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骑行黄河边》

侯老师

<p>退居古城开封,骑行成为乐趣。</p><p>2020年4月下旬,正值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今天下午的骑行计划,是往返50公里,考察城北的柳园口黄河游览区。</p> <p>沐浴春光,精神抖擞,整装待发。</p> <p>我们走在大路上。</p> <p>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骑行,下午2:00来到柳园黄河渡口浮桥收费站。</p> <p>柳园渡口是黄河古渡口之一,它南临开封,北连豫北和冀鲁平原,曾是北京至开封的御道节点,是经开封南下广州大道的必经之地。</p> <p>柳园渡口有500余年的历史,留下了众多遗踪圣迹。于谦治河,铸造铁犀;李自成水困开封城;乾隆皇帝游嵩山后,自柳园口渡河回京;林则徐留下的“林公堤”;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开封视察黄河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p><p>2004年2月,这里架起了浮桥,由百余只铁船相连而成,成为219省道的必经之路。</p> <p>浮桥禁止摩托车和自行车通行。于是我沿河而行,驻足向河对岸眺望。</p><p>对岸向东10公里是封丘县陈桥镇,1000多年前(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班师汴京,建立了辉煌的大宋王朝。</p> <p>多年以前有朋友问我:赵匡胤陈桥兵变,率军数万,当年黄河没有桥梁,他如何能在当日渡河,班师汴京?</p><p>我回答说,当年黄河是这样的,陈桥镇隶属陈留郡(今开封祥符区)。后来黄河改道,才使得陈桥与开封隔河分离。</p> <p>大河涛涛,奔流不息,千古多少豪杰,令人追思不已。</p> <p>沿河岸而上行,一幅壮美的画卷。</p> <p>一路西行,进入黄河游览区。</p> <p>人们常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黄河开封段是“豆腐腰”中的“豆腐腰”,堪称“悬河”。</p><p>黄河南岸的柳园口,河面宽8000米,大堤高约15米,是我国最高的地上河。此处的河床已高出开封市区地平面7~8米,最高处在13米以上。</p> <p>骑行在黄河堤岸,我想起的第一位历史名人是500多年前明代的于谦。</p><p>17岁时,少年于谦《吟石灰》以诗言志:</p><p>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p><p>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p><p><br></p> <p>32岁那年,于谦出任河南山西两省巡抚,在任18年间,厉精图治,政绩斐然。其中为治理黄河办了三件大事。</p> <p>1.铸造镇河铁犀牛,祈求神人合力。</p><p>犀音同息,期盼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图为于谦治理黄河纪念碑)。</p><p>2.囤积木头石块,修筑三道河堤,设立治河亭长,明确治河责任。</p><p>3.开凿水井,广植柳树,方便商旅,造福百姓。今天的柳庄,柳园口,柳姓人家,都与当年于谦治水植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p> <p>第二位是180年前清代的林则徐。</p><p>1837年后,林则徐先后担任江苏巡抚和湖广总督,期间治理淮河,长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p> <p>1840年,鸦片战争清朝战败,道光帝推卸责任,林则徐被流放新疆伊犁。1841年6月,暴雨连天,黄河在柳园口决堤,浊浪滔天,开封城内水深逾丈,开封,商丘,徐州等地成为汪洋一片,数十万百姓日夜呼救。</p> <p>流放途中,林则徐临危受命,“肝胆披沥通幽明,亿兆命重身价轻”,他不顾体弱多病,全力投身于治黄工程中。</p><p>经过5个月努力,堵住了黄河决口,建成了15里长的防洪大堤。如今被命名为林公堤。</p> <p>开封市政府还在附近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p> <p>林公被流放新疆伊犁后,又组织民众抗旱引水,最终完成了一条六里长的大水渠,在当地开垦了十万余亩的土地。为感林公之举,伊犁百姓遂将这条大水渠命名为“林公渠”。</p><p>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后世千秋的学习楷模。</p> <p>第三位是开国领袖毛泽东。</p><p>1952年10月,毛主席来到开封柳园口大堤。他站在黄河大堤顶上向北眺望,当听说这里黄河水面比开封城地面高出10多米时,他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悬河啊!发大水时,党政军民要一齐上,万万不能出事。他还郑重嘱托: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p> <p>新乡市人民胜利渠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都是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建成的。对治理洪水引黄灌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p> <p>位于洛阳市北面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水利建设的重要成果。这座工程集防洪、发电、灌溉、排沙四大功能于一体,长久地解除了黄河中下游的洪水之患。</p> <p>开封柳园口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p> <p>沿河岸码放整齐的防洪石料。</p> <p>成片的油菜花正在盛开。</p> <p>柳园口水闸管理处。</p> <p>阳光下的黄河,波光粼粼,宽阔而静美。</p> <p>“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p>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p> <p>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我国第二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p> <p>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p> <p>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p> <p>郑州、开封、新乡围绕黄河文化生态带集聚,总量效果堪比长江经济带的武汉三镇,形成郑汴新大都市区势在必行。这为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提供了发展机遇。在郑汴新融合的基础上再整合许昌和焦作,形成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1+4”模式,将会极大地增强郑州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首位度。</p> <p>春光明媚四月天,开封古城换新颜。</p> <p>半日骑行黄河边,千年历史入眼帘。</p><p>汴梁城外波涛远,喜看华夏谱新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