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个教师通过长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获得了教学优势,也掌握了擅长的教学方法。当不断尝到“教学优势”及“擅长方法”的甜头时,于是乎舍弃了其他的方法,也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思维一旦被所谓的“优势”定格了,思维也就僵化了。所谓的“优势”,也能转化成“劣势”。</p> <p>当一个人也“闭关锁国”的时候,当一个人也“闭门造车”的时候,也就是这个人走下坡路的时候。</p> <p>我们一直在开发和创建我们教学模式,由少到多,从易到难。通过立标杆,树榜样,逐渐推广统一,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可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我们的教学风格太相似了,我们的教学风格在慢慢的固化。</p><p>教学模式不是教学固化的理由,教学还应不断创新,回归到课堂本质。模式+内涵,才能新,才能实。</p><p>而我们的教师也应加强个人学科素养,热爱学习,与时俱进。做一个有底蕴、有内涵的教师。</p> <p>有人说,教育也是有“性格”的。正如一个人有性格一样,一个组织也有一个组织的性格。每一所学校也是有性格的,或刚,或柔,或开放,或包容等。一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性格影响性格,智慧点燃智慧。</p> <p>管理要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这是没错的。把榜样的“亮点”放大,以点带面的加以推广,也是没有错的。但问题出在哪里呢?</p><p>就是片面追求共性。就像有些地方的森林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整座森林都是桉树林。</p><p><br></p> <p>有英语教师认为游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很多环节都设计成了游戏闯关,玩完一个游戏接着下一个游戏。课堂看似气氛活跃,实则对英语“四会”——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非常不利。游戏化教学只是教学方法的一种,还有情景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等。不能因为擅长游戏教学,不要其他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方法替代不了全面。否则,教学就会失衡。</p> <p>还有,我们的教学模式中通过学队评比的加分制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并不是每节课堂的每回答一个问题都能加分,而是尽量把加分花在回答得特别好,表现特别优秀的同学或者学队,避免整节课都在加分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p> <p>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发现“个性”;</p><p>在“个性”中运用“共性”,在“共性”中鼓励“个性”;</p><p>我们既要尊崇模式,还要创新模式;</p><p>我们既有学校风格,还有个人风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模式+内涵,共性+个性。</b></p><p>“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p><p>“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