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p><p> </p><p> </p><p> </p> <p> 今天,我们观看了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最是书香能致远》</p> <p> 从中了解了甲骨文的知识;明白书的由来;知道出版一本书,需要怎样的出版流程;懂得我们应该如何深入阅读;向作家王跃文学习了读书的方法与写作的技巧。</p> <p> 家喻户晓的凿壁偷光、苏秦刺股、孙敬悬梁、车胤囊萤的勤学故事令人敬佩;毛主席闹市静读,鲁迅一生读书上万册的好学事迹激励人心;诗圣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创作状态,旷世奇才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生命状态,无不令人心生向往。</p> <p> 向远在湖南的小朋友学习读书方法:</p><p> 一 、执书姿势要端正。</p><p> 二、按照页码顺序看。</p><p> 三、美好词句要标画。</p><p> 四、看完写篇读后感。</p> <p> 还参加了全国亲子阅读“看见幸福,阅出梦想”云活动。</p> <p> 这是由全国妇联2016年组织发起的“书香飘万家”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已成为让4.3亿家庭积极实践亲子阅读的“最强推广者”,也让我们了解到创建书香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p> <p>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成长与前行的路上,更需要与书为伴,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状态,用阅读点亮生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读书真的这么重要吗?</b></p><p><br></p> <p> </p><p>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可见读书有多么重要。</p> <p> 毛姆也说过: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p><p> </p> <p> 还记得曾被刷屏的 “读书哥”吗?疫情笼罩下的武汉方舱医院,每一位被感染者随时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恐惧、压抑、谈疫色变的环境中,他却忘我的沉浸于阅读之中,那份与周边环境反差极大的淡定与从容,如一股清流,让每一个看到的人瞬间静下心来……阅读,真的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p> <p> </p><p><br></p> <p> 樊登,樊登读书会创始人。一直倡导用读书点亮生活。从一个“阅读白丁”成长为“爱读书,善讲书”的樊登,缔造了收入过亿的“樊登读书会”,他的财富秘诀只有两个字——“阅读”。</p> <p> 今天,老师又换了一个角度引领我们探究读书的意义,借助网络资源参与读书活动,联系疫情中感人的“读书哥”,了解樊登的创业故事。接下来,老师还分享了犹太民族重视和培养孩子阅读的有效方法,让我们透过这个历经劫难,却又生生不息、英才辈出的民族,再次印证读书的重要,明白了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p><p><br></p><p><br></p> <p> 犹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书香民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高达64本,这足以表现出读书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p><p><br></p> <p> 很多世界知名的杰出人士都是犹太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分形理论的创始人芒德勃罗、大音乐家贝多芬、大画家毕加索、大诗人海涅、世界语创造者柴门霍夫,以及现今经济界的巴菲特、索罗斯、格林斯潘等,都是犹太人。</p> <p> 有数据显示,在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犹太人占一半;全美名牌大学教授中,犹太人占1/3;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1/4;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犹太人占60%;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1/3;《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占18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p> <p> 被上帝选中的犹太人足够优秀,却命运多舛,屡遭迫害。</p> <p> 被纳粹活活打死的幼童横尸街头,连几岁的孩子也难逃厄运。</p><p><br></p> <p> 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深知——智慧装在脑袋里,金钱装在口袋里。钞票、房产、财富……可以因为战争、灾难等各种原因随时随地化为乌有,或被掠夺者据为己有,唯有知识与智慧是抢不走的真正的财富,也是东山再起的真正的资本。</p> <p> 无独有偶,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也曾说过:“假如现在我被身无分文地扔到了撒哈拉沙漠的腹地,只要能让我遇到一支骆驼商队,十年后,我又是世界首富。”同样印证了用知识武装头脑才是抢不走的财富,也是山穷水尽、身无分文时,再创辉煌的本钱。</p> <p> 无论遭遇过什么,无论正遭遇着什么,犹太人从未放下对知识的渴望,阅读成就了这一强大的民族,也使犹太人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怎么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呢?</b></p><p><br></p> <p> 犹太人在孩子刚学会爬的时候,父母就会给孩子请“蜜书”。就是在书本上涂上蜂蜜,然后把带“蜜”的书放在离孩子不远的前方。孩子出于好奇和爱玩的天性,看到书,就会爬过去用手抓。手一放到书上,便被黏糊糊的东西给黏住了。当孩子把沾上了蜂蜜的手放到嘴里品尝时,便会惊讶地发现书竟然是甜的!这样,孩子从此在潜意识里就对书产生了好感和兴趣。</p> <p> 犹太人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给孩子递东西时,也喜欢用书当工具。比如,在给孩子递苹果、饼干、糖果这一类吃的东西时,会把食物放在书上递给孩子。另外,一些小玩具之类的东西,也会通过书来传递给孩子。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一种印象:只要书一来,就一定有好东西来。因此,在孩子的印象中,书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东西。</p> <p> 当犹太人的孩子问父母一些问题时,父母们往往也都不会直接回答,而是对孩子说:“这个问题嘛,咱们去问书博士。”他们会把孩子抱进书房,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去书架上找相关的书,从书上寻找孩子需要的答案。他们会虔诚地抽出一本本书,认真寻找一番,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父母这种虔诚的态度和寻找书的过程,也让孩子对书产生了崇敬和敬仰的心理。</p> <p> 课余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安静地阅读,或者开心地分享,或者愉快地讨论,高质量的亲子阅读,一定比一家人一起看电视更有意义。</p> <p>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p><p> </p><p> </p><p> </p> <p> 道理不辩不明,读书的重要不言而喻。关于“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大家更困惑的是读什么?怎么读?其实读什么,只要是开卷有益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定位,不可一概而论。而怎么读,方法繁多,需要积累、更需要甄别,最关键的是知行合一,先读起来,先读进去。</p> <p> 居家隔离,停课不停学,我们着眼家庭,大力开展亲子阅读,打造“书香家庭”,用家长的榜样力量引领孩子静心阅读,书香战疫!</p> <p> 经历疫情的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有关新冠病毒的知识,还学会了很多防护知识,更记住了逆行武汉、守护百姓的白衣英雄,灿灿用配乐朗诵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无双国士的深深敬意——《致敬,钟南山》。</p> <p> 吴悠同学分享了一首《黄鹤楼》。那些为武汉疫情担忧,为武汉人民助威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再读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次新冠疫情,让人们赋予了武汉,还有武汉的黄鹤楼更丰富的内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p> <p> 孙睿阳同学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居家抗疫的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里有关读书的观点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父与子》里珍视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态平衡的劝诫值得人们警醒。</p> <p> 小笔记,大用途。</p><p> 读书笔记是孩子最好的素材本,它可以成为孩子写作文时的灵感和素材来源。另外,积累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模仿能力、文字驾驭能力等都会有所长进,这对孩子提高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堪称是孩子学习的加速器。</p> <p> 别看煊煊才二年级,可是一位资深小读者。今天她要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藏书。不知不觉间,她已经读过好多书了。不过她更期待打开那些还没有拆封的新书,去探索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用心体味书里的精彩与睿智,采得百花方成蜜,不断收获成长的喜悦与幸福!</p> <p> 铭铭同学的好书推荐《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听后可一定要记得“簌口刷牙讲卫生,保护牙齿靠自己”。</p> <p> 小宝是个名符其实的小书虫,他要跟大家分享自己读《西游记》的心得体会,从抽象概括出书籍的主要内容,到分述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小宝都能说得入木三分,相信这份丰厚的读书感受,会引起很多同学的共鸣。</p> <p> 分享起自己读过的书宝,恒恒如数家珍。概括起每本书的主要内容更是信手拈来,滔滔不绝……阅读,让恒恒更加自信,也让恒恒同学的表达能力突飞猛进。</p> <p> 皓皓配乐诗朗诵《七律 •长征》。带我们一起回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感受极度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红军战士勇往无前、豪情满怀的大无畏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p> <p> 鹏鹏分享了自己积累的杜甫的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绝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唐 ] 杜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p><p> 鹏鹏还运用学过的方法,结合诗文,抓住诗眼,发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了一幅秀丽的春日风光,诉说出诗人内心的怀乡愁思,画面感十足。</p><p><br></p> <p> 俞然同学与大家分享他的读书收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丰乐亭游春·其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宋·欧阳修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p><p> 小家伙抑扬顿挫,入情入境,读出了诗的韵律,也将听者带入了诗境之中,谷雨已过,听到这首诗也不免跟着一起慨叹春日的短暂,开始留恋这春天的美好。</p> <p> 婷婷分享了自己喜欢的《笠翁对韵》。它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之一,要通晓中国文字韵律的精妙、优美,《笠翁对韵》是必不可少的读物。因为它词藻丰富、优美,曲故众多,所以熟读《笠翁对韵》对孩子遣词造句、作诗、对对子都有很大的帮助。</p><p><br></p> <p> 峻峻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积累《观沧海》,这么长的一首诗,小家伙已经做到了熟读成诵,高昂的头,充满力量的朗诵,传递出海的波涛激荡,诗人的博大胸怀……</p> <p> 禹涵告诉我们:挫折并不可怕。把它当作磨刀石,会让刀锋更利;把它看做垫脚石,会让逆商增长。唯有书籍,能打破这世间的禁锢,拓宽灵魂的边界,铺展生命的广度。</p> <p> 作为新时代的小书虫,我们读书更要爱书、护书、敬畏书,结合语文口语交际,我们共同商议制定出《班级图书借阅公约》,复学后我们就开始实施。爱护图书,见行动。从我做起,最靠谱。</p> <p>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用读书点亮生活,收获成长!愿心流常现,幸福常伴!</p> <p> 疫情期间,我们着力构建“书香家庭”,让孩子们更亲近书籍,更喜欢阅读,停课不停学,书香芬芳飘万家,战疫阅读分外暖。</p><p><br></p> <p> 从爱上阅读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世界,天天都是读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