文章,来记述对这样一本装帧的钉子都生锈的书的感慨。在这本书里,我读到这样的诗句:</p><p><br></p><p> 我看到老人坐在杨柳树下,</p><p> 头顶着绿叶浓荫,孩子们坐在四</p><p> 周,听老人讲述往事轶闻!</p><p><br></p><p> 这诗句一下子把我拉到我童年时的画面:在那些幼年岁月的闲散时光里,下午或者夜晚,晒太阳或者纳凉时,我们一群孩子围绕在那些老人周围,手里编着草辫,耳朵一字不落的听老人们讲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有传说,有神话,更多的是他们自己的往事和故事。记忆里,那些故事温馨而恬静,使人心里萌生着善良和勤劳的种子!</p><p><br></p> <p><br></p><p> 其实在生活中,在过往岁月中,总有一些美好陪伴着我们,也许这些美好被我们遗忘了,或者封存在某个时间的角落了,但是,我们往往通过阅读一些书籍,瞬间就把我们拉回到那些有意义的时光里。就如这本1992年不到3块钱买来的《纪伯伦抒情诗100首》,你也许说不出具体是哪个词语或者段落触动自己,引起感慨或感动,但你就是感觉,一切都很美好,一切都很温暖!</p><p><br></p> <p><br></p><p> 今天,我又整理了一下我最近在读的、床头前有些凌乱的书籍,整理这些书时,忽然想起从前母亲经常对邻居说的一句话:俺家里值钱的东西没有,但就是书多,装一马车是装不清的。母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是兴奋的,神情是骄傲的!</p><p><br></p><p> 我整理这些书的过程中,心情也是愉悦而欢欣的,我让那些躺倒的书籍,一本挨着一本的如士兵般,整整齐齐的站立在桌面上,以备我随时随手可以拿起来翻阅,让我在书籍的海洋里体验各种不同的心理感受,让我看到和认知到一个个不同的世界,让我的眼界开阔,心界开阔,让我去用心感受、感知和感动!</p><p><br></p><p> 放平心态,敞开心扉,畅游书海,生活原来也可以有所不同。阅读,真的让你对世界会有不一样的理解!</p><p><br></p><p> 在此,我衷心感谢我的老师们对我的孜孜不倦的教诲!</p><p><br></p><p><br></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Zhen_2020.4.23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