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嘡街道工作动态

响嘡殷璐

【工作动态】 ◆4月24日下午,唐山市河湖“四乱”整治及农村饮水安全落实情况联合督查组一行四人,在组长唐山市委督查室张梁的带领下,到响嘡街道大司营村检查农村饮水安全情况和19年“四乱”清理完成情况以及今年“四乱”台账排查、治理情况。同时到老陈营村检查了农村饮水安全情况,滦州市委督查室、滦州市水利局和响嘡街道负责人全程陪同。 ◆4月24日下午,响嘡街道主管教育党工委副书记程绍川在响嘡街道中学主持召开了辖区教育办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参加的专题会议,会上就当前各学校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学生线上教学和初三开学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对街道中学相关设施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月24日,响嘡街道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村对个别人进行再摸查,力争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参保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 ◆4月24日,响嘡街道武装部结合滦州市人武部安排部署,要求各村对本村所有适龄大学生进行走访调查,填写大学生兵员潜力调查表,并做好上报工作。 <p>  ◆4月24日,响嘡街道按照滦州市政府要求,要求各村于5月20日前,做好今年各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p> <b>响嘡街道着力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鼓起村民钱袋子。</b>响嘡街道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保农业生态环境、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特色经济链条效益。<b>一是培育特色,打造品牌,走共同富裕之路。</b>以姜庄、大闫营、杜营、小刘庄、吕甸、老孟营等10个村,引进“北京油绿3号和北京油绿6号”白菜新品种,形成“6000亩”农业特色种植基地。其中姜庄村通过支部引领+干部示范+党员带动+农业合作社,全村200户,栽植白菜1500亩,通过白菜油绿3号和油绿6号商标,无公害栽植,依托本村圣捷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提升了白菜的知名度,打造了姜庄特色白菜品牌效益,实现了村民富裕、村集体壮大的双赢。全村年收入650万元。户纯收入1.2万元。同时该村5户村民,利用本村150亩优质水源,发展渔业养殖业,现鱼苗已全部销售,实现收入160万元,户纯收入50万元;村干部姜玉交和姜伟波投资2万元,利用本村4座20亩温室大棚栽植1800棵油桃和套栽3700棵大头菜,现长势良好。 <b>二是依靠优势,凸显资源,加快发展乡村游。</b>紧紧依托滦州古城四A级国家景区和研山景区、滦河生态观光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了一批乡村游示范点,其中,葛田庄村利用老龙湾鱼种场,依托190亩水域面积,村内5户发展生态鱼业+垂钓+特色农家大锅鱼,年吸引唐山周边近千人游客居家休闲观光,户年收入40万元;杜营村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吸引乐亭人到本村投资120万元,建成占地50亩的鲜桃培育基地,其中温室大棚7个占地20亩,裸地30亩,每年4月至5月初,每天都有附近县的游客到此赏桃花和品尝鲜桃,仅此一项可收入达到80万元。<b>三是独居人文,精耕特色,推进规模化经营。</b>依滦河,枕研山,伴古城,形成独居响嘡特色滦州乡村振兴样板,该街道以滦河为支点,将滦河沿岸村连点成线,打造凸显滦河文化+模式村,其中老陈营村因村内三面临水,百年槐树、几十年的柳树和主副街果木树让村内三季花果飘香,绿意盎然,素有“氧吧小镇”的美誉。河北省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河北样板村,让村容村貌“靓”起来,利用闲置民居进行改造形成民居出租+农耕体验发展模式,让村庄金子招牌“亮”起来;两座阳光玫瑰葡萄温室大棚和4座鲜花、蔬菜温室大棚,彰显精耕特色产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承载村发展史的村史馆和村民文化广场,挖掘了村庄丰厚文化底蕴,让村民文化生活“美”起来;河北省首家农家红色小屋和滦州市首家党性教育馆,着力打造一座唤醒红色记忆、存续红色血脉、传播红色文化,增强党员干部向心力和凝聚红色力量,让干群人心“齐”起来。

街道

滦州

油绿

乡村

特色

滦河

本村

白菜

打造

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