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12年4月12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就读的学生维德勒和母亲正坐在泰坦尼克号上,海难发生时,他和母亲准备登上小船逃生。突然他想起了什么,对母亲说:“我忘记带《弗朗西斯•培根散文集》了,我不能让这本我喜爱的书沉入海底。”他重新返回泰坦尼克号去抢救那本书,结果错失最佳逃生机会,他和那本书一起沉入海底。</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纪念爱书如命的儿子,维德勒的母亲为哈佛大学捐献了一座图书馆,并以儿子的名字命名。维德勒图书馆旁耸立两座石碑,其中的一块碑文是:“维德勒,哈佛大学学生,生于1885年6月3日,1912年4月12日与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大海。”另一块碑文是:“这座图书馆由维德勒的母亲捐献于1915年6月24日,馆内最有名的书是《弗朗西斯•培根散文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一当一个人用生命去抢救一本书时, 这本书的魅力可想而知,值得自豪的是,培根的这本散文集,老夫我在20多年前就拜读过。书中精辟的论述,深刻的哲理,至今仍记忆犹新,似昨刚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早上四点半,哈佛大学的100多座图书馆就会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现在睡觉,会做美梦。而现在读书,会使美梦变为现实。”一一这是哈佛大学一座图书馆的馆训。哈佛大学的学子个个嗜书如命,他们正是通过读书,把美梦变为现实,该校已诞生了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冒出了一匹黑马,她就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郝桥乡农民白茹云。2011年她患上了淋巴癌,在北京治疗期间,为驱寂寞,她买了一本《诗词鉴赏》,从此和诗词结缘。杜甫的诗句“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使她产生了强烈共鸣,她感到“仿佛诗人在和我对话,”从中汲取了精神营养。因为常做化疗,身体受到伤害,听力下降,视力模糊,声带发音也不好,她遭受到太多的不幸。“虽然生活很清苦,但我可以在诗词里面品尝到喜怒哀乐。”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满腹才华的大诗人,他们的人生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些都会成为过眼烟云。”至今她已有一万多首诗词的储备,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举成名后,央视一台《面对面》栏目的主持人董倩采访了她。白茹云坦言,自己以前是非常小气心胸窄小之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寸土不让和别人一争到底,自从学了诗词之后,变得非常豁达大度,无论别人怎样评论我,我都一笑置之,不予理睬。一一老夫我在此插话了:读书改变人生,诗词改变心态,文学可以健全完善一个人的人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举了上面两个例子,是想说明:人生在世,你总得热爱点什么,你的爱好多了,你的生活就有意思,有情趣,有品位,有层次。拥有艺术的人生是五彩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如果仅仅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打交道,那就太单调,太枯燥,太乏味,太没意思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因斯坦曾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艺术,情愿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金钱,甚至付出生命去学习,去钻研,去攻克,去搏取。曾读一文《一万小时成功定律》,意即你在事业上,学术上,艺术上,专业上,要取得成功,大约要付出一万小时的代价。我大致计算了一下,一万小时,每天耗时1小时,得27.5年;每天耗时2小时,得13.75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粗略地估算,我在音乐和文学上每项耗费的时间都超过了一万小时。当每晚7时播送《新闻联播》时,我不是在把玩乐器,就是在翻阅资料;当万籁俱寂夜深人静时,我不是在埋头写作,就是在查核词典;打扰的老伴不能安眠,骂我是神经病。照养生专家的告诫,超过晚11时入睡是不要脸,超过晚12时入睡,是不要命。对号入座,我就是既不要脸又不要命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7年,社会上曾流行一首小诗一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吃和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猪的生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难道加上玩和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是人的生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认为,玩和乐不是生活的全部,但人的生活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离不开玩和乐。你可以玩文学,玩诗词,玩音乐,玩乐器,玩舞蹈,玩戏剧,玩摄影,玩书法,玩扑克,玩麻将……当然,这里有个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差别,品位高低的差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一万步讲,上面这些你都不会玩,你还可以邀三五个老友,一壶老酒,几盘小菜,畅谈国家大事,放眼全球风云,回眸历史人物,点评成败得失。玩“十以内加法”。因为无论划拳还是丢猴,都在十以内兜圈子、比输赢,所以我把喝酒行令戏称为“十以内加法”。还可以玩玩数七,成语接龙等,可防老年痴呆。如果这些你都不会玩,只会吃和睡的话,那么恕老夫说句恶毒的令人讨嫌的毒言:你快要成为猪的生活了!</span></p> <p style="text-align: right;">一一2017.3成文</p><p style="text-align: right;">一一2020.4发表</p><p style="text-align: right;">一一摘自拙著《蛙眼观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