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读 乐分享 促提升”,许珊名师工作室线上读书分享(第二场)

闲云

2020年4月24日下午15:00-16:30,许珊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线上开展了第二场读书分享活动,陈紫帆导师参与了活动并作指导。陈导师以两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读书?”、“什么是一本好书?”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对工作室成员进行阅读方向的指引。<br> 本次读书分享由谌双老师主持。共有四位老师分别从绘本、画论、漫画和美学等角度参与分享,她们是莫瑞玉、刘凯丽、李仲明和谢淑妮老师。分享结束后各成员热烈互动,纷纷用语音和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想。最后,许珊老师对两场的读书分享谈了感想,并提出把读书活动继续延伸和深入,让读书真正成为生活一部分。分享结束了,但阅读会永远在路上!(刘凯丽简报) 陈紫帆导师分享指导: 一是为什么读书?当下,信息便捷,打开微信、网页、视频、抖音等,都可以收到各种知识、信息推送,学习似乎变得很容易,久而久之反而发现有“知识恐慌”的感觉,引擎太多,反而复杂了,视觉性内容在大脑停留太短暂了。而捧着书阅读可使人安静,可独立思考,读书成为学习良方,且让你知道怎样去学习。所以,今天的“读书”有多么重要。<br> 二是什么是好书?《优势谈判》一书这样讲的,每当我关上书的那一刻,能明显的发现自己变得聪明了。这就是好书的标准。当然,有太过于功利之歉,但肯定会让你变得聪明的需求,不是吗?那么好书的标准还有哪些?沉浸其中而感动,震撼心灵,读后有所思考、又能跳出来有所思想.....,显然这些更能体现读书的真谛,期待大家能读到好书!谢谢。——陈紫帆 莫瑞玉老师的分享: 今天很荣幸能够和大家在工作室读书分享会上聊一些我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感受,在聆听了其它成员的读书分享后也收获匪浅。<br> 今天的分享会的过程有些“曲折”,但丝毫不影响它的质量啊!参与分享的几位老师同样有着“年轻妈妈”的身份,但是她们对专业的热情都是非常高涨的,从分享的心得体会里知道她们人生态度很端正。我觉得在陪孩子和画画之间平衡,是我最大的难题。我的时间规划必须跟娃的作息协同,夜深人静娃睡了是画画的最好时段,但是克制自己不熬夜有点儿难……时间永远是不够的,最有用的就是提高效率,在这里,非常佩服刘凯丽老师,专业和带娃两不误! <br> 非常感谢许珊名师工作室的读书分享会,感谢许珊老师,感谢主持的董颖、谌双老师,还有其他成员老师们的分享,希望和爱画的你们、爱书的你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莫瑞玉 刘凯丽老师的分享: 《中国画要论》是张正恒先生潜心研究中国山水画四十余载的重要理论成果。通过阅读,我有三方面的收获:一是从通俗易懂的字里行间认识了中国画理论的精髓和要领,为我今后开展国画欣赏教学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独到的艺术见解,大胆剖析中国历代大师作品的优缺点,使我在选择临摹范本时做到有据可依。三是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对山水画进行大胆创新,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值得我学习和效仿的地方。——刘凯丽 李仲明老师的分享: 小林老师的《等一朵花开》想告诉我们,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其实,“眼前的苟且”也能活出诗意。有趣就是诗意,眼界就是远方。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不急于见到结果,我们需要用耐心或者漫长的积累去完成一件事。你的会心一笑,便是这世间最灿烂的花开。平实而深邃的言语,加上寥寥几笔创造一个人或者一个景,是一直坚持不懈热情和单纯的创作。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失败中度过的,而最后,在失败的废墟上,终会开出成功的花来。——李仲明 谢淑妮老师的分享: 《谈美》是一本老书了,可是越是久远流传的书才越说明其价值。也是我认真读完第一本关于美学的书,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美作为生命中玄之又玄的体验,它是鲜花上露珠,蛋糕上的樱桃,有则受之,无则顺之,不必苛。但是朱光潜先生改变了我的想法,言简意赅,循序渐进的和我们讨论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和美的特点等,而且善于用比喻,带着我去理解美,感受美并创造美,给人启发,提升人生幸福感的阅读经验。——谢淑妮 许珊老师小结: 这两场线上的读书分享,工作室老师们非常用心,克服了许多困难,效果也很好,我觉得很有收获,一是通过老师们的分享获得很多知识;二是对我们工作室成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后阶段我们还要让这种读书分享继续深入,做得更精细些,我们有更高的要求,才会不断地进步,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分享成为常态,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谢谢老师们在这两场分享会的精彩表现和辛苦付出。——许珊 本场主持人:谌双 编辑:许 珊 谢淑妮<br>简报:刘凯丽<br><div>供图:李仲明 <br></div>审稿:陈紫帆 袁 杰

分享

读书

老师

许珊

工作室

刘凯丽

好书

陈紫帆

李仲明

谢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