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联

犁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一】对联简介</b></p><p><br></p><p>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p><p><br></p><p>对联大致可分<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诗对联</span>,以及<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散文对联</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span>(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p><p><br></p><p>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二】对联历史</b></p><p><br></p><p>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p><p><br></p><p>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p><p><br></p><p>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p><p><br></p><p>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p><p><br></p><p>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现代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p><p><br></p><p>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p><p>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21世纪初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三】对联分类</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按用途分</b></p><p><br></p><p>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p><p><br></p><p>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p><p><br></p><p>3、挽联: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p><p><br></p><p>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p><p><br></p><p>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p><p><br></p><p>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p><p><br></p><p>7、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p><p><br></p><p>8、婚联:是喜联的一种,专贴在新房门上以及两厢、厅堂、门台上。如:雀屏欣中目,鸿案举齐眉。</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按字数分</b></p><p><br></p><p>1、短联(十字以内)</p><p>2、中联(百字以内)</p><p>3、长联(百字以上)</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按技巧分</b></p><p><br></p><p>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p><p><br></p><p>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p><p><br></p><p>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p><p><br></p><p>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按位置分</b></p><p><br></p><p>1、楹联: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p><p><br></p><p>2、门联:贴于大门之上。</p><p><br></p><p>3、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按联语来源分</b></p><p><br></p><p>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p><p><br></p><p>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p><p><br></p><p>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p><p><br></p><p>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按艺术特点分</b></p><p><br></p><p>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p><p><br></p><p>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p><p><br></p><p>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p><p><br></p><p>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p><p><br></p><p>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p><p><br></p><p>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p><p><br></p><p>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p><p><br></p><p>无情对:</p><p>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容易被人当成谐趣联。</p><p>无情对与谐趣对的区别在于上下联句失对产生意境,内在特征是单字上下严对,句子的句式句型失对。</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四】对联具体特征</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b></p><p><br></p><p>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p><p><br></p><p>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p><p><br></p><p>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p><p><br></p><p>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p><p><br></p><p>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p><p><br></p><p>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b></p><p><br></p><p>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中都有工整的对偶句。</p><p><br></p><p>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b></p><p><br></p><p>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p><p><br></p><p>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一副对联来概括:</p><p>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p><p>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b></p><p><br></p><p>对联雅俗共赏,没有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p><p>这种奇妙的合一,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p><p><br></p><p>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p><p>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b></p><p><br></p><p>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p><p><br></p><p>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五】对联创作</b></p><p><br></p><p>章法,是篇章结构的方法。有章法,篇章才完整、紧密、和谐,中心意思才鲜明突出;无章法,就会凌乱、松散、残缺,不成篇章,中心意思不明,甚至不知所云。</p><p><br></p><p>对联的基本章法,是又对又联。</p><p><br></p><p>对,是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强调对的对联,一般以“对”为名称。</p><p>联,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统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强调联的对联,一般以“联”命名。</p><p><br></p><p>对联的基本章法,完全合乎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规律。</p><p>对联章法跟分上下片的词有相似之处,上下联内容不宜重复雷同,来回纠缠,应各有所侧重,分工合作。上下联分工,根据所写对象而有各种情况:</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写景状物</b></p><p><br></p><p>景物有空间状态、时间状态。空间有远近、上下、前后、大小等。时间有朝暮、昼夜、冬春、今昔等。另有动静、声色、常变等不同状况。就具体对象来说,有天地、陆海、山水、云林、泉石、自然物与建筑物等。建筑物中有楼亭、房寺,植物中有桃杏、松杉等。如此推演,关于景物对立的两面无穷无尽。</p><p>上下联可以这样分工,如一写空间状态,一写时间状态;一写远,一写近;一写声,一写色;一写泉,一写石;一写楼,一写亭;一写眼前实景,一写想像或从前的虚景。</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写人叙事</b></p><p><br></p><p>上下联的分工和各自侧重点,可以一说别人,一说自己;一写事,一抒怀;一实,一虚。同是说别人,上下联可以分别写品德与事功,或品德与才学,事功与生活,公与私,言与行,文与武,喜与恶,有与无,得与失,今与昔,生前与死后,现在与未来等。同是写人文事,上下联可以分别诗与文,经与史,词与赋,书与画,诗文与书画,琴与棋,师授与友评等。</p><p><br></p><p>例如唐景崧(一说丘逢甲)撰台湾郑成功祠联:</p><p>由秀才封王,撑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p><p>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p><p><br></p><p>全联赞颂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事功,上下联仍有分工。上联写他前一段抗清,下联写他后一段驱夷,即驱逐荷兰殖民者出台湾。一是“撑持旧山河”,一是“开辟新世界”;一重在过去,一重在影响未来;上联赞扬他的功绩,下联提出对后辈的希望:对郑成功作了全面的肯定和颂扬。</p><p><br></p><p>主题是上下联的交汇点、接轨处,是上下联联接的纽带。写作对联,如能把握主题,切合题意,上下联各有侧重,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也就做到了又对又联。</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起承转合</b></p><p><br></p><p>起承转结(合),本是诗文的章法,对于对联,有参考价值。绝句诗每首四句,依次是起、承、转、合。</p><p><br></p><p>二分句联,全联四句,也可以这样看。例如朱元璋赠徐达联:</p><p>破虏平蛮,(起)功贯古今名第一;(承)</p><p>出将入相,(转)才兼文武世无双。(合)</p><p>单句对联,自然不可能完全具备起、承、转、合,离首即尾,只有起、合。上联起,就担负了“起、承”的双重任务;下联结,就担负了“转、合”的双重任务。上联必须起好,下联必须合好。</p><p><br></p><p>中长联,半联相对完整,自有起、承、转、合。如上边千山祖越寺联,半联四句,上联“水界辽河”是起,“山通华表”是承,“历数代毓秀钟灵”是转,“真乃东都胜迹”是结。下联照此类推。</p><p><br></p><p>对于长联,尤须注意全联和半联的层次结构,注意全联和半联的起、承、转、合;否则阅读抓不住要领,写作容易芜杂凌乱。孙髯所撰大观楼长联,情文并茂,在章法上也足堪为法。</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六】对联的对仗</b></p><p><br></p><p>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对称,对应,对立所组成。</p><p>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有时又更宽。</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对联有宽对和严对之分。</b></p><p><br></p><p>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严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p><p>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严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p><p>2008年10月1日,中国楹联学会颁布了《通律通则》,是目前对联界唯一权威的官方的,关于对联创作与鉴赏的依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