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之行——邢述评太行山采风山水画习作选

海南美育

<p> 浅议中国山水画</p><p> 邢述评撰写</p><p> 国画艺术表现丰富。它以其独有的民族文化之特性,屹立于艺术之林,成为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说它夺目光彩,因它让学子在探索的长河中永远畅游,永无止境。外行人说中国画最容易表现,因有历代的参考资料,把宋代之山搬到元代之平地就是一幅国画。也有内行人说中国画表现就是把西画的素描方法先画整体后画局部,用中国的文房四宝就可行之,也谓之中国画也。笔者认为不论是外行人、还是内行人之看法,都是对中国画艺术表面的肤浅理解。怎样将中国画之美表现出来,应该是每个中国画画家在创作实践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p> <p>太行挂壁公路 68/100cm</p> <p> 本人曾拜读广东肇庆学院美术馆馆长罗秋帆教授推荐的一文章。文章中是这么说的:写生如酿酒,写景容易、写神难。把米做成饭易,把米酿成酒难。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原料经过发酵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美酒,芬芳自溢,让人陶醉。艺术家将素材转化为艺术作品,贵在发酵。以自然为原料,以情感为酵母,见景生情,将自然之景孕育为有温度的画面,赋自然予神韵,才是写生的意义所在。如果写生只停留在“米做成饭”的层面上,就缺乏艺术意义。对景写生,酿造自然,写情、写意、写画面,成为风景写生的艺术追求。</p><p>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中国画的艺术也是包含以上哲理。综观古今方家理论,如古代名家谢赫将寻找之方法,概括出如下之表现,即气韵生动、古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几种表现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也成为了美术作品的美学思想。本人阅读了竹君一文《中国画的美学之渊源》其中有段文如下:(以“心”为美,认为美是心灵意蕴的象征和表现,体现了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观。中国画的本质是什么?清代画家石涛一语道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国画画山水,要求为山水传神,画出山水性情。其表现形式,于真山水是“不似”的。这个“不似”,正是中国画追求的美。中国的山水画从开始形成就是文人心像情怀的表现,而非自然山水的再现。所以,中国山水画从来不称为“风景画”。无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是心灵的图画。)在古今的山水画探究名家中都是把美学观点放在重中之重。</p> <p>太行山峰 68/120cm</p> <p> 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在中国画里,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综观历史,古代文人也曾受到儒教、道教的思想影响。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中,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或各种画派,基本上都是传统的美学思想的展现。有成就的大家也是从这方面去吸取营养,抛砖引玉。</p> <p>太行麦田 68/68 cm</p> <p>  由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书写习惯造就了中国人使用毛笔的各种用笔达到了世界顶峰。从中国古代战国时代的《龙凤图》之作中可以看到中国画使用线条描绘的用线力度,用线的'变化等表现能力已达到成熟。可以这么说这件作品标志着中华文化之艺术的中国画用线的艺术水平已达到最高成就。</p> <p>太行人家 68/68cm</p> <p>太行山下 68/68cm</p> <p>同时在各画种之类中以山水画表现为探究之内容。古代山水画家又探索出各种不同的用线的规律。如毛笔画出线的形态,找出一条线的形态分起笔、行笔、收笔。从中也看到用线的美感以具景物和人物的美感表现。在线的审美要求要体现力、平、留、重、厚等。记得本人三十年前在广东求学时,学习素描课后指导老师安排要完成一篇学后的感受文章。当时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法基本都是以前苏联的教法。本人以题为“谈在素描中一条线是体面的不断压宿而出现的认识”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p> <p>太行山上有人家 68/128cm</p> <p>太行雾绕 68/68cm</p> <p>用线用笔要厚重,有力量。另一种就是写意,就是写,不是复制的再现。就是画大要。郭若虚云:近代方古,多不及,而过亦有之。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在中国美术史上,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代,明王世贞评述山水画史的发展,曾有“山水之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李刘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的观点,可见在山水画史上宋代山水画所占的分量,五次重要的变化中,有三变在宋代出现,其地位之高,无可比拟。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近几年以来笔者就带着这问题一直探究学习此今。</p> <p>太行瀑布 68/68cm</p> <p>太行路绕 68/68cm</p> <p>太行月 68/68cm</p> <p>前不久用二十多天时间深入太行山区,体验中国山水画的奥秘,学习之永远都学不完的中国画用线、用墨等。</p><p> 文中之作,为本人从写生稿整理出来的拙作。深知学力不够,自感不足。本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在中国画学习中,要认真学习古人之法,同时要重于吸取之精华,要不断推陈出新。</p> <p>太行之姿 68/68cm</p> <p>有影响的中国画作品应该是向人们展示时代之作,反映社会之作,并具有时代之特色。感悟生活,扎根人民,关爱自然,追求更高的审美理想。</p> <p>雾之太行 68/128cm</p> <p>作者简介</p><p> 邢述评 海南省美术特级教师,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口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