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听曾继耘教授报告有感

劲松幽兰

<p>  翻阅着满满10页的笔记,回味着下午足足三个小时的报告,竟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是始料不及的。原本设想的枯燥乏味如坐针毡的感觉并未光临,整场报告似乎是坐在邻家大姐的对面,听她拉家常般娓娓道来。所有的话语没有一句脱离课题研究,可全然没有高大上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感,一场地地道道接地气的实用性报告。这样的报告即使时间再长点又有何妨?</p> <p>  曾教授从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说起,巧借大多数一线老师倍感疑惑的问题,从教育情境的不可复制性、经验的不可移植性、教师劳动的探究性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等方面,破除了搞课题研究是科研人员的事情的误解。继而抛出一直困扰我们的又一难题:我们也能做课题?这是多年来我曾千百次追问过自己的一个陈年问题,可答案一直模糊化。今天曾教授明明白白告诉我:能,完全能!</p> <p>  接来下的报告紧扣课题申报书,选取最易出问题的三个方面依次展开。整个讲解的过程中,有理论,但选择了通俗易通明白晓畅的表述方式,再辅以真实的案例,运用对比的方式,直接而鲜明地告诉我们,哪是规范的,哪是有问题的。在介绍行动研究时,列举了一线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初中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的课题案例,从发现问题说起,采用流程图的方式,一步一步,引领我们真切的搞清楚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计划制定、研究过程及新课题的诞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清晰而通俗。没有深不可测的让人听来如坠云雾的理论,没有华丽的包装,所有课题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大多都是我们经历和正在面临的问题。把课堂当实验室,把难题当课题,把解决过程当研究过程,把期间所做的工作痕迹整理好就是结题时可以提交的支撑材料。这样说来,课题哪还有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它不就是我们教学中常年都在做的工作吗?只是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性,往往浅尝辄止,没有深度钻研罢了。尤其是即使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都随时间而逝,根本没有留下什么看得见的系统的资料,也没有相应的整理与提升。换句话说,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不少的房子,可从来没有提炼建房子的方法,没有留下值得推广能给人以启迪的东西。简而言之,我们的工作缺少目的性和深度。</p> <p>  清晰记得起初接到培训通知查看主讲教授的资料时,北师大博士的身份让我心生敬畏,当然更多的是对报告内容的不看好。三个小时的课题研究报告能讲些什么呢?这会多难熬啊!高大上的东西听了太多,就跟时装表演似的,好看不实用啊。可从屏幕上看到曾教授的第一感觉,朴实而亲和。报告中,曾教授太多的肺腑之言让我心生感动。她讲到了当前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到了对专家应有的态度,提到了一线教师课题选择的方式与途径,提到了怎样的课题才容易顺利通过审核。时时处处她都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上,体谅我们的难处,言辞恳切的告诉我们怎么样将课题研究与平时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让课题根植于教育教育,服务于教育教学。</p> <p>  回想多年来自己走过的路程,就像王继萍校长说的那样,忙忙碌碌几乎无一日闲过,可究竟成长了多少呢?真的不敢断言。究其原因,一是缺少个人成长规划,缺少阶段性目标,二是缺少学习提升和教育教学研究。日日忙碌的大多是日常杂事,似乎没有空闲和精力再去深钻细研深层次的东西。至于课题研究,也参与过几次,现在看来,只是滥竽充数罢了。莫说别的,单是申报书里的内容都稀里糊涂,只能临时抱佛脚找几个范例照猫画虎了事。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自己欠缺的太多。由此生发开去,对于我的学生,是不是也有了太多的亏欠?!</p><p> 无数次的说过感谢,感谢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提供的机会,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听到高层次又接地气的的报告,为我们揭开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为我们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更要感谢我们的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是他们竭尽心力为利津教育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看到了彼岸别样的风景。</p><p> 春日是生命勃发的时节,和着春日成长的感觉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