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四月十九日,正值“谷雨”节令,意即“雨生百谷”。相传,发明“结绳记事”的仓颉,从猎人“循迹而捕”中受到启发,创设了文字。上天感之落雨,雨从天降,坠地为谷。后人遂将此日唤做“谷雨”。 </p> <p> 农谚云:“谷雨时节逢雨,胜似秀才中举”。可见“春雨贵如油,嗷嗷待谷口;有雨笑颜著,无油使人愁”。谷物经由春雨的浸润,展露勃勃生机,农人心头的希望也随之绿意盎然了。</p> <p> “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此后当“寒潮渐远,雨水绵绵;时至暮春,相由心生”了。“人间四月天,树碧花欲燃;水透气新爽,郊野自神仙”。民间有“走谷雨”一说,与四月春暖花开、宜于出行有关。此时,风和气朗,万物吐华,置身于自然之中,达成天地人之融通和谐,应是其善也多多。</p> <p> 恰巧的是,年后今朝,初次随“飘扬”户外,前往溧阳与广德之间,弄个“松岭古道”走走,权当一回野外小拉。行前查看未来天气,连着预报溧阳、广德当日都有雨。想想雨中走古道,体验别样的感觉,也不失为好。</p> <p> 早起出发,果然有雨。不大,但淅淅沥沥。约两个小时后的十点不到,抵达溧阳戴埠镇松岭村边,小雨渐止。许是下雨的缘故,出行者少,场上只有我们一行五六辆车停着。不用担忧人声嘈杂车马喧,可以独享山村的宁静和山野的空莽,心情由是愈加地松弛且愉悦起来。</p> <p> 山村场地一派湿漉漉地光亮可鉴,脱下黄金甲的油菜田重新回到了青绿的模样,茎秆上簇拥着颗粒饱满的籽荚,雨后更显得精神抖擞。满目憧憬着五月阳光的到来,一心期待着那弯镰刀收割的淋漓快感。</p> <p> “看!蜿蜒在远方山脊上的粗曲线段,就是松岭古道”,高导指示着前方说道。“松岭古道”古来有之,是一条连接安徽广德与江苏溧阳的古驿道。相传燕王朱棣领兵攻占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得先帝秘授,正是经由此道南下避难。后古道历经山洪与战乱,几经荒废。民国十八年,广德名流钱士青老先生大义捐资,重修了这条皖苏通道,极大方便山民的出行和物流,可谓功德无量,彪炳千秋。</p> <p> 一行人驻车整装,向着古道的方向进发。抢在领队前行的不是翩翩少年和户外老驴,而是一只唤做“牧牧”的色斑边牧, MeiZi美女随行带来的“老二”。但见它穿着背水的红行囊,一副可以忍辱负重的样子,甚是可爱。狗在郊野,并未撒欢着一路狂跑,而是走走停停,为的是等候主人的队伍跟进。狗有如此素养,真是喜煞个人呐!</p> <p> 由村庄通往山里的小路,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竹林间。山村新雨后,绿荫碧透,阵阵夹带着些许凉意、些许湿润的空气,清新得不要不要的了。此刻的人们就像饥饿的孩童遇见了久违的大餐,吃相全无地张翕着肺叶拼命地享用,恨不能将吃不尽的新鲜悉数打包带走。真的个是:“山中此乃寻常物,城里遥想百年前”。</p> <p> 穿行在山村小径的四月里,那种“谷雨逢雨”的惬意,随山路蜿蜒在竹林深处。“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张耒《食笋》)。最是那两旁坡上陡生无数的新竹芽,向着春天露出满心地新奇和欢喜。此刻,对于“雨后春笋“的理解,应是有更多地感性和彻悟了。</p> <p> 也许是舍远求近,也许是别无选择,总之要翻过眼前的小山。山虽不大,却满是藤蔓和竹林;山势颇陡,且无现成的山路可行。于是,朝着古道的方位,向着漫山遍野的灌木丛和横躺竖卧的竹枝干拔高而上。人们对于如此艰难复杂的路况显然是未所料及的,多数身影稀疏地淹没在灌木林中,眼里写满了无助和无奈,何况生为犬类的“牧牧”?</p> <p> 出没在半山丛中的“牧牧”,早没有了上山伊始的兴奋和激越,因为脚下前方总是有倒伏的乱竹枝干横斜着,羁绊着,很难随心地穿腾跳跃,纵使主人在身前身后鼓励加油,或是有美食引诱,也畏首畏尾地徘徊在山腰,一脸的困惑不解和无动于衷。但忠于主人、追随主人的本性,使它坚定了迎难而上信念:有路要上,没有路、踩出路也要上。放下了侥幸,不再想求助,一路狗喘,一路趑趄,主人在前狗在后,终于艰辛地爬上了山顶。当然,迎接它的是熏牛肉、炸鸡腿、矿泉水,还有人们的啧啧称赞。</p> <p> 下山便是“松岭古道”,回环弯曲,杂石铺陈,逶迤在林树之间,伸展于峰峦半处,很有岁月幽远和历史沧桑的味道。行走在前人铺设的古石道上,那种轻松和自在是历经艰难跋涉而后的回甘,愉悦在腿足间,舒朗于心坎里。愈加感念广德钱老先生的宽仁厚德,令古道重见天日,焕发出历史的沉香和岁月的光泽。</p> <p> 顺着路旁戗牌的路标前行,已是来到了安徽广德境内。一样地山道弯弯、山石嵯峨,一样地竹树葳蕤、峰谷森然,共处着两地相邻的友善与和谐,这当是自然的本意。自然万物尚且如此,况为万物之灵之人乎?</p> <p> 在途中竹林歇息补充食物时,飘扬私语我:登西北峰顶平台上下半小时足矣,能遇见不错的风景,到时队伍先下,你随后赶上就行,保持报话机联系。受其暗示和鼓舞,我随即沿山径风一般地席卷而上,约模刻把钟不到就冲上山顶。 登上峰巅开阔地,方知就是云石台。近顶处时见奇岩怪石阻于眼前,或如战马昂首嘶鸣,或如熊罴慵懒倚息,或如鹰鸷四下巡望......“天马行空”的标牌上居然将似马非马的天然叠石与《西游记》中的弼马温相勾联,姑妄言之罢了。</p> <p> 顶上视野畅达,树木葱茏,竹影摇曳,风来婆娑,登高远望,遗世孑立。奈何雨后雾气蔼蔼,山下远方的静美不能悉收眼底。然近前的几株野杜鹃在这青山林绿的高处却绽放得有型有款,有姿有色。诚如白居易所叹:花中此物是西施,细看不是人间有。我则感慨:人间四月芳菲尽,青山深处有杜鹃;长恨春归无觅处,半山青青半山艳。乐天先生以西施媲美杜鹃花可以,然以嫫母来比芙蓉与芍药,似有不妥。春花烂漫,各有所爱,诗人大可不必厚此薄彼吧!</p> <p> 古道全长只有六公里,安闲地走下来有些不过瘾,好在攀了两座山头,也算是打了牙祭。因为下了雨,山谷两旁干涸欲裂的溪沟湿润了许多,流水淙淙,高低跌落,清澈明亮,好似飘动的玉带,时而漫过路面,时而形成流瀑,给四月的山野增色不少。忍不住掬一捧洗面,神清目朗;浅浅地啜上两口,清冽甘甜。</p> <p> 山坡上的竹笋似乎层出不穷,时有城里人前往采摘,也未曾遭到喝止。正好遇一山民,问其竹笋能否长成新竹?谓之或能或不能。不能的新笋则挖出自食或卖到城里,是绝对的时鲜山味。卖不完的则就地加工晾晒成笋干,到时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来,正所谓靠山吃山是也。</p> <p> 下山进入村庄,庄院里码放齐整的柴段小山一样,充满了烟火气息的生动与安祥。山村的道路和房舍非常地干净,有点像搞创建的模样。时见有汽车泊在门前庭院,彰显着现实生活的富庶。如此林立成排的高楼阔院,如此整洁一新的山野乡村,让我们看到了“庄台建设”成就,以及打造“新农村”的静美。</p> <p> 出西山村便是一条蜿蜒伸展的“溧阳 1号公路”,公路中间的红黄蓝色带宛若并取意为天上的彩虹,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最美彩虹路。一号公路将沿途365公里的山岭湖泊、森林湿地、农田村舍,融合为“田园牧歌”式的宜人生态链,已然成为溧阳一张炫目靓丽的驾游风景名片。</p> <p> 就连路旁的“松岭驿站”,也建设得如诗如歌如画。宽敞通透的驿亭,可供游人在此歇息用餐;粉墙红瓦、流线飞檐、小径栈道、扶栏回廊,无不逸出田园风光的雅致。驿站内有一方荷塘,以石块嵌入清流之上渡人来往。春风轻拂,水波汤漾,远山含黛,绿意近来,让人流连其中,乐不知返。</p> <p> 回程折入“平桥石坝”,也是一处巍峨的壮观。这座石拱水坝架设在两山之间,高24米,宽122米,落成于1979年,全部用块石浆砌而成,据说是“国内最大的非钢筋混凝土水库大坝和亚洲最大的浆砌石拱坝”。四十多年来,面对汹涌来犯的滚滚洪水,从来也不曾畏惧、妥协和退缩过,总是挺起坚韧的脊梁和厚实的胸膛,将洪涛恶浪驯化为40m×20m的柔情水帘,直挂坝上,蔚为壮观。</p> <p> 自下而上观之,漫过溢流空的水幕跌落坝底,形成流水飞瀑的惊艳;由上而下观之,几乎九十度的垂直陡立,心中油然而生“高处不胜寒”的惊叹;行走在坝顶的廊道上,一如置身于云端半空,想不谨小慎微都难。</p> <p> 原本一个拦水泄洪的水利工程,愣是建设成了“石坝飞瀑”的生态景观,真得感谢建设者们匠心独运和巧思天成。坝下开门见瀑布,“高空跌落玉珠溅,撞入眼帘犹觉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坝上独步似神仙,“一桥横跨两山间,青峰清流相与挽,高歌一曲向天唱,携得风云把家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