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危为机 莫负韶华 全力以赴

宁朔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肖老师

<p>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吴忠中学青铜峡分校</p><p>高三考前心理辅导专题————</p><p>学生学习管理篇</p><p>家长家庭教育篇</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学生篇</b></p> <p>  高三的各位同学们,复学已经有一段时间,学校、老师们都在为高三的学子们做出各种努力。因为疫情并未完全结束,从大家的生命安全,学习安排,学校生活,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付出了很多很多,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同学从本次疫情中学习收获了很多,成长迅速,努力学习,认真拼搏,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为了梦想全力以赴的你最美。 </p><p> 但是难免,同学们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状态,自己很努力但是没效率,焦虑不已,学习漫无目的,慵懒散漫,学习方法不当等。究其原因:学习没有动力,没有主动性,自我认识不到位,学习方法还存在问题。今天老师特地录制了下面的微课,就两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分析:一、希望同学们尽快转变认识,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哪怕是个近期的短目标。二、学会自我管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时间的管理,做到合理安排,高效学习。</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家长篇</b></p> <p>  家长朋友们,做好高三学生的家长,有几点需要注意,不一定能做到最好,但请一定尽力做好。</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不要过度焦虑,管理好情绪。</span></p><p>  很多的家长从孩子一进入高三就如临大敌,自己先就有了变化: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茶饭不思,有的夜不能寐。家长们怕孩子的成绩大起大落使得自己的心中没底,怕孩子失去信心自己不能使他振作,怕孩子生病浪费时间,怕孩子情绪不好影响复习,怕孩子在这段日子里谈恋爱,怕孩子到高三了还不上心,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反正是整日地忧心忡忡,担惊受怕,焦虑不安。</p><p>  你可知道?我们的情绪可以直接传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孩子学习中面临的真正压力,恰恰就来自于关爱他们、呵护他们的父母。许多时候,父母的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孩子压力的主要来源,在孩子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充当的不是一个减压者,却是一个施压者。</p><p>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b></p><p> 尽量不要过多地谈论社会的阴暗面,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影响他们的世界观,甚至使他们害怕进入社会。</p><p>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让工作、家庭的一些事情、矛盾、不和谐音符影响到孩子。 不要因夫妻教育方法不一致而公开争吵,那样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p><p> 我们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希望大家给孩子多加动力,少添包袱,力求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让孩子以愉快的心情、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备战应考,希望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之后,能得到超值的丰厚的回报。</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合理、适度关心。</span></p><p>  要高考了,“你最喜欢家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最喜欢家长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可见,孩子不欢迎我们的过度的关心。</p><p>  我们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无关原则的约束少一点,多余的关心少一点。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无论你的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须要装出一副无关紧要、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最好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不要主动去过问,当孩子自己谈到相关话题时要认真地“察言观色”,巧妙应对。</p><p> 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要过多,反差不要太大,要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就行,可以让孩子在星期天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有些家长朋友不明白,让孩子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到学习上其实没有好处。学习不仅仅是看书,休息也不仅仅就是睡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扫地、洗碗、洗衣服,不仅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得到适当的缓解放松,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好处。</p><p> 我们要把焦虑的心情转化成有效的行动,帮助孩子切实地提高成绩,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若即若离。</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做好合格的引导者和陪伴者。</span></p><p>   高三阶段,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分数。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会上火着急,我们要做的是要和孩子一起查找原因,是情绪过于紧张,是考试题目过难,还是复习计划有偏差?是基础知识不到位,是考试技巧没掌握,还是学习没有努力?如果你不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并从中发现不足,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反而不是有病乱投医,就是大惊小怪,失望伤心,生气责骂,这些无疑都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落井下石。如果真想要帮孩子忙就要帮到正地方。做好合格的陪伴者和引导者。</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四、不要期望值过高,做到合理期待。</span></p><p>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考生的现实的成绩和智力的差别,总想着让孩子考高分、进名校,为家长长脸,为家族争光。目标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使孩子觉得考不上名校就是无能,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要守住一颗最可贵的平常心。</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五、避免盲目攀比。</span></p><p>  有些家长朋友总是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够优秀,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就经常把亲友同事家的名列前茅的孩子拿来刺激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样会有好效果。岂不知,这样效果更糟。所以不要总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如何有出息的话,这样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压力,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从内心对学习、对高考产生恐惧、厌恶,更加不利于复习和考试。要多进行纵向的孩子自己跟自己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六、切忌唠叨不休。</span></p><p>  有些家长朋友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无休止地唠叨,整天用“要为父母争口气”之类的话刺激孩子。不时督促孩子,要抓紧时间做作业;一天到晚,在孩子耳朵边唠叨要刻苦呀、努力呀;整天磨叨孩子这么不听话呀;千百次地说考不上大学没有出息呀;无数次地比谁家孩子比你学习好呀;甚至有的家长还踩凳子、趴门缝偷看孩子是不是在学习。你让孩子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类似的话,做的都是让孩子极其反感的事,这种做法,这种不信任,只能是影响孩子的心情,让他不能好好学习。甚至还会造成双方面的矛盾,孩子和家长,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尽量不要发生冲突、碰撞,那无异于火星撞地球,后果很严重。</p><p>  对孩子表达关心也要看准时机,不要没完没了的唠叨,也不要老在孩子身边晃来晃去,要适时适度,可以选择在他们休息、放松、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表达。</p><p> 嘱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复两遍以上,否则既没有实际效果,又会给孩子以不被信任的感觉,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平时也要有意识地杜绝唠叨,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心理及生活的环境。</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七、积极、正确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span></p><p>  我们要学会平等地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家长要认识到和自己的孩子谈心的重要性。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只有38%的家长能够经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并且具有比较多的语言交流。此项调查结果还显示,能够经常和父母谈心和沟通的孩子,心理大都比较健康,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相反,缺少和父母交流的孩子,学习成绩就比较差,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疾病。</p><p>  家长多呆在家里,是为给孩子创造更多和家长接触、交谈、沟通的机会。绝不是在家里陪读,更不是监督。应讲究家庭民主,尽量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有不同看法,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再沟通解决。多和孩子共进晚餐,谈论愉快的话题,忙里偷闲,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走进大自然,带孩子到户外踢踢球,散散步,听听音乐,以此来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疲劳。我们在学习上不能代替孩子,就在生活上、精神上多关心帮助孩子,节假日、星期天、孩子放学以后,家长最好都能够呆在家里,家里客人要少些,应酬也要适当减少,把和亲朋好友打牌、聊天等暂时放一放,甚至连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得放一放,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与孩子同甘共苦,用你的心,时时陪着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艰苦的学习之路有父母在陪伴,让孩子觉得他在我们的心中是第一位的,使孩子心情愉快地面对每一天的学习。</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八、要有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评价</span></p><p>  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孩子是错误的、不对的,会使他感觉自己很无能。要学会赏识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即使他错了,我们可以提醒他,让他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做的更好。不要用“你老是这样,从没做好过”这类的话指责他。当孩子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他内心成才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时,能学不好吗?孩子们并不在乎我们给他买了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时候我们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会使他们很满足,从而充满学习的动力。因此要多给向高考冲刺的孩子们些鼓励,多给他们一些良性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暗示的力量,真的不可忽视。</p><p>  美国有一个心理研究组织做了这样的实验:安排一些志愿人员,先测量了他们的握力平均为101磅,然后将他们催眠,暗示他们现在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样的催眠后,再测他们的握力,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60磅了。</p><p>  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之后,他们的平均握力竟然可以达到140磅。</p><p>  可见如何给予孩子正面而积极的暗示,也是我们做家长的研究课题,做好了,一定可以帮助他们达成他学业和人生的目标!</p><p> </p><p>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我们家长朋友们还要注意:对孩子不能过分表扬,也不能过分批评;不能过分民主,也不能过分专制;不能对孩子总发脾气,也不能从来不责罚孩子。不能总是按照一成不变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方法也要与时俱进。</b></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同学们,行动起来,我们学会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至少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不负韶华,全力以赴。🌹🌹</b></p> <p>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吴忠中学青铜峡分校</p><p>心理辅导中心 </p><p>高三考前心理辅导专题</p><p><br></p><p>总编:戚 劼 </p><p>审核:王德功 方 宏</p><p>编辑:肖艳梅</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