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小区内的垃圾桶里经常飘出难闻的气味,很多是厨余垃圾发酵造成的,一味地倾倒厨余垃圾不仅会污染环境也对垃圾处理工作增加负担。因此我们初二环保小队决定进行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综合实践活动,将厨余垃圾堆肥给植物施肥。</p> <p> 由于处于特殊时期,周老师和我决定把堆肥剂等所需材料挨个送到孩子们手中,每一位孩子都认真听周老师讲解使用方法。</p> 网上学习篇 <p> 固态厨余垃圾发酵过程中能产生液体,这也是我们需要收集的营养液,固态物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被分解成液体,因此需要一个设备能够将固态物和产生的肥水分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环保小队的孩子们利用电脑等设备进行网络学习如何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发酵桶。</p> 动手操作篇 <h3>一、自制发酵桶</h3> <p> 首先结合网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小组成员自主设计发酵桶。设计要求:能达到固液分离、便于收集发酵液、减少异味的散出等。</p> <p> 经过设计,小组成员开始动手制作发酵桶。结合垃圾再利用原理,大家普遍选择家里不常用的桶或者大号矿泉水瓶等做容器。设计时感觉挺简单,动手操作起来还是个技术活:需要计算好水龙头安装的高度;桶壁较厚,因此钻洞还是需要爸爸的帮忙;选择网眼合适大小的过滤网等。</p> <h3>二、将厨余垃圾和发酵剂放入发酵桶</h3> <p> 操作步骤:收集家里一天产生的厨余垃圾 1.称重,将菜叶等垃圾切碎,然后倒入发酵桶中;2.铺上一层EM菌粉或液体发酵剂(内含有益微生物,能促进发酵)重复交替进行。3.搅拌均匀,让有益微生物与厨余垃圾充分混合。4.盖上桶盖,将其放在通风处。</p> <h3>三、定时观察发酵现象并填写观察日志</h3> <p>发酵现象定期记录</p> <p> 固体物减少,发酵出许多液体。</p> <p> 每周一次面对面交流大会,环保小队的成员们积极交流堆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什么瓶壁内会出现水珠?为什么发酵桶会像可乐瓶一样胀气?为什么桶内温度会升高?我的问题你来答、你的问题我来解,结合生物老师讲解微生物发酵原理,真正做到了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更加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了呢!</p> <p> 经过两个多周的发酵,固体物已经减少到紧贴在过滤网上对薄薄的一层物质,此时基本不再产生液体,开始收集产生发酵液。</p><p><br></p> <p> </p> <p>四、对照试验做起来</p><p> 收集的这些液体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通过对照实验检验效果吧。</p> <p> 选择相同的幼苗,我们选择的是长势相同的地瓜苗和芹菜苗,每天定时浇灌配置好不同比例的营养液,观察记录幼苗长势情况。最终比较出哪种比例的营养液施肥效率最高。</p> <p> 接下来每天细心的照料起来,期待肥水的神奇效果吧!</p> <p> 实验现象:每种发酵液稀释40%及以上浓度时,出现“烧苗”的现象,即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的现象,表现出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等症状。</p><p> </p> <p> 实验结论:高浓度发酵液不利于植株生长,低浓度发酵液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p> 设计商标 <p>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活动,给收获的肥水设计一个独特的商标吧。</p> 活动感想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二二班田家豪</p><p> 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感觉真是又忙又复杂,单单说堆肥一项,就很麻烦。平时用肥料的时候,从商店买就行了,用手捏一粒往土里一放,完事了。但是那里面是化学成分,对人体不健康,不环保。但自己真正做堆肥的时候,才明白有多难。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吧,因为我平时有些拖拉,做事不着急,事一多就手忙脚乱。我觉的我们环保小队的意义就在于创新,实验,把不健康的,不是原生态的,给他找方法,把他变成环保的,对人们有利的。经过这次活动,我做事情也快了,也有了自己动手的经历和体验,可以说是双收获,希望以后还有这种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厨余垃圾堆肥感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若冰</p><p> 时过境迁,现在垃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隐患,这个学期有幸参加了“厨余垃圾堆肥”实践活动,收获颇多。</p><p>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一起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收获了知识,感受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快乐;我们冥思苦想堆肥的办法,感受到了自己思考的快乐;我们获得成果,让家里的花草愈发茂盛,感受到了用自己的行动呵护花草的快乐,让家里多了一份雅致和温馨。</p><p> 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从容不迫”,是时间的功劳;中间遇到的问题是探索的收获;实验的结果是成功的喜悦。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成长、进步。</p> <p>变废为宝——厨余垃圾大变身</p><p>初二二班 孙一洲</p><p> 我们生活中会产生太多太多的厨余垃圾,但是这些堆积如山的废品,却没能得到妥善的安排,能不能把它们变废为宝,变成对我们有用的资源呢?最近我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厨余垃圾堆肥活动”,这些随手扔掉的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大变身,一下变成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肥料,真是太有趣了。</p><p>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自己上网搜集有关厨余垃圾处理的资料,处理方法很多,有填埋、焚烧……但对环境都有污染。我们结合生物课上学习的发酵知识,经过小组讨论后,商量通过细菌发酵,把这些烂菜叶、果皮、剩菜剩饭变成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p><p> 说干就干,我们一起搜集家里不用的水桶、砂网、水龙头等物品,制作出堆肥桶,将菜叶果皮切碎倒进桶里,和发酵剂搅拌混合均匀,过了十多天,就发酵产生了肥水。</p><p> 将肥水兑水稀释后,给家中的花草施肥,原来发黄的叶片渐渐变得绿油油,生长的非常旺盛,看来肥水的养分非常高,妈妈高兴地说:“垃圾还可以这样有用,真是太好啦!”</p><p> 参加这项活动后,我觉得垃圾不再是脏而没用的,只要开启智慧,就可以将随手丢弃的垃圾变成有用的资源。家中还有很多废弃物,我们试着开启双手和大脑变废为宝,尽一份力为地球减少负担,为环保做贡献,我们一起行动吧!</p> <p> 初二七班孙家琦</p><p> 通常,我们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就是像松鼠一样填埋。松鼠埋下的宝藏可以让它撑过一整个冬天,而我们埋下的垃圾正在让我们和地球一起受苦。</p><p> 同学们变身厨余堆肥小达人,将厨余垃圾变成“黑金土”—环保有机肥,让有用的东西重归土壤,完成自然界本该有的能量循环。通过此项活动让同学们在行动中践行环保,让地球更美好。</p> <p>2.6王玺程</p><p> 在我们生活的中,每天都会制造出很多厨余垃圾,但...由于我们对处于垃圾的不重视,导致了现在的泛滥成灾。最近我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厨余垃圾堆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又学到了许多的知识。</p><p>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部又一步的操作,搜索发酵原理,制作发酵桶,开始堆肥...</p><p>二话不说,马上开始...我们开始搜集家里一切能用的东西,例如:水龙头,纱网,水桶等。做好以后,又开始向里面倒剩菜剩饭,果皮等。</p><p> 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发酵桶里慢慢有了肥水,肥水的作用可不小嘞!它可以使我们的盆栽更加茂密,这样我们就不用花钱买肥料了,妈妈看见后连忙举起大拇指说:“你可真棒啊!以后你就负责我们家的盆栽养殖了。”我开心地笑了。</p><p>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很多变废为宝的小技巧,希望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参与到这个垃圾堆肥的行列中,让我们一起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