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p><p>河西走廊上最后一座节点城市——敦煌。</p><p>举目四望,这里已然看不到巍峨的祁连山,只见黄沙蔽目,日月苍凉,疾风劲草,恍若隔世。</p> <p>“敦煌”。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这个词语足以彰显这里显赫的过往。</p><p>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历史上,它是中原通往西域、乃至欧州的唯一通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古老文明的汇流地,也是西域民族集散的大舞台,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古老的传说。</p> <p>敦煌博物馆 建筑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于一体,美观、庄重、大方。</p><p>下午到达敦煌市,来到鸣沙山脚下,天下起了小雨,决定先游览博物馆。</p><p>在敦煌莫高窟内部是不允许拍照的,不过在敦煌博物馆是可以的。在参观莫高窟前先来博物馆学习一番。</p> <p>敦煌博物馆是弘扬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学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p> <p>“飞天”的形象来源于莫高窟的石窟艺术。</p><p>“飞天”是供养、礼佛、舞乐的天人,源自于古老的印度神话。</p> <p>著名的“反弹琵琶”形象,也是飞天形象的一种。</p> <p>砖画</p> <p>出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敦煌鸣沙山,东枕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西至敦煌党河口…</p><p>从博物馆出来,雨过天晴,我们走向了鸣沙山 月牙泉。</p> <p>鸣沙山已经形成3000多年,而鸣沙的记载也由来已久。</p> <p>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遐思神往…</p> <p>在鸣沙山 月牙泉畔,静观日出日落,此刻才能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那种苍凉之情。</p><p><br></p> <p>清澈的月牙泉静卧在起伏的鸣沙山中,已经成为除莫高窟外敦煌的又一标志一景。</p> <p>光线、角度、时间的不同,月牙泉泉水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由绿、浅蓝到深蓝。</p> <p>“反弹琵琶雕像”是敦煌的标志,矗立在敦煌市中心。</p><p>“反弹琵琶”与“飞天”并称敦煌乐舞壁画中的两大代表作,举世闻名,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p> <p>这座飘然卧于沙漠之中的建筑是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p><p>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筑线条像风吹过沙丘一样婉转起伏,窗的设计有如洞窟。</p><p>视频来源于网络。</p> <p>莫高窟的入口并不在莫高窟,而是在新建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p><p>在数字展示中心,会观看介绍莫高窟历史文化的电影《千年莫高》和展示石窟艺术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大约40分钟。</p><p>两部电影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千年历史,让观众如临窟内。</p><p><br></p> <p>莫高窟洞窟密布在崖面上,高40到50米,全长1600余米,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p><p>视频来源于网络。</p> <p>莫高窟,意为开凿于沙漠高处的石窟,也称“千佛洞”。在梵文中,“莫高”有佛教中解脱之意,让这个名字更添神秘的意境。相传公元344年的一天,乐僔和尚途经宕泉河谷,看见夕阳照射的鸣沙山在金光之中显现千佛。他决定在这里开窟造像。自此,莫高窟的开凿与绘制历经千年。如今,莫高窟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br></p> <p>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也是东西方文化在河西走廊交汇融通的历史见证。</p><p>莫高窟,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这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辉煌的文化、极高的艺术成就、虔诚的信仰,是绝大多数旅行者造访敦煌的最大理由。被誉为“一生必来一次”的地方。</p> <p>1900年道士王圆箓无意间打开了后来被列为17号窟的藏经洞,封存了近千年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敦煌的浩劫也由此而来。这些5-11世纪的古代文献,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西方探险家来了,清廷的官员也来了。西方人用金钱、用谎言掠夺窃取了大批的文书。</p> <p>“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是我国唯一的石窟类文物保藏陈列机构,敦煌石窟艺术的精华和发展历程的概况在此得以展现。</p><p>这里的复制洞窟均属各时期的杰出代表窟,展现了自十六国至元代一千年间敦煌石窟艺术的风采。以及敦煌石窟文物陈列,展出敦煌石窟出土的文物精品。</p> <p>还可以在“数字敦煌”上看</p><p> 莫高窟的经典洞窟↓</p> <p> 莫高窟经典壁画↓</p> <p>莫高窟,这座人类文化的瑰宝,在茫茫大漠中经历千年,依旧绝美震撼。</p><p>彩塑、石刻、壁画、飞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p> <p>参观游览完莫高窟,看天气甚好,再一次来到了鸣沙山 月牙泉。</p> <p>我俩第一天早上是从这个沙脊线爬上鸣沙山的。早上光着脚爬山,沙子还是有点凉。</p> <p>我俩第二天傍晚是从这个大坡借助绳梯爬上鸣沙山的。</p> <p>沙漠中留下了我俩长长的影子。赤足在沙漠上艰难的行走,但我们还是玩的不亦乐乎。</p> <p>鸣沙山虽然不是很高,可山势陡峭,要想登上鸣沙山山顶,也不是很容易。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p> <p>登上月牙泉后面的沙山,不同的角度再看月牙泉。</p> <p>云 倒影在月牙泉中。</p> <p>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是敦煌的母亲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敦煌儿女。党河两岸已经建立起了国家水利风景区,河水极为清澈,风情线上修建了仿汉唐时期的建筑,党河大桥上也尽是莫高窟的雕塑造型。</p> <p>莫高窟壁画的元素被广泛运用到河边的装饰上。</p> <p>“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p><p>跨过黄河,跨过黄土高原,曾经遥远的西域如今已不再遥远;祁连山下的那一排城市,也早已超越了往昔的辉煌。</p><p>历史的痕迹终究会如同风沙消散,但河西走廊里这几座城市的名字,却始终提醒后人,忘不了古人寻寻觅觅的跋涉,这个国家会更加强盛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