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扶贫归来

西岳云海

<p>4月13日去扶贫,得知严宇慷奶奶住院了,一直想去看看她老人家。算起来我做严宇慷的扶贫老师已经三年了,每年要去他家四、五次,每次去都能见到老人,说心里话,和老人有些感情了,希望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p><p>今天,学校开会要求老师下村入户签一个扶贫表格的字,正好我也想去,下班后,我买了些水果,骑了自行车就出发了。</p> <p>快到村子时,看见上次被老人翻过的地已经很平整,应该种好了早玉米,地头堆了些有机肥,等玉米出来施肥,现在用肥料的多,这片玉米真有福气,可以用上天然肥料,就像人能够吃上正宗农家菜一样。</p> <p>到了严宇慷家,看见奶奶恢复了健康,坐在门口,我很开心,寒暄了几句,进了家门,家里一如往常那样整洁,干净。我问了奶奶的身体,又得知严宇慷已经回到了家,叫他出来,嘱咐他好好学习,冲刺中考。给他和爷爷,奶奶说清楚他享受的扶贫政策,并让告诉他让爸爸回来后在表格上签字,明天早上把表格带回学校。交代清楚后,告别了爷爷,奶奶,我开始了乡村之旅。</p> <p>我今天才注意到,在去严宇慷家的路上,要过两处坟地。我原来最怕过坟地,必须要过的时候,总要走得飞快,不知从何时起,我竟然可以毫无畏惧地走过坟地旁边的路。大概是活得久了,看淡了生死,知道人死后必将长眠吧! 我发现,两个村子之间,必定会有坟地,活人住在村里,死人住在村外,先人在地下守护着后人,后人遥望着先人,繁衍生息。</p><p>这座坟上插了五个灯笼,有四个已经颜色全无,提醒我春节已经过去很久,但有一个灯笼却还很鲜艳,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材料不同吧! </p> <p>我的目光掠过麦田,看到另一处墓地,看不见坟堆,只看见高高低低的墓碑,仿佛另一个世界里,人们也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哪些家境好的墓碑高大阔气,家境一般的,只是有一块墓碑标明身份,更有一些,连墓碑也没有,应该是去世多年,早已没有了后人供奉,只留坟在哪儿孤独地躺着。有些后人,栽一棵柏树在坟头,一年四季陪伴着自己的先人。</p> <p>过了墓地,我碰到一个放羊的老汉,我没搭话,只见那羊特别自在,想吃就停在路边吃草,老人就等他,不想吃老人就跟着羊走,放羊的主动权控制在羊手里,羊用现在的自由换取被挤奶时的疼痛,不知道是否划算,羊说不出来,我也不想知道,几千年来,羊一直为主人供奶,主人负责给羊喂草,双方各取所需,和平相处。只是羊逃不逃被宰杀的命运,虽然羊被宰时,主人也会流泪,但是却改变不了什么。</p> <p>地里的菠菜长得特别肥美,墨绿墨绿的,一看就知道受到了主人的精心照顾,还没有开花,依旧可以做主人餐桌上的美食。我想这样的无公害菠菜一定很好吃,而且营养丰富,比超市货架上的菠菜好许多,农村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原汁原味,自己种菜自己吃,再艰难的生活都有滋有味。</p> <p>这位老人正在背柴火,我问她背柴烧炕吗,她回答是的,这几天温度低,早晚温差大,我睡前要用电褥子,老人肯定要烧炕。村里的年轻人也不愿意烧炕,嫌脏怕麻烦,老人烧了一辈子炕,还是喜欢烧炕,直到自己烧不动了,那时候就只能别人给什么是什么了。</p> <p>老人家门前有一棵皂角树,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发光,挺拔的身姿像个士兵一样守护着老人的家园。皂角树是长寿的象征,愿老人长寿,安康。</p> <p>老人家外面还种了几棵柿子树,刚上班时,我不认识柿子树,和朋友给它起了好几个名字,直到被另外一个朋友纠正,柿子树的形象就在我心里扎根了,从此不再认错。被我们认错的柿子树早已随着马路的拓宽不见了踪影,但我得到的知识会一直伴随我直到人生的终点。</p> <p>泡桐花已经开了多日,褪去了初开时高贵的紫色,颜色浅了很多,但香气还在,那种特有的清香仍能吸引蝴蝶和蜜蜂。</p> <p>路上行人不多,大部分是老人,在路上遛弯,虽然是晚餐时间,但老人们一点也不着急吃饭,老了后胃口不好,晚餐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遛遛弯倒是个好方法,三三两两一起,拉拉家常,预防老年痴呆。</p> <p>我没有原路返回,而是走了一条新路,走着走着才发现这条路走过几次,我一直很喜欢这片杨树林,今天返回的路上又看见了它,我停下来,放好车子,本想绕林子走一圈,又怕踩坏人家的小麦,只好放弃,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匆匆离去。</p> <p>这里的红叶李去年都开出漂亮的花,今年却被主人拦腰截断,才发出几条新枝,再过几年,就会根深叶茂了。如果人受到这么大的伤害,早就一命呜呼了。人如果失去了智慧,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所以善待每个物种是一个人终身的功课。</p> <p>这株柳树,远远看去,没有叶子,结满了柳絮,旁边的柳树叶子随风飘扬,我不知道原因,难道柳树也分雌雄?</p> <p>这是我们柳林的新高中,2019年秋季已启用,虽然还未整修完毕,但掩饰不住新校舍的美丽,气派。我们的高中,定会培养出很多人才,不辜负家乡的哺育。</p> <p>我回到学校,已经七点多了,太阳完全落山了,一天又结束了,乡下的生活早已不是日出而作,但仍然是日落而息,路上行人稀少,整个镇上都少了白天的喧嚣,夜色温柔地抚慰着每一寸土地。我不但完成成了看严宇慷奶奶的心愿,而且完成了一次扶贫任务,还顺便踏了一次春,多美的一天! 制作美篇记下来,以作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