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家风/作者:盛之英

塔河史话

<p><b style="font-size: 20px;"><i> 母亲的家风</i></b></p> <p> 盛之英</p> <p>  </p><p> 2019年的4月24日,是我无比悲痛的日子。摔伤后卧床24天的老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化作山岭中的一把泥土,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思念和回忆……</p><p> 我的母亲杨汝湘生长在江苏,但却没有江南女子的娇弱,也许是随父亲在北方生活久了,历经了太多严寒和生活的洗礼,揉入了更多北方人的敦厚、勤劳和坚韧。</p><p> 她共生养了我们九个兄弟姐妹,除大姐意外早夭外,余下八个兄弟姐妹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有的已经儿孙满堂。我们聚在一起时最常聊起的,就是我们的母亲虽没什么文化,却是儿女们的骄傲。而印刻在我脑海挥之不去的是母亲辛勤劳作,从不知疲倦的身影。</p> <p>  嫁给父亲前,母亲就是村里最能干的姑娘。她居住的村子临海,村民们大多以打渔为生,织网也就成为村里女子必须要学会的技能,母亲织的渔网结实且网孔均匀,用母亲织的渔网打到的鱼总是最多的。</p><p> </p> <p>  成家后,她随父亲来到东北,开始一心一意的相夫教子。父亲上班时,她便在家料理家务。为了让一家人吃的好一点,母亲在家附近开地种菜,养禽养畜,作为全家餐桌上的补给。到了年底,母亲还会摆上几桌杀猪菜宴请左邻右舍,和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父亲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对工作积极向上,多次获得县劳动模范和大兴安岭地区劳动模范。</span></p> <p>  俗话说:“年节好过,平常日子难熬。"家里孩子太多,以父亲微薄的收入无法养活一大家子人,母亲就到房建队做家属工,筛沙子、拉砖、上房架……这些工作辛苦且危险,有的男人都避之不及,母亲却一样不落,主动去做那些最辛苦的工作,让同伴中看上去比较柔弱的妇女干轻松一点的活。母亲的真诚和能干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p><p> 在外,母亲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在家,她更是样样都行。受当时经济条件所限,家里的物件摆设都有一些陈旧,但在母亲的打理下,变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除了家务,她的针线活也做的十分了得,每逢大年三十,我们兄妹八个都能穿上她日夜赶制的新衣。母亲还有一手好厨艺,善于粗粮细作,再简单的食材在她的烹饪下也能有滋有味,在母亲的精心抚养下,我们兄妹个个都身体强壮。</p> <p>  小时候的我们,每天都眼巴巴的盼着父亲下班回来,每当父亲劳作一天回到家后,母亲端上她精心烹饪的饭菜,我们几个孩子就一同围上饭桌,好不热闹。只有父亲开始吃饭,我们才可以动筷。那段时光虽然清贫,却又无比幸福。那时母亲就给我们立下规矩,让我们从小懂得孝敬长辈。</p><p> 回想过去,母亲用全部的力量和父亲共同撑起这个家,再难再苦,也不曾向邻里借过一粒米,一滴油。在父母的影响下,家中几个孩子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我们都懂母亲的期盼,她不求我们成龙成凤,但却一定要我们抬头挺胸做人。</p> <p>  除了生活上的言传身教,她对我们品行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有一次,弟弟放学回来写作业时母亲发现他的文具盒里多了半支铅笔,就问了一句,弟弟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原来他把同学的铅笔装到自己的书包,这可让母亲生了气,她严厉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能拿,人穷不能志短,要是短了志,到什么时候都抬不起头啊。”并让弟弟物归原主。这句话和母亲泛着泪光的眼睛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事后母亲教育我们: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占别人的便宜。</p> <p>  靠出力维持生计的母亲,辛苦了一辈子,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知道学知识的重要性,对我们的学习十分重视。为了让我们八个都有学上,她常年超负荷的劳作,节衣缩食攒钱,说是砸锅卖铁也并不为过。 少时的我学习一直名列前茅,面对家庭的困境,也曾想到放弃学业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每每有这样的想法,母亲都会操着乡音安慰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多久家里都愿意供。</p><p> 无论是那时还是后来,母亲的支持与鼓励一直伴着我不断前行。后来我到县里某部门工作,繁忙和努力让我常常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她,那时的我总是心有愧疚,她却没有埋怨,每当家中来了客人,和母亲聊起我时,她从不掩饰对我的骄傲,对我也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她说:“工作要紧,有时间再来看我就行,学文化就是要多给单位做贡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97.4次子盛志兴结婚</span></p><p><br></p> <p>2003年12日家里最小的弟弟盛志东结婚了。俗话说:老儿子结婚,大事完毕。老俩口该享受天伦之乐了。</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4年4月1日,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70岁的父亲走了,擦掉泪水我们深刻的醒悟:孝敬父母想到就马上去做,不能等到你有空有时间再去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父亲去世后家人合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都要空一个位置留给父亲</span></p> <p>  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最感激的就是党的恩情,从不允许我们对党有半点微词。凭着他对事业的热情,还有母亲的全力支持,在工作中连续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当母亲带着我们去看站在颁奖台上带着大红花的父亲时,台下的母亲眼里满是骄傲和幸福。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了一名有党性有信念的共产党员。</p> <p>  从小到大,母亲一直都是我的港湾,当她离我而去时,母亲的港湾也随之消失了,可我却深知,如今的我,早已为人之母,是女儿的港湾。这是母亲传递给我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这份传承成为我们这个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动产,让我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顺遂时不忘形,逆境时不懦弱,坚守底线,这是我行走世间的底气所在。 </p><p> 母亲的教诲早已深植我心,我会按照母亲的意愿做勤俭、善良、正直的人,做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好干部。我也会用行动去影响女儿,让她也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成长,让母亲留下的这份无价的精神财富永远传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妈妈,一年了,你的身影,你的音容笑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命里。</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给我洗头洗到18岁,母亲年龄大了,我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梳理头发</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6年(农历腊月二月初六)母亲80岁生日留影</span></p><p><br></p> <p>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表达我们兄弟姐妹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述不到的地方会在后记中由我的哥哥、弟弟妹妹来补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年迈了,</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大哥每年都从云南回来陪伴母亲一个月。</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 记</span></p> <p>  大哥盛志行:每天都会思念父母,现在最怕的一件事就是提到母亲的话题,因为一年虽然过去,但我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曾经,母亲那甩不开的牵挂随我天涯海角,而如今我多想带着她游遍大江南北,但母亲走了我再沒有机会了。直到永远失去,我才明白今生最爱的还是妈妈,小时候那句“我养你老”的话没有很好的践行,儿心怀愧疚。</p><p> 妈妈,属于您的节日到了,儿祝您安详快乐!妈妈…你永远在儿子心里,每时每刻都在。</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的大哥盛志行,19岁当兵离开塔河。曾历任云南省森林警察总队副总队长、云南省林业公安局副局长。)</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在大哥家与两个孙子留影</span></p> <p>  弟弟盛志东: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我对母亲的爱,很多话姐姐已经替我表达了。只有一句话:爸爸妈妈,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儿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弟弟盛志东与母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离世后家人的合影</span></p> <p>  妹妹盛之珍: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多少回忆,但却始终磨灭不掉母亲日夜辛劳的画面。</p><p> 在我的记忆中从上初中开始,为了能多赚点钱,母亲做了一个能装300根冰棍的保温大箱子,用人力车拉着一箱冰棍每天都要往返20多公里塔河~塔尔根,当时路况是凸凹不平,雨天泥泞不堪,每次回到家母亲的脚都被泥水泡得发白褶皱,晴天灰土飞扬整个人都是灰呛呛的,连脸都看不清了,头发像被黄沙染过。现在想想都会心疼 ,母亲为了这个家忘记了自己的苦与累,是在用命在拼呀,这就是母爱无私,母爱伟大吧。</p> <p>  我无意讴歌母亲的勤劳和善良,但儿时那点点滴滴的记忆早已铭刻于心。</p><p> 记得母亲在41岁那年由于长期做重体力劳动,特别是在每年的夏季每天都拉着重车往返塔河到塔尔根那条坑洼土路上,冬季又在生产队上山伐木抬圆木,加上家里还有七八个孩子的吃穿照顾,连年的辛苦操劳,也种下了病根。</p><p> 那时候,每天天没亮、鸡没打鸣母亲就摸黑起床,叮叮当当的做全家人的早饭,还要剁猪食、鸡食、种地。当时还小总觉得觉不够睡,睡梦中都还嫌弃母亲起那么早吵醒了我们。最终由于各种劳累导致母亲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从41岁开始每天都要用药物维持直到终老。</p> <p>  母亲是个开朗、厚道不识字但又很开明的人。慢慢的我们都长大了,家里条件也好起来了,每天都要看每个时段的新闻联播。她经常会把她看到的新闻和我们讲一讲。她的孙儿们也陆续的上大学了,母亲把自己攒下的钱,竟以万元为单位发给孙儿们,鼓励他们一定都要努力学习。</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4年5月,为了圆妈妈回老家的梦,我和三姐陪妈妈去江苏老家,与老家的舅舅和姨妈相见。老弟盛志东也从昆明赶到江苏陪伴母亲。</span></p> <p>  人老了,腿脚也老了,母亲在69岁又得了腿疼的毛病,我给她买了拐杖,她当时闲丢人不想用。很坚强,坚持不用拐杖自己走路,一段时间后慢慢的没有办法勉强拿起拐杖,但虽然已经用拐杖走路的她,每天却要坚持在家里按时做饭,每天都会在我们中午或晚上下班时到家都能吃上她做的家常饭菜。让我总也忘记不了的是,当每个孩子刚走到她家的窗前,她总是急忙的走到门口去给我们开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我们4个女儿与母亲的合影</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孙子辈的孩子们都很孝敬</span></p> <p>  母亲78岁那年腿疼病越来越严重了,我又给她买了轮椅,和用拐杖一样,开始也是不接受。母亲一直有个心愿要回江苏老家看看,可是母亲的腿已经走不了太多的路了,上下车都很困难,我便和我爱人还有我三姐的陪伴开车带她回老家,那次我把轮椅也给她带上了,到了老家,去她儿时玩耍的地方需要走路,母亲这才第一次坐上了轮椅。但她还是感觉有点嫌丟人,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高尔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已经坐轮椅了母亲仍坚持做家务</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在摘山野菜.炸油条</span></p><p><br></p> <p>  母亲一直都惦记着我们八个兄弟姐妹,已经坐轮椅的她依然坚持着自己做家务、做饭,母亲一生爱干净,我总能看到她坐在洗菜盆前里里外外的擦拭着所有餐具,坐在洗手盆旁洗自己的袜子等坚持不让我们去做。</p> <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二儿子盛志兴从云南回到家中照顾母亲</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四女婿照顾病中的母亲</span></p> <p>  父母经常念叨的两句话,也是一生都不能忘记的。一句是父亲说的:我一辈子没文化,出了一辈子力,烧了半辈子砖窑,我最期盼的就是你们几个可都别像我一样,将来都能有把椅子坐我就知足了。母亲一个字都不识却说出了一句:行事不如创世。这是对我们的鞭策,最没文化的母亲说出最深刻的一句话。能拥有这样的父母我感到骄傲!</p> <p>  妈妈,母亲节到了。虽路程不远,因疫情和防火约束我不能出城为你的坟头送上一束鲜花,唱给您最爱听的歌《常回家看看》。只有拿起我锈蚀的笔,为你仓促中写了潦草的文字,倾吐内心万般的思念来自我安慰。渴望你九泉之下生活的愉快安静。母亲节!祝妈妈您节日快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15年前2个孙子2个外孙女1个外孙在父母塔南老宅门前合影,15年后,2019年再次到塔南老宅门前拍了一张照片(排序不变)以示纪念</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父母居住过的塔南老宅,留给儿孙们太多的记忆,每次孩子们从外地归来都要去看一下。</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爱是天空, 母爱是海洋,母爱是大地, 母爱大无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手中线 儿女身上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 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鸿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慈母手中线长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子衣,连心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您含辛茹苦操劳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发生,汗两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发辞,泪两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儿没娘心荒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似家中,断炊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呼万唤倾诉衷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思亲,泪茫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思亲,空茫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今子欲孝养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不待,在天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阴阳阻隔难陪身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若来生,伴着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若来世,护着娘。</p><p><br></p> <p>  妈妈您睡了,永远的睡了,再也不会醒了;您累了,兴安岭纵横着弯曲着的山岭像您的身躯,不畏风雨坚韧挺立。微光中,我又看到了您手上的老茧和额头的皱纹满满写的都是慈祥。</p><p> 山野里,山脚下成了您的家,兴安落叶松和杜鹃花围绕着您,树给您挡风遮荫,鸟儿陪您聊天,您也该歇歇了。</p><p> 岁月轮回,您辛勤劳作一生的心走向安详,松涛阵阵,都有您的声音在儿女心中回响…久久的…妈妈…真的好想您…</p> <p>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走了</p> <p>从此这世间再无母亲的身影,但母亲的家风,会让我们8个兄弟姐妹受用一生。</p><p>从此我们都变成了无妈的孩子,但感觉母亲并没有走远,她还惦记着我们。</p> <p>当在外地的儿孙们回来看望她时,她都要亲自做手擀面,临行前也要自己剁馅和面 包饺子。这是她一生中始终坚持的上车饺子下车面,即便最后这一年她老的实在做不了了,也要指使我们按照老一套去做。但这一次离开,却永远沒有妈妈亲手包的饺子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父母在是家乡,沒有父母在是故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疫情防控 人人有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护林防火 人人有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改变旧俗 文明祭奠</p> <p>【塔哈河文学】第(33)期</p><p>责任编辑:朱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