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配乐:东方红(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回乐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970年4月24日这首乐曲响彻宇宙</span></p><p><br></p><p>中国航天日(Space Day of China),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p><p><br></p><p>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国防科工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筹划部署“开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宣传和科普活动。</p><p><br></p><p>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p> 历年中国航天日主题 <p>🔻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中国梦 航天梦”。 </p> <p>🔻航天创造美好生活——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p> <p>🔻共筑航天新时代——2018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p> <p>🔻逐梦航天 合作共赢——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p> <p>🔻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2020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4月24日,我们迎来了中国航天人的集体节日——第六个“中国航天日”。</p> 中国航天腾飞路 <p>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p> <p>东方红漫游50年</p> 2020第五个航天日 <p>2020年4月24日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50年前的今天,中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一曲《东方红》,揭开了中国航天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发射,使中国初步形成“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比较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体系,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此为起点,“北斗”指路、“嫦娥”问月、“天宫”览胜……中国航天事业的脚步未曾停歇。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p> <p>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p><p><br></p><p>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p> <p>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p><p><br></p><p>“天问系列” 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饱含动感 气韵流动,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p><p><br></p><p>这组意义深远的名称与图形标识,将承载着中国人航天强国的梦想,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p> 伟大的中国航天人 <p>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p> <p>习近平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p> <p>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近日,孙家栋、王希季、戚发轫、胡世祥、潘厚任、胡其正、彭成荣、张福田、陈寿椿、韩厚健、方心虎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p> <p>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br></p><p>“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3位:于 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p> <p>🔻于敏同志简介</p><p><br></p><p>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br></p><p>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1965年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p><p><br></p><p>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p> <p>🔻王大珩同志简介</p><p><br></p><p>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p><p><br></p><p>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p><p><br></p><p>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领导下,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为配合我国中程地地导弹发射实验,中国科学院承担研制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设备的任务,他任总工程师,提出工程总体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一次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当时同类仪器的国际水平,满足了国防尖端武器试验的急需。继而在G179、718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170跟踪望远镜,331电影经纬仪等研制任务中,对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指导,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他对国家光学技术领域的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研究方向、研制任务的确定,技术基础的建议等方面,做了大量筹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工作,并积极倡导建立研究——发展——小批量生产一体化的体制。</p> <p>🔻王希季同志简介</p><p><br></p><p>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br></p><p>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p><p><br></p><p>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出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而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制方案。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1982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和1990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p> <p>🔻朱光亚同志简介</p><p><br></p><p>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p><p><br></p><p>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4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第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第9届、10届中央候补委员,11至14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第9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p><p><br></p><p>1957年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了堆物理试验,跨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负责并领导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1962年主持编写的《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争取在两年内实现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目标起了重要作用。参与组织领导我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两弹”技术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70年代以来参与组织秦山核电站筹建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80年代后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孙家栋同志简介</p><p><br></p><p>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br></p><p>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质奖章,同年回国。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p><p><br></p><p>1967年以前,先后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与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1967年后,开始从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任新民同志简介</p><p><br></p><p>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br></p><p>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p><p><br></p><p>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他相继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1980年5</p><p><br></p><p>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中,作为首区总指挥,协助领导和指挥了这一重大的飞行试验任务。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吴自良同志简介</p><p><br></p><p>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br></p><p>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海冶金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p><p><br></p><p>1954年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获得奖励。50年代,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铝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取得成功,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60年代,在困难的条件下,冶金所承担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该室主任,主持这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探索和反复试验,于196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p> <p>🔻陈芳允同志简介</p><p><br></p><p>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br></p><p>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p><p><br></p><p>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我国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 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陈能宽同志简介</p><p><br></p><p>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br></p><p>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p><p><br></p><p>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预期结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5年获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杨嘉墀同志简介</p><p><br></p><p>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br></p><p>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68年后,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p><p><br></p><p>他长期致力于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分系统的设计师,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1984年获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周光召同志简介</p><p><br></p><p>湖南省长沙市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br></p><p>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回国,历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九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执行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现为第9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1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p><p><br></p><p>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世界公认他是赝矢量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p> <p>🔻钱学森同志简介</p><p><br></p><p>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p><p><br></p><p>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届中国科协主席,第6至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p><p><br></p><p>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 956年10月任该院院长。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维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p> <p>🔻屠守锷同志简介</p><p><br></p><p>浙江省湖州市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br></p><p>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后,历任国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一院技术总顾问和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p><p><br></p><p>从50年代后期起,作为开创人之一,投身于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作为总体设计部主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他先后担任我国自行研制的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带领科技人员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关键,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特别是在洲际液体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中,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了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洲际导弹任务的圆满完成。他作为研制长征二号E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技术总顾问,参与领导研制试验工作,保证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获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黄纬禄同志简介</p><p><br></p><p>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br></p><p>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p><p><br></p><p>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奠基人,在导弹武器系统总体及控制技术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末,在我国涉及火箭技术相当多的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状态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和改型设计难关,进而通过自行设计相继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70到80年代,在没有任何外国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个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并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射击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及冷发射、高海情下导弹出水大姿态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程开甲同志简介</p><p><br></p><p>江苏省吴江市人,1918年生,男,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br></p><p>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p><p><br></p><p>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原子弹爆炸威力、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创建了核试验研究所,成功地设计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原子弹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试验技术协调发展。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及时提出了向地下核试验方式转变的建议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实现了大气层试验向平洞与竖井试验的转变。创立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核爆炸的测试研究,对武器的研制及改进、效应及其防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开创了抗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并完成首次抗加试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彭桓武同志简介</p><p><br></p><p>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br></p><p>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p><p><br></p><p>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197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78—1983年任理论物理所所长。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王淦昌同志简介</p><p><br></p><p>江苏省常熟县人,1907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br></p><p>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0年5月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2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第3、4、5、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逝世。</p><p><br></p><p>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他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积极促成建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并一直指导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研究。积极指导原子能研究所开展电子束泵浦氟化氢激光器等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邓稼先同志简介</p><p><br></p><p>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p><p><br></p><p>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986年逝世。</p><p><br></p><p>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赵九章同志简介</p><p><br></p><p>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p><p><br></p><p>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 968年逝世。</p><p><br></p><p>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从1957年起,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他是主要负责人。同年10月,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在他领导下,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1964年,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他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他对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姚桐斌同志简介</p><p><br></p><p>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p><p><br></p><p>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逝世。</p><p><br></p><p>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1962年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500多项。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他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科研人员培养和作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p> <p>🔻钱骥同志简介</p><p><br></p><p>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p><p><br></p><p>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逝世。</p><p><br></p><p>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负责与组织小型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小型离心机、振动台设备的研制。负责领导探空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获得丰富的试验资料。参与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组织并提出预研课题,为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6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钱三强同志简介</p><p><br></p><p>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br></p><p>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1992年逝世。</p><p><br></p><p>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p> <p>🔻郭永怀同志简介</p><p><br></p><p>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p><p><br></p><p>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逝</p><p>世。</p><p><br></p><p>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 <p>我们要感谢这些伟大的中国航天人,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中国星!</p><p><br></p><p>目前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已有20位远去,我们永远缅怀。健在的3位,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也都超过了90岁高龄,祝他们身体健康!</p> 中国航天之父 <p>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的奠基人和创始人</p><p>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p> <p>“东风”1号地对地导弹高17.68米,最大直径1.65米,翼展3.56米,弹头重1.3吨,飞行时间442秒,最大射程590千米,导弹起飞重量(总重)20.4吨,关闭发动机时导弹最大飞行速度2165米/秒,弹道最大高度168千米。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代地对地导弹。1960年11月5日, “东风”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向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p><p><br></p><p>东风一号横空出世</p> <p>火箭军方队威武雄壮</p> <p>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钱学森</p> <p>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立志报国,远赴重洋</i></b></p> <p>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p><p><br></p><p>父亲钱均夫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儿子从事工程,将来学成之后,能够用实业救国。当时,中国残酷的社会现实更加坚定了钱学森奋发读书的决心。</p><p><br></p><p>1929年,钱学森考入国立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p><p><br></p><p>少年钱学森与父亲钱均夫</p> <p>本科毕业后,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名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学界新秀,名师高徒</i></b></p> <p>到了美国,钱学森的目光从路上瞄向了未知的天空。</p><p><br></p><p>钱学森放弃原来的专业,选择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第二年,他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之后,为了追求更深邃的知识,他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p><p><br></p><p>加州理工学院</p><p><br></p><p><br></p> <p>在这里,钱学森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p><p><br></p><p>在导师的指导下,年轻的钱学森很快脱颖而出,成了当时美国科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p> <p>钱学森在美期间,曾获得以下让人惊叹的履历</p><p><br></p><p>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p><p><br></p><p>1943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p><p><br></p><p>1945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p><p><br></p><p>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 <p>钱学森35岁时,就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而大多数的学者都要从事20年以上的教学、咨询和管理工作才能获得这样一个教职。</p><p><br></p><p>这个时候,钱学森已经是美国政府的科学顾问,获准自由出入美国五角大楼。后来,美国军方还破例授予他上校军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软禁五载,多方营救</i></b></p> <p>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钱学森觉得回国的时间到了。于是,他收拾家当,向恩师、老友告别,准备回国。</p><p><br></p><p>有一天,钱学森来到一位好朋友丹尼·金布尔(时任美国海军次长)家中,向其告别。临走时,金布尔依依不舍,拥抱祝福钱学森。等到钱学森走远了,金布尔立刻换了嘴脸。他拨通了美国司法部的电话,要求必须阻止钱学森回国。</p><p><br></p><p>金布尔声称:“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p> <p>特米那岛监狱(钱学森曾被非法囚禁于此)</p><p><br></p><p>随即,移民局抄了钱学森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钱学森拘留了14天。直到收到1.5万美金的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p><p><br></p><p>钱学森被软禁在家,不允许离开洛杉矶。每月还要随时接受移民局的传唤。这样日子,持续了5年……</p><p><br></p><p>钱学森接受美国移民局审讯</p> <p>正当钱学森一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蒋英(钱学森夫人)无意中从画报上看到了一张天安门广场上庆祝五一劳动节的照片。在照片中,钱学森一眼认出从小抚养自己的太师公陈叔通。</p><p><br></p> <p>钱学森写给陈叔通的求救信</p> <p>周恩来深感事态严重,立刻指示外交部把信送到日内瓦会谈。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中方代表王炳南出示了钱学森的信件,美方哑口无言,只得同意钱学森回国。</p><p><br></p><p>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p><p><br></p><p>历经坎坷的钱学森夫妇回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惊世两弹,冲霄一星</i></b></p> <p>回国后,钱学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任院长。</p><p><br></p><p>毛主席邀请钱学森共进晚餐</p> <p>周恩来和钱学森</p> <p>聂荣臻和钱学森</p> <p>接下来,就是钱学森带领中国“两弹一星”事业“高歌猛进”的时代!</p><p><br></p><p>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弹道导弹“东风一号”试射成功。</p><p><br></p><p>东风一号准备发射</p> <p>1966年10月27日,中国“核导弹”发射成功,有力地回击了美国人对于我国有“弹”无“枪”的嘲讽。</p> <p>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p> <p>2003年10月16日,“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实现首次载人“飞”天。</p><p><br></p> <p>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后,航天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航天员都会上门去看望钱学森,已经成了一种惯例甚至仪式,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都上门看望过钱学森,直至钱学森离世。</p> <p>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火箭工业也可能成功,但至少会晚20年。</p> <p>钱学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br></p><p>“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p><p><br></p><p>钱学森雕像</p> <p>图片与资料均源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