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惊风飘百日,光景西驰流。在这特殊的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已经八周了,我们教师的教学主阵地从课堂变成网络,我们自己也从“教书匠”变成“网络主播”,我们小心翼翼的探索,我们焦头烂额的思考,如何线上授课和班级管理。面对学生学习自觉性、学生心里变化、教学有效性等一个又一个的挑战,真的有些举步维艰!</p><p><br></p><p><br></p> <p> 因为我们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我们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吗?我们踯躅前行,我们在等待,我们在寻找为我们答疑解惑的指路明灯。</p> <p>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举办的国家级中小学名师线上教学示范课公益讲座活动给我们雪中送炭,在这次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身感受,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灵感:网上教学方式得到了不断的更新,视野得到极大的开拓,内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p> <p> 广东北江实验学校的叶丽仪老师主讲了八年级(下)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尤其那流利标准的口语,创设出浓厚的英语教学氛围。无论是何种教学方式,教师的个人素质都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p> <p> 叶老师这节听说课,从听的输入到说的输出,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又通过分数的调动,让学生体验到听的快乐与成功。最为欣赏的一处亮点,就是连词的讲解,不是简单的灌入教学,是通过两位老师的故事对比,让学生自主感知到连词的重要作用。</p> <p> 本节课是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课,不但教学目标明确,课堂节奏紧凑,体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升自主化学习能力,而且注重梯度和层次,遵重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学习风格。课堂效果明显,学生反馈积极。</p> <p> 网络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叶老师采用小组教学和任务性教学模式,不断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叶老师准确的把握了英语学习活动观,以设计《愚公移山》有声电子课本为线索,让学生排序、回答问题、填词,给电子书配音,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层层渐进,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p> <p>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于海艳老师的评课总结科学严谨,细致入微,从以下四方面高屋建瓴的给予我们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融合、听说课的目标定位、语言学习与思维培养相结合以及根据学情创造性的文本再构,使输入内容达到1+1。</p> <p> 于老师讲解的听力教学策略为我指点迷津,让我对听力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路豁然开朗。听力教学对于我们县城学校来说,由于学情的限制,实际操作起来很难。于老师用创新的思维,将听与写,听与纠错,听与填空,听与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结合,多元化呈现听说课,对于我们的实际教学有切实有效的指导意义。</p> <p>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于老师将这一个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给予了我们深入浅出的指导,如何从课本出发进行感知理解、实践实用,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p> <p> 专家们的启迪和引领激发了我的上进心,开始深入思考,如何能提高自身素质,跟随名家的脚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找寻生命的意义。</p> <p> 结合于老师讲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融合路径,实现教学精准化。我利用订订平台的表格功能、家校本功能,有效地提高网络教学学生的参与度,让网络另一端的同学们专注地学习,对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做出反馈。</p> <p> 利用视频会议功能进行网上测试,家校本上传答案;利用英语作文群的英文写作功能,系统自动批改学生上交的作文,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p> <p> 注重课本的整合,以课本为纲,结合学生的原有基础知识,设置填空、问题等多种形式,有的放矢实现知识建构,达到知识的迁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言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p> <p> 总之,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感谢这次教育活动让我教书育人的使命更加明确,为了每一名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凝练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笔者: 绥化市青岗县第四中学校贲书香 , 中学高级英语教师</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此,特别鸣谢 李晓艳老师的指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