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别样的精彩

雨滴

<h3>  线上教学给我们很多思索的空间,如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郎显贺、倪健林、沃晓芳三位老师尝试着去做,让我看到了学生点滴的进步,这就是成功之处🎈👏🏻,为她(他)的精彩分享👍</h3> <h3>  教学案例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br></h3> <h3></h3><h3></h3><h3></h3><h3> 我的线上“绘本教学”案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尼尔基第二小学 &nbsp;郎显贺 &nbsp;&nbsp;&nbsp;&nbsp; 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校响应国家政策进行了网络教学,新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让我和孩子们迷茫,我们在网络学习中找到了我们的快乐!&nbsp;绘本学习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学习之一了,下面我就针对绘本教学谈一谈: 一、&nbsp;猜一猜 出示绘本中的主人公,去观察他,去猜想他的性格,然后再让学生看绘本题目和封面猜一猜,这将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激发兴趣) 出示绘本中的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去猜,老师对比较特别的图片进行引导。例如《图书馆的小狮子》这一绘本,教师就要将小狮子怒吼的图片拿出来进行引导,设置悬念。小狮子为什么会怒吼呢?你们能猜一猜吗? 二、&nbsp;讲绘本故事 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兴趣和大胆的想象,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猜测的跟绘本不一样就是错误了。教师的导语很关键。例如: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如果你们是这个绘本的小作者,一定也很优秀。 这位作者所写的绘本有很多优点,他所描绘的故事特别形象生动, 还能教会我们很多道理呢! 我们去听听这个故事吧! 三、&nbsp;编故事 把绘本书中出现的插图发给生,故事内容不发,学生根据自己之前的想象和绘本故事中的内容进行结合,自己编出一个故事。引导学生运用上比喻,拟人,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学生写的能力。 四、演一演 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把涉及到自己喜欢的角色的描写发给组长。组长将所有角色的台词整理到一起。完整的绘本剧本就诞生了。 学生自己编的剧本,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每个孩子都是小编剧,都是艺术家,不能被绘本里的固定内容限制了孩子的想象。 学习《小猪变形记》绘本故事后,小组微信群里讨论剧本,每个孩子都是小编剧,剧本编好后,孩子们会视频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表演,也有的小组会把自己表演的一段录下来发到小组群,组长将视频进行拼接后,一个完整的绘本剧就诞生了。孩子们还会根据自己所表演角色的特点进行装扮,让自己的形象更加贴近角色。<br></h3><h3></h3><h3></h3><h3></h3> <h3>  对于绘本的教学,除了保护好学生的兴趣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去创作去表达。不要被绘本中所固有的内容局限了孩子的思维。自绘本教学开始,我就尝试着让学生去画一画,讲一讲,演一演。孩子们通过绘本的编写变得更加自信,绘本的表演也让他们体验到了绘本的乐趣!<br></h3> <h3>  另外绘本的教学还要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陌生,“艺术源于生活”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原本的生活和道德廉耻。所以,疫情期间我就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制作绘本了,内容就是《抗击疫情——我家的故事》。这样既让孩子真正的去了解绘本,也能让孩子利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br></h3> <h3></h3><h3>[语文教学案例二] &nbsp; 我的线上作文训练营教学案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尼尔基第二小学&nbsp;&nbsp;倪建林&nbsp; &nbsp; 作文是记录生活的,然而提到作文,没有多少学生愿意或喜欢主动去实践。甚至有的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不会写作文,不知如何下笔。怎样训练学生,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nbsp; 线上教学,我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去思索如何提升我们班的习作水平。 钉钉平台提供了很便利的条件,我可以随时上线指导。我也上网查了关于习作训练的例子,结合我班特点开设了一个 “作文训练营”的打卡活动。 在班级钉钉群里设置打卡任务,打卡时间,孩子将写好的内容拍照发到打卡中,我给足了学生时间,允许学生补卡。<br></h3><h3></h3> <h3></h3><h3>&nbsp; 我的‘作文训练营’不是写整篇作文,否则老师也批改不过来,也没时间讲,孩子也烦。我的作文训练营就训练 开头,结尾,片段。 首先,我做了一堂叙事作文开头结尾的指导课。这个非常重要!任何一个作文都必须有一个主题,让孩子准确的把握主题,例如:激动,后悔,难忘,成长,宽容,温暖,爱......根据主题怎么写开头和结尾是需要老师指导的。例如:问句式开头;转折式开头;运用修辞方法开头;引用名言,古诗,歌词开头;长短句开头......<br></h3><h3></h3> <h3></h3><h3></h3><h3>下面是学生的训练营里的作品 : 总有一些人,在你困难的时候帮你一把,在你伤心的时候安慰你一句,在你开心的时候和你同唱一曲.....《朋友》六年五于洪硕排比式开头。 在我成长的沙滩上,有着许多美丽的贝壳,它们就像是一个个灵动的音符,串成了一首美妙的进行曲,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成长》六年五班张依晨比喻式开头。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会偶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这些都将成为我迈向成功的动力......《成功》六年五王启新引用名言加转折式开头。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后有晴空”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不懈,总能看见属于自己的那道彩虹!《坚持》六年五呼斯乐引用歌词结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已经长大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些小时候的趣事就荡漾在我的脑海中。《童年趣事》六年五黄金宇长短句结合式开头.....</h3><h3> 其次发送打卡任务。发送主题词,一般一次四五个主题词即可。学生需要准备一个单独的笔记本,写好了发图片。打卡时间可长可短。 接着,我们就进入了跟踪的督促指导,小结阶段。<br></h3><h3></h3><h3></h3> <h3></h3><h3> 接着,我们就进入了跟踪的督促指导,小结阶段每天将写的好一些的作文开头,发到群里鼓励,让其他同学借鉴。一个星期过后要有一个鼓励性的小结或是二次指导课,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开头方式。 写着写着,孩子们就感觉不知道该写什么了,这是孩子们词穷了,也在提醒我主题词要换成生活了,例如:今天的天气啊,今天的心情啊,今天发生的事啊...... 一轮打卡过后,欣喜的看到孩子的进步。30多人一直坚持打卡,只有四名同学打卡在5次以下,特殊原因有两名同学没有参加打卡 。<br></h3><h3></h3> <h3>  此次作文训练营的成立,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坚持和在习作训练中的成长。也让我总结一些经验:训练贵在持之以恒,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还要给学生不断攀升的空间。<br></h3> <h3></h3><h3></h3><h3></h3><h3>[语文教学案例三] &nbsp; 巧抓语言训练点的教学案例 ——尼尔基第二小学&nbsp;&nbsp;沃晓芳 &nbsp; 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4课《中国美食》一课时,由于本课是一篇识字教学课,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策略加入了学生以读促悟,一边在语境中识字,一边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美食文化。 课文内容围绕“传统美食文化”编排了七种菜品和四种主食名称,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便于引导学生在感受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识字。 菜品图片颜色搭配很诱人,学生非常感兴趣,我在备课时设计与本课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语言训练点“介绍自己喜欢吃的中国美食,并且说一说制作方法和过程”。通过有主题的课前说话练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br></h3><h3></h3><h3></h3><h3></h3> <h3>  本课教学课时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课前说话练习主题是介绍《中国美食》,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吃的中国美食菜品介绍给同学们,并且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制作方法和过程。</h3><h3> 这样的设计意图是:1.落实课标中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第4条,能简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nbsp;2.落实教学目标的第3条,能说出用“拌,煎,烧”等方法制作的美食。例如:凉拌菠菜这道菜在制作时需要用到“拌”这种方法,让学生能亲身体验或直观感受到用这种方法制作美食的过程。</h3> <h3>  第二课时的课前说话练习主题是介绍《家乡美食》,要求学生在能够清楚的介绍自己喜欢吃的中国美食时体现地域特色。</h3><h3> 设计意图:1.基于学生已经对中国美食有了初步的了解,落实课本中的泡泡语“说一说家乡美食”。</h3><h3> 2.说话练习设计思路同课文保持一致,从菜品和主食两方面介绍。例如:柳蒿芽炖排骨这道菜品是达斡尔族的民族特色菜,是当地人比较喜欢吃的美食,说一说制作方法和过程,增进学生对民族传统美食文化了解。再比如:朝鲜冷面这个主食是朝鲜族学生介绍的家乡美食,制作方法既具有地域特色又不乏民族特色。这样的设计不仅增进了学生对这些菜品中出现的字的理解,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丰富而独特的美食文化。&nbsp;</h3><h3> 3.为学生能轻松完成本课的课后习题做好铺垫。</h3> <h3></h3><h3></h3><h3></h3><h3>  教师原本就应该是课堂的发现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也本应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次仅仅是三分钟的课前说话练习设计,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课前说话练习中获得了很多体验,比如:交流、发现、分享、体验&nbsp;…… 执教本课时教师没有预料到课前说话练习环节竟然有这么多同学会如此精心地准备,从食材的准备和制作方法的解说都十分精彩更令人出人意料,为本课的教学做好了充足的铺垫。<br></h3><h3></h3><h3></h3><h3></h3>

学生

绘本

教学

美食

打卡

作文

孩子

开头

本课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