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高三开学,牵动着全社会的心,也牵动着一中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心。特殊时期,我们的全体高三教师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全部无条件服从学校安排。从居家14天隔离,到教室、宿舍准备,从接到住校通知,到背着行李入住,一切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现在,高三老师正在学校陪伴学生度过这刚复课的关键时期。“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挤进来。”这是《围城》中的一句话,在这里,我想套用一下:“门里的老师想着门外的‘家人’,门外的‘家人’牵挂着门里的‘兄弟姐妹’。”这是就是一中现在的真实写照。这不,门外的“亲人”们送来了温暖。</h3> <h3> 周绍娟老师是高三语文组的一名年轻教师。本应该在学校陪伴学生的她因为怀孕只能在家休养。她说:“真的很想陪学生度过这段关键时期,‘临阵逃脱’感觉心里对不住学生也对不住组里的兄弟姐妹。”因此,她自愿成为语文组的“校外补给员”。老师们工作忙碌,有时会来不及吃饭,所以,她特意给大家送来了各类方便又美味的食品。老师们相互的关爱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又温暖熨帖:你有事,我顶上;你不方便外出,那我就做好后勤保障。</h3> <h3> 吕文华老师把经过消毒的食品拿进办公室。浓浓情谊,让人心里温暖熨帖。</h3> <h3> 好多好吃的!“家人们”尽管吃!语文组的老师是幸福的,他们吃到的是水果零食,品到的是香甜,融化到心里的就是温情。<br><br></h3> <h3> 无独有偶,英语组的“家人们”也牵挂着在校内封闭隔离的老师们。高二华商班的林奕老师和高一华商班的左琳老师为老师们送来了鹌鹑蛋、毛豆等家常菜。“在学校呆了这么久,就想吃这一口。”吃着爱吃的东西,工作都更有劲儿了。其实,无须华丽的词藻歌颂赞美,有时就是普通的家常菜,简单的问候,就能让人泪目,让人感动。</h3> <h3> 林奕老师准备给英语组姐妹们送来美味的鹌鹑蛋。</h3> <h3> “家人”的温暖就是这么实在。前几天,英语组教师就发了个朋友圈,晒出了好吃的,还留言说,是他们的好姐妹林奕老师送的。</h3> <h3> 说实话,封闭在校,吃喝都有保障,缺的可能就是香香甜甜的零嘴儿,左琳老师赶紧给大家送来香甜酥脆的小烧饼解解馋。</h3> <h3> 从4月15日进入校园到现在,封闭教学已经整整11天。老师们从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走入正轨,三点一线,定时作息,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身修养。而门外的教师也同样彰显出了我们一中团结有爱的风格:他们不会因为在家办公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网课照上,工作照做,还抽出时间记挂着门里的同事。我们的老师是不是既负责又可爱?<br> 在一中这个大家庭里,每位“家人”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照顾。校内的老师默默奉献;校外的老师时时牵挂。有这么一群并肩作战的同事战友,有这么一群暖心的伙伴,有这么一群有爱的家人,实在是工作之幸、人生之幸。幸哉我莱西一中,团结有爱!壮哉我莱西一中,蒸蒸日上、永创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