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科技在我们生活中是必不可缺的,没有科技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如此方便。那么,科技是怎么诞生的?当然是由科学家们发明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走近科学家的世界,看看他们是如何发明的,看看他们为了发明这些科技,付出了什么......</p> <p>【爱因斯坦】1879 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分别于1905年和191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重新诠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修正了牛顿力学,取代了传统的万有引力理论,使物理理论的预测更为精确。</p> <p>【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p><p>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p> <p>【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一位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他一生的发明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p><p>主要贡献有:</p><p>1.爱迪生在科学技术中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电灯。</p><p>2.爱迪生还在电影、有轨电车、矿业、建筑以及兵器等方面,有许多著名的发明创造。</p><p>3.爱迪生还在一个真空灯泡里观察到热电子发射现象,后人把它称做“爱迪生效应”,热电子发射的发现,为研制电子管奠定了基础。</p> <p>【李时珍】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编写的《本草纲目》记载了一千多种药物,同时纠正了一些以前药物的错误,补充了不足,还加上了自己的一些重大发现和突破,是十六世纪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本医学著作。</p> <p>【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p><p>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他拒绝别人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1896年12月10日,这位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和实验家,由于心脏病突然发作而逝世。</p> <p>【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和丈夫共同努力,发现并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年,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p> <p>【华罗庚】生于江苏金坛,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面的贡献,影响到世界数学的发展。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名气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以华罗庚为首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是三个对当代世界数学潮流有影响的中国数学家之一。</p> <p>【钱学森】(1911~ )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1911年12月1日生于上海。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p><p>主要贡献:</p><p>1.应用力学</p><p>2.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p><p>3.工程控制论</p><p>4.物理力学</p><p>5.系统工程</p><p>6.系统科学</p><p>7.思维科学</p><p>8.人体科学</p><p>9.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p> <p>【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p><p> 1962年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1963年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p><p> 196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涨的宇宙。 </p><p> 1970年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p><p> 197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p><p> 1980年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p><p> 1988年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p><p> 1996年至今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p> <p>【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p><p> 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p><p>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p><p> 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p> <p> 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研究发明,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我们在享受他们留给我们财富的同时,也要吸收他们的精神财富。创A精英小学的学生们也正在努力着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好好学习,不断探究,积累知识,争取能早日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