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p><p>60年代末,70年代初,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省里要求苏州改变苏钢厂有铁无钢的局面。从转复军人、应届毕业生和下乡知青中抽调了一批人员充实到钢铁工人队伍。71年9月,我随太仓150名知青,怀着对钢铁事业憧憬之情,来到地处浒关的苏钢厂。还记得9.13从太仓回城的那天,第一次乘上厂里派来接我们的敞蓬卡车,气氛热烈,欢声笑语,在几名活跃的女知青领唱下,一路高歌,我们成了最快乐、幸福的人。</p><p><br></p><p>入厂培训后,正式分配工种时,大多数到炼铁、炼钢、焦化等车间,成了名符其实的钢铁工人。而我与市五中66届高中毕业的肖鑫华,意外被分配在炼钢车间当红工医,戏称皮鞋医生。下乡和泥巴打交道,进厂学医治病能行吗?好在经过下乡插队的磨炼,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在学中干,干中学,尽快进入角色,我们暗暗下定决心。</p> <p>苏钢厂建厂时一角(老照片)</p> <p>厂宣传画廊</p> <p>钢花飞舞,当年炼钢车间浇铸现场。</p> <p>炼钢医务室负责人周定珠医生,是我们的师傅,比我们大十几岁,受过系统医护教育,又有一定实践经验,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融合了知识分子的气质,是厂里首屈一指的“钢花”。她为人正直,待人和蔼可亲,对我们俩个学徒,更是关爱有加,要求严格。入门第一天,就给我们立了规矩,告诫“医疗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慎而又慎,否则要害人的……”。从那天起,每当工作空隙时间,周医生就结合临床经验,给我们讲授医药、卫生及诊疗知识,手把手地教我们扎针输液等技能。那时,我们年轻,有文化,有灵感,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很快就学会了伤口消毒包扎,打针输液,以及高血压、伤风感冒、腹痛腹泻等常见病的诊疗。第一次给患者扎针、输液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后来周医生调厂医院工作,接任的王秀玲医生,毕业于医学专科学校,学识出众,同样具有老知识分子兢兢业业,堂堂正正,关爱晚辈的优良品质,成为我学医路上的又一位尊敬的好老师。</p> <p>王医生和小杨也和我一起在炼钢医务室工作过。</p> <p><br></p><p><br></p><p>俗话说学会容易,学精(入门)难。保健站日常工作,看起来並不复杂,但要精益求精,让患者满意,是要下功夫的。拿简单的扎针来讲吧,也大有讲究,马马虎虎一针了事,患者受痛。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掌握要令,做到部位准、进针快、推液慢,並辅以轻揉,患者就感觉大不一样,也满意了。还有当时车间生产环境差,一线工人眼睛常会被沙子、灰尘、石灰粉、金属屑等异物吹入。老话称“眼晴容不得沙子”,会产生眼晴争不开,流泪,疼痛,有异物感,十分难受。如不及时处理,严重的还会因异物损伤脆弱而灵敏的角膜,造成角膜溃疡、感染,影响视力。对这样的患者上门,我们称之翻“眼皮”。别看这小小的活,开始时笨手笨脚的,加之有的患者紧张,不能顺利翻开眼皮,取出异物。后来熟能生巧,先让患者放松,两者配合,用手指揑住眼皮的外缘,轻轻向外推翻,就能顺利取出异物,患者顿时感觉舒服了。</p><p><br></p><p>到炼钢医务室时,还有一位沈医生,无巧不成书,我和他还是“四同”呢,同年龄、同届(66届高三毕业)、同命运(下乡插队)、同乡(张家港人),后来住同一宿舍。他是地区复兄,在部队当过卫生员,勤奋好学,有个性,很专注,一有空就拿起医药书和他的爱好外语阅读。“先进庙门为师”,很快他成了我的好朋友,在业务上给了我很多帮助。沈医生优点不少,但有时意志脆弱,老乡观念强,感情办事。改革开放后,他响应张家港专业人才回家乡作贡献的号召,申请调回张家港工作,拿到调令当天,归心似箭,长途跋涉,骑车回乡,受到了市委书记秦振华的大会表揚。在我们进医务室前,还有一名70届学徒。当时厂里规定学徒期间不能谈恋爱,可她操之过急,爱上了车间复兄帅哥,谈恋爱、生儿子,只能以身试“规”除名回家,很是可惜的。</p><p><br></p><p>红工医是当年贯彻老人家“六.二六指示”,医务人员到农村去,下基层去的产物。他与“赤脚医生”一样称之为“新生事物”。苏钢厂是苏州最大的国营企业,人员多、范围广,那时炼钢、炼铁、焦化、烧结、机动、运输等车间纷纷成立了医务室。厂内实行职工医院和车间医务室两级医疗体系。车间医务室一般有学历、有资历的医务工作者和复员军医挂帅,还选拔了一些爱好医药的,如杜师傅、苏师傅、小郝等根正苗红一线工人,以及应届毕业生、退伍的部队卫生员、知青组成。为了尽快提高红工医的业务水平,厂职工医院每周安排二至三个晚上,请有经验的医生授课。从西医到中医,内科到外科,护理到诊断,由浅入深,进行系统的培训。内科田医生,大家爱称他“田老老”,地道的老苏州,一口吴语方言,讲课慢条斯理,头头是道,上课内容很易听懂。外科翁大夫,50年代正宗医学大学毕业,手术水平高,但在厂职工医院手术毕竟不多的情况下,有点怀才不遇。翁大夫身材魁梧、秃头,有些调皮者不尊敬地称他“翁癞子”,授课时福建口音,讲得又快,让学生难以做笔记。还有伤科邵大夫中医推拿有一手,但书写的处方字迹龙飞凤舞,一些中草药名,真叫人看不懂。还有其他科室的大夫,也时常来给我们任教,结合临床实际的讲解,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p><p><br></p><p>当时车间医务室行政上属车间领导,业务上归厂职工医院管理。苏钢医院是全市最大的企业医疗机构,不仅有内、外(伤)、妇科,而且还有化验、X光检测、中草药房、住院部等,行业管理制度也很规范。负责行政的张院长,以及后任医院领导的转业军医周阿胡子,为人热情,思路开阔,善于协调,领导有方。在组织学习培训方面想了不少办法,抓得也很紧,每到周六下午,全厂医务人员集中上业务课,大多由本院医生任教,有时也会结合实际请来有关专家讲课,从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知识。那时推广中草药,医院还组织多次到附近通安大阳山附近采中草药。记得有一次夏贞医生,不顾自已年纪大,又是女同志,和年轻人一样,一马当先,为採摘一枝长在崖缝上的药草,用绳子挷在身上,攀登上去不慎失足顶倒挂在悬空,这一险情让大家吓了一身冷汗,幸亏在众人的协助下,慢慢放下绳索安全着地。那时山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原生态的,我们一边寻找中草药植物,一边观赏自然风光,心旷神怡,快活极了。在医生和老药工的指导下,我们也从中学会识别和使用一些中草药。每次出行“满载而归",有散表寒、行气宽中的紫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夏枯草;还有散瘀止痛的虎杖,以及龙胆草、野生柴胡等等。回厂后还会把一些带根的中药草,种植到厂里大运河畔,托儿所旁的中草药植物圃内,以备后用。那时职工都住在厂里,学习气氛也很浓厚,我买来了不少基础医药书籍,一到晚上就如饥似渴的抓紧学习。前辈的传帮带,老师的无私讲授,让我们得益匪浅,大有长进。</p><p><br></p><p>车间医务室,主要职责是为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工人送医送药,应急处理一些突发工伤,以及计划生育等,进入高温季节还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炼钢医务室紧靠生产车间,座落在车间办公室和化验室那幢平房内,20多平方一小间,二张就诊办公桌,一张就诊床、一只高脚凳(打针用),两口储药橱,墙上掛着一幅人体穴位图,非常简洁实用。医务室备有消炎、感冒、止痛之类的常用药,一般小毛小病均可处理。如遇吃不准的病例,以及缺少所需的药品可转厂职工医院,重症和疑难患者,再由厂职工医院转当时挂勾的苏州附一院就诊治疗。那时不讲什么资质,处方权概念也不强,但有开病假权,而这小小的权力,也让人敬畏。</p><p> </p> <p>原厂职工医院外观图(老照片)</p> <p>1979年3月1日苏钢医院全体员工合影。</p> <p>当年顾曼芬、王玉英、张桂香、杨惠萍在老厂门前合影。</p> <p>约75年左右,王耕媛、李自瑩、袁福英(苏钢第一批九名红工医之一)在山上采中草药图。</p> <p>田医生带教四学徒上课图。</p> <p>李自瑩、王玉英等在山上采中草药。</p> <p>在山里崖壁上采草药。</p> <p>朱荣海在化验室工作图。</p> <p>当年红工医郝如平在山里采中草药归来。</p> <p>上山采中草药满载而归。</p> <p>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一批伤员来苏,我与汪正利临时抽调支援中医院参加临时救治工作(图为结束时与徐大夫留念照)</p> <p>当年,一起调苏钢的知青成了医务战线的战友。</p> <p> </p><p>苏钢炼钢生产始建于大跃进、大炼钢铁年代。1958年,上马的是0.3吨、0.5吨的小转炉。59年改造成地坑式3吨涡鼓型碱性侧吹转炉,又因三年自然灾害,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于61年7月停产,直至70年末恢复。至于83年改造6吨纯氧顶吹转炉,新世纪初上的特钢和连铸生产,这是我调离后的事了。苏钢炼钢三个阶段,产生了三代炼钢人。我当红工医正好与一、二代炼钢人相处,在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不畏困难,艰苦奋斗,争作贡献的优良品德。</p> <p>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廉洁是从炼钢一线锻炼成长出来的。</p> <p>一代炼钢工人,在熊熊烈火的转炉前操作。</p> <p>和我一起调入苏钢的老同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炼钢工人。</p> <p>红工医也可开病假,实际上是行使的行政权。有时生产一线任务重,人手不足,工段长会来打招呼"掌握些尺寸",我们心领神会,开病假就严一些。炼钢车间人员由58年老工人和复兄、插青组成,党团员多,素质也高,据统计当时车间党员人数占了60%以上。厂里经常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为了多炼钢炼好钢,一些工人师傅开了病假不休息,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工作的事例颇多。工段长裴师傅,四方脸,大眼睛,英俊壮实,当时报社和照相馆专程来采访,作为钢铁工人形象摄影刋登宣传。但裴师傅患有高血压,来到医务室,一看红红的脸,不用开口和伸臂测量,也知道血压一定很高,但他大多不要病假条,配些药就回生产一线去了。还有后勤工段书记蒋师傅,58年进厂的老工人,别看他人很瘦小,干起活来一级棒,但他也是个“老高”,经常带病工作。车间里有时也会出现不协调的事,个别老面孔来混病假,如测量时挺直腿,血压升高;故意跑步来就诊,!会心动过速,花样也蛮多的。我在处理病假上还是比较谨慎按章办事,当然也有情面难却放一码的。</p><p><br></p><p>当时医务室经常要送医送药到生产一线,这是我最乐意干的事,一有空背上药箱,穿着劳动皮鞋下车间,其实到车间兜兜蛮开心的,有事办事(大多是灰砂吹进眼里,皮肤擦(烫)伤,或是伤风感冒之类的小毛小病。有时根据工人师傅要求,配发一些预防中暑等药品。无事空闲时和工人聊聊天,征求有什么意见要求。医务室还常到食堂参加劳动,一方面检查督促食堂做好饮食卫生工作。</p> <p>当年与炼钢车间出席厂代会的代表留影。</p> <p>当时医患关系融合,可谓与工人打成一片。当时炼钢设备陈旧,生产条件很差,时有发生工伤,印象最深的一次,一名平时很活泼的小李师傅,在炼钢炉坑清理钢渣作业时,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烟囱内一块钢渣突然砸落下来,当即将他致命,现场十分惨烈。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那时车间如遇突发事故,医务室人员会随车间安全员在第一时间,拿起氧气袋,急救箱赶赴现场。有时车间职工患重病或严重工伤住院,也不会放手不管。我曾多次派遣去医院协助护理,虽是干的护工活,但我还是乐意去做,照顾好患者,完成好任务。还记得車间房师傅患严重血吸虫病(己病故),多次脾脏动脉出血抢救,我也去医院护理过。医务室对整个车间几百号人的身体状况及计划生育了如指掌。尤其我们的师傅周医生与工人很有感情,一些难以齿口,以及计划生育的事,也愿和她交流。工人师傅对我们红工医也很包容。有一次一位工人患寻麻疹,我给他打葡萄糖溴化钙静脉针,由于技术不到家,一不小心药液漏到血管外,皮下形成了个“小丘包",他並没责怪我,而是笑笑说沒关系。炼钢车间,车、钳、刨、电工、木工等技术工种齐全,生活中如配配钥匙,修修电器、车子等,师傅们总有求必应。我还和一些工人师傅交成了朋友。砌包班的阿四、雪荣师傅是泥水匠好手,家中房屋漏雨,他们知道后就利用休息天,上门帮我修房“捉漏",解决了燃眉之急。</p> <p>漫道青春岁峥嵘,难忘最是炼钢情。</p> <p>74年初,我去浒关吴县医院培训外科。当时,吴县医院颇有名气,离苏州近,下放了不少地区医院有资历的医生。外科云医生、夏医生是六十年初,毕业的医学本科生,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医术水平很高,誉称外科一把刀。还有妇产科的史医生是炼钢車间书记史惠康的姐姐。他们没有架子,对我们培训生很关爱,放得开。进院第一天就让我进手术室当助手,虽为一般阑尾手术,但现场指导学习、操作的感觉大不一样。有一次附近农村送来一名急诊妇女,当地公社医院误诊为阑尾炎,入院时巳无知觉(死亡),在家属的要求下,死马当活马医,进行破腹手术,我也跟随妇、外科老师进入手术室見习,最后诊断为宫外孕,失血性死亡。目睹这一病例,我想起了“庸医杀人”这句话,如当地沒有误诊,及时抢救可能不会丢命啊。</p><p><br></p><p>学医除了要有技能,还要胆大心细,有责任心。在实习阶段,有一次星期天值班,送来了一位头破血流,神智不清的老太,伤口很大,应立即救治,要命是老师不在,陪送老太来的儿子又有恐血症,见伤口流血晕了过去,一时我也慌了神,但立刻镇静下来,硬着头皮,按规程给她清创止血,缝合了九针。过后老太来医院拆线复诊,沒有感染,伤口愈合良好,此时才如释重负。</p><p><br></p><p>76年7月,唐山发生强烈地震,死伤惨重,部队和全国各地抽调大批医务人员支援唐山。一批伤情不严重患者转移来苏医疗,为了解决医护力量不足的困难,我和汪正利一起抽调到中医院,参加临时救治工作。主要是给伤者进行打针、换药等常规处理,虽然时间不长,工作量不大,但也间接地为抗震救灾,救死扶伤发挥了自己一点微薄之力。目睹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和全国一盘棋抗战灾难的氛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红工医岗位上,我干了七年多时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78年5月被推荐出席全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p> <p>原红工医郝如平,刻苦学习,自学成才,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专职齿科医生。</p> <p>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社会上还是缺医少药的。当红工医接触了点医学皮毛,学到了一些诊疗技术,总想为社会做些小事。老屋里周边的邻居犯了病,常会来叫“道道”(我的小名)问我,吃什么药?打什么针啊?我也班门弄斧,尽力而为,如义务打针成了常事。隔壁孤老太陈好婆,年岁己高,走路不便。高中班主任何老师住在附近,平时工作很忙,儿女患病需打针时,我会随叫随到,有时下班晚了,就夜里上门服务。学会点医疗知识,利民也利己,家里妻子、女儿小毛小病我来看,打针服药我来干,女儿直到高中毕业也没有进过医院。</p><p><br></p><p>78年底,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厂宣传科工作,从此弃医从文,做了一辈子文秘,行政工作。和我一起到车间当红工医的肖鑫华,以及汪正利、郝如平等红工医勤奋好学,自学成材,后来成为了一名有专长,真正的职业医生,这是我很羡慕的。</p> <p>七载学医求真知,师长战友情谊深。</p><p>每年职工医院迎春聚会红红火火,气氛热烈,大家互相祝福,共叙友情……</p><p>(下图为2020年迎春聚会集景)</p> <p>当年进厂从医的知青与原苏钢党委副书记,后任市总工会主席蔡裕如合影。</p> <p>快九十高龄的田医生和周医生近照。</p> <p>原职工医院领导张世耕和当年红工医留影。</p> <p>原职工医院领导李炳元与施医生留影。</p> <p>周医生与咱们的群主留影。</p> <p>周医生与原四院主任医师,知青吕国平合影。</p> <p>郝医生与田老老一起合影。</p> <p>战友相见格外亲。</p> <p>有缘学医,曾在焦化车间医务室一起工作的同事合影。</p> <p>一起进厂的从医知青合影。</p> <p>我和王医生曾在炼钢医务室一起工作过。</p> <p>我们与师傅近三年迎春聚会的合影。</p> <p>韶华岁月弹指过,往事如歌伴梦眠。苏钢七十年代,炼铁、炼钢、焦化、烧结一组老照片。</p> <p>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观念,随着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到来,大批医科大、中专毕生充实到基层企业,建立了新的医疗保健体制,"红工医"也走进了历史的深处。</p><p>我在苏钢当红工医,零距离为炼钢一线工人服务的情景,将永远刻记心中,难以忘怀……</p><p><br></p><p>鸣谢 : 阿郭、世耕 、如平 、荣海、 肖肖 、木子、寒乔等提供有关资料並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