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痴墨的美篇

素心痴墨

<h3>又是一年国际读书日。读书早已成为基本的业余生活习惯。翻看去年的《微信读书》记录,全年通过微信读书近400小时,平均每天1个多小时,大概读了30多本小说等闲书,800余万字(走马观花,速度极快,看过几乎全忘了)。实际上每天手机不离手,每天翻看&quot;头条&quot;等阅读的内容远不止两小时。妻曰:就是一书虫。<br>偶然翻出三年前读书日写的几段巜读书日杂忆》,当时发给同学朋友,引起一些同龄人共鸣。今日择录重发,算是对读书日的记念吧。<br>第一本小人书  <br>记得童年时(上世纪70年代初),随父亲从乡下进城,在城中唯一的小书店,购的第一本小人书(连环画)是《打击侵略者》,价格0.13元。  <br><br>第一本小说  <br>记得小学三年级时,看的第一本小说是《林海雪原》,在七十年代初,这还是一本禁书。忘了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本书,只记得看的入迷,忘了吃饭,父母屡催不应,威胁要烧了书。童年的心里第一次被少剑波、白茹打动……  <br><br>背诵《三字经》  <br>上小学时,正值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批林批孔。父亲拿到一本《三字经》批注本,要我每天背一段。父亲极严厉,背不出来要挨打。可以说,《三字经》是我最早接受的国学和历史知识启蒙,当然,是&quot;批判&quot;的学习。  <br>诗朗诵  <br>记得是1979年春,旗里举行诗歌朗诵会。父亲逼我上台,朗诵父亲写的一首记念周总理的古体诗,似乎还获了奖。对古典诗词的热爱迄今未改,还要感谢父亲在我童年时期的鞭策。  <br>中秋节  <br>记得小学四年级(1974年),中秋节前,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在当时对我来说算是很大一笔钱了),让我买一个月饼过节。路过书店,我还是忍不住进去买了一本小人书(连环画),剩下几分钱在路边书摊看了几本小人书(一本一分钱)。现在还佩服自已能忍受月饼的诱惑(在那个年代,一块月饼无疑是美食了)。  <br><br>练习书法<br>记得上初中时,旗里举行书法展览。我初习书法,尤喜《唐人小楷》。写了几篇,都不满意。父亲给我写了&quot;飛鳯家&quot;三个行书,要我临写,并说&quot;能写飛鳯家,敢在人前夸&quot;。对书法的喜爱,自此开始,迄今乐此不疲。<br>墨<br>读大学时,学校举行书法展览。我书写了一尺见方的&quot;墨&quot;字,落款还是室友老荣所写。毕业至今,老荣潜心瘦金体,颇有功底,我辈已是望尘莫及了。<br>购书<br>记得是在大学三年级时(1983年),购得《古代诗词曲名句选》(见下图),闲暇时常翻阅几页。迄今三十余年,这本书随我几度辗转,书页已发黄,仍然是我最珍爱的藏书之一。<br><br>巜购书》补记<br>《古代诗词曲名句选》,1982年第一版,广西人民出版社,价格2.50元,收录2000余条名句,717页,67万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部分名句解读有“文革”阶级斗争的印记。此后,又修订再版了多次。类似的书也出了不少。但在我看来,超过此书的不多,可谓精品精典了。<br><br>逛书店<br>记得上大学时,校门东门外有一小书店,课余时常光顾。一次在书店,钱包被偷,内有3.8元,是我近一周的生活费。书未买成,懊恼了几天。<br><br>书痴<br>上大学时,老师常提供诸多参考书目(历史专业),我读之无味。醉心于中外文学名著,大部分文学作品是在宿舍里卧读的。好读书,博而杂。记得校图书馆《第三次浪潮》是我第一个借阅的。<br><br>不空手  <br>上大学时,周日常徒步到青城最大的书店闲逛。看半天书,却无钱购买。工作后,出差到外地必逛书店,且不空手,必购得图书而归。迄今面对满墙书架,几千册图书,读完的聊聊无几。现在面对新媒体,已很少购书了。读书已成习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通过手机,随时阅读。真可谓,好读书,不求甚解,随心随意。妻曰:前生今世一书生也。自号:痴墨书呆  <br><br>误事  <br>读书痴迷,不免误事。刚工作时,一本书,一张报,常读的入迷,全然不顾他人。时时领导同事与我说话,我的眼睛还在书本上,给人高傲不答理人的印象。初进首府做了官员,还是埋头读书,不懂请示汇报,不懂官场规则,被领导训斥,只配做教员。积习难改,酒场聚会时,时时置旁人于不顾,随意翻看手机(都是阅读症,不阅读就难受)。可见,习惯成自然。阅读(即便是通过手机)的毛病改不了,也不想改了。  <br>我的读书观  <br>一、开卷有益。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不读书。二、无目的。为了特定目标读书很难坚持,如应考。三、随心所欲。喜欢的书多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br><br>手抄书  <br>记得刚上初中时(70年代中期),在一同学家看到一个32开本大小的笔记本,是手抄本的小说《一只绣花鞋》,虽然只有几章,一口气读完意犹未竟。之后,又陆续看过几本手抄书,如《第二次握手》、《少女之心》,每次都和做贼一样,生怕别人发现。在那个年代,读手抄书也是难得的精神食粮。  <br>讲故事  <br>少年时上学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听老师讲故事。记得课余围在周老师(天津知青)身边,听其讲《一只绣花鞋》的故事,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却往往戛然而止,该上课了!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现在想来,也是老师吸引学生的讲课艺术。  <br><br>《高玉宝》  <br>记得小学四、五年级时,已从乡下进城上学。班主任老师姓高,名布斗。年轻气盛,脾气暴,上课时常和调皮学生发生争执。课堂上老师拉淘气学生出教室,一个抱住课桌不出,一个死拉硬扯,衣服都扯烂了,这堂课也上不下去了。学生编出歌谣:&quot;高布斗,偏要斗&quot;。传到老师耳中,怒火冲天。但高老师也有吸引学生的办法,记得在自习课上,拿着《高玉宝》,讲周扒皮的故事,蛮吸引人的。还念过《闪闪的红星》等几本小说。现在同学聚会,还时常说起高老师。老师已是古稀之年了,您还好吗?<br>   <br>知青歌曲<br>记得上初中时(70年代中期),校园流行知青歌曲。《知青之歌》、《沈阳我的故乡》等。“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马路多么宽广,大街小巷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当年的词曲犹在耳旁回响。在那个时代,这些歌是被禁止的,只能暗中传唱。还记得航林同学唱歌的样子。好的乐曲是禁不住的。<br><br>学《毛选》<br>上初中时,《毛泽东选集》四卷出版。学校组织学习。记得上晚自习,点着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用的是带玻璃罩的马灯,羡慕呀!),认认真真的摘抄,写体会(当然是假大空了)。一个小时下来,鼻子里全是烟灰。现在的学习劲头哪去了?<br><br>读《水浒传》<br>记得批林批孔时,批《水浒传》,捧读《水浒传》,废寝忘食,被108将所吸引,谈何批判!此后陆续看了几部名著,唯《红梦楼》,读不下去,因年少情窦未开也。<br><br>名言警句<br>上初中时,热衷于摘抄名言警句,认认真真抄在笔记本上。记得在宋步敏家,看到他哥摘抄的一个笔记本,如获珍宝,即刻转抄。保尔柯察金、雷锋等的名言禁句都在其中。几十年过去了,这几本笔记也不知遣落何处了,但其中的一些格言警句还历历在目。<br>读书日自题<br>前世今生是书生<br>官场误入浪此身<br>安得野鹤半日空<br>信步闲情逛书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