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五年级下册</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美术教师:崔阅章</h3> <h3> 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两幅作品,谈谈你的感想?(可以从绘画题材和绘画形式上说一说你的感受。)</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同学们发现,这两幅作品都表现的是动物,前者是泥塑作品,后者是农民画作品。</h3> <h3>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一下《动物装饰》吧!</h3> <h3> 请同学对比观察,真实的老虎和挂虎的形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你还能看出挂虎是老虎的形象呢?</h3> <h3>对比观察结果:</h3><h3>1.外形概括夸张。</h3><h3>2.老虎头上的黑色花纹完全改变了,变成了鲜艳好看的花纹图案和吉祥图案。</h3><h3>3.挂虎抓住了老虎头部外形的精髓,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尖锐的牙齿。</h3> <h3>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片中的马有什么区别呢?它的动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变化?</h3> <h3>对比观察结果:</h3><h3>1.艺术作品中的马形象简化、动态夸张。</h3><h3>2.艺术作品中的马身上有丰富的线条花纹和艳丽的色彩。</h3><h3>3.可以使动物形象更生动,富有美感,彰显个性,作者对马的形象整体变化呈现传递欢快的感情。</h3> <h3>我的发现:</h3><h3> 这两幅作品都是以动物形象为题材的艺术作品,都运用了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夸张变形,且具有丰富的线条和艳丽的色彩,体现了喜庆、欢快的艺术风格。</h3> <h3>我爱探索:</h3><h3>1.你最喜欢本页作品的哪些装饰形式?</h3><h3>装饰形式:挂饰、绘画、泥塑、摆件、盘子画、小彩旗等。</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请观察这些作品图片,这些作品的颜色是如何搭配的?线条是如何组织的?有什么作用?</h3> <h3>色彩搭配:</h3><h3> 1.对比色</h3><h3> 2.邻近色</h3><h3> 3.冷暖色</h3> <h3>线条组织方法:</h3><h3>1.分割不规则添加线条。</h3><h3>2.排列线条,横向或竖向、横竖相结合。</h3><h3>3.交叉组合,有粗细变化关系有秩序感。</h3> <h3>装饰美化动物形象</h3> <h3>这几幅图片是利用什么手法进行装饰的?</h3> <h3> 是线描装饰的手法,利用点线面相互组合装饰动物形象。</h3> <h3>点线面组合参考图片和视频资源:</h3> <h3>我来体验:</h3><h3> 找一找,本课中的作品夸张了动物的哪些部位?哪些地方作了添加和美化?</h3> <h3> 抓住动物的重点特征进行夸张和变形,保留动物的精髓,保证像动物的原形,并且夸张美化其特征。</h3> <h3>教师示范:</h3> <h3>参考素材图片:</h3> <h3>艺术实践:</h3><h3> 参照本课中的动物装饰手法,大胆地运用色块与点、线、面,绘制一件动物装饰作品:</h3><h3>要求:1.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概括动物外形。</h3><h3>2.用鲜艳的色彩装饰动物身上各部位。(线描除外)</h3><h3>3.用线条在动物身上画出美丽的花纹。</h3><h3>绘制形式不限;如:剪贴、泥塑、挂饰、摆件、绘画(A4纸大小)等形式呈现。</h3> <h3>参考绘制视频:<br></h3><h3><br></h3><h3></h3> <h3>拓展资源:</h3> <h3>利用废旧纸盒绘制动物装饰作品。⬆️</h3> <h3>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绘制动物装饰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