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力量

玉兰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湘北农村常见的房舍,房前屋后种植了高高大大的柏树、栆树,一簇簇青油油的竹林点缀其间,风吹过,竹影摇曳,平添几许清幽。在只摆放了一张四方桌的堂屋里,一个11岁的小女孩正趴在桌上,专心致志地看书。只见她心无旁鹜,完全沉醉其中,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像两团小小的火光在字里行间跳跃游走。看着看着,一颗晶莹的泪珠儿从她眼眶中慢慢渗出,二颗、三颗,终于成串成串地涌出来,最后她干脆趴在桌上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作品,也是我第一次因为看小说而激动流泪。在后来的日子里,虽然也会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深深地摇头、叹息,但很少有动情的泪水流出来。也许是因为自己长大了,看书看得多,见识也广了,不会轻易动心落泪了的缘故吧。因而,这第一次的经历也就显得特别珍贵。这本描写淮北抗日根据地战争与爱情的小说《连心锁》,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朴实可亲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中国姑娘、朝鲜战友、坚贞的爱情、凄美的别离,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以一种诗意的形式告诉我:原来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人们也可以如此美好地生活,相亲相爱,并肩战斗,枪林弹雨反而让他们的爱情绽放出烈火般灿烂壮烈的美。我深深地陶醉了。并且心向往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本小说在我成长的生命历程中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从此,我爱上了书籍,迎来了脱胎换骨地改变。那个昔日只知在田埂上奔跑、花草中捉蝴蝶、在水中嬉戏扑打着水花的小女孩突然不见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门槛上、草垛中或灶间一偶,到处都可以见她埋头读书的身影。手上的书本也不断变化:《山菊花》《苦菜花》《迎春花》《荷花淀》《敌后武工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一本又一本的书向我展示了我从未见过、深情而壮美的世界:原来血肉之躯可以经受烈火钢铁地锤炼、原来女人也可以成为英雄、原来生活可以通过改变而从平凡变为不凡,我想象着自己成了书中人物:崔英杰、桃子、娟子,也像她们一样机智勇敢、坚贞不屈,一股昂扬向上的力量在小小心中开始悄悄地发芽生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把我看书的历史分为几个阶段的话,这便是最早的启蒙阶段,它培养了我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和不甘平凡的人生观,也练就了我的胆魄。那个一到黑夜就紧紧追随大人目光的我不再惧怕黑夜、黑暗和任何鬼神,越是漆黑一团的地方我反而越敢走上前去一探究竟,这在当时的小伙伴里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不明白发生在我身上的变化,只有我自己知道,是书籍给了我知识和力量。我在想,一个人如果连黑暗都害怕,那如何能成为英雄!我亲身经历这种改变。是书籍加快了我长大的步伐,无言地教会了我很多意外的知识,这是任何说教和鼓励都无法取代的。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八十年代中期,迎来了我读书的第二个高峰期。那时我刚二十出头,满脑子里都是求知的渴望,对今后的人生之路该如何走正犹豫不决。这时,我大量地阅读了上百本国内外优秀名著,并疯狂地迷上了俄罗斯文学,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母亲》,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它们让我神魂颠倒,欲罢不能。夜半的小屋里,燃着一盏温馨的灯火,我在灯下抚卷叹息:这才是真正的文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书成了我精神上最大的慰藉。刚参加工作的我,工资不高,对自己心仪的裙衫可以不买,但对自己看中了的书却毫不吝惜。记得一次,自己实在掏不出钱买新书了,只得将没有吃完的定额粮食卖给了需要的同事。这件事情,无论过去多长时间我都不会忘记。然而,我一点都不为自己当时稍显贫瘠的生活难过。每日与书为伴,内心觉得特别的充实,一个人的时光变得分外诱人。好喜欢《在人间》中的外祖母,她说的那句“每个人就应该什么都去经历”的话让我滋生了突破自我、打破铁饭碗的勇气;“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让全世界人奉为经典的话让我相信世上有真爱,婚姻有陷阱;《静静的顿河》在我看来更是一部史诗般的最打动人心的不朽著作,那首最开头的民歌歌词:“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的滚滚波涛是爹娘的眼泪”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我的心,因为我也是土地的女儿啊!在湘江边长大的我,目睹日出日落,在江水上洒下金辉,投下或瑰丽或忧伤的长长身影,这些景象持久地蔵在我的脑海。而这样的文字,与心中的景象融合在一起,具有了全新的魅力,似乎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打开了,来接受这文学之海最清新陶醉的洗礼。一连四卷,我不忍一次看完,往往是看完一段,停下来,又往前看,反复消化、琢磨。“所有的人都想走进灿烂的花园,但是要知道,在种花和种树以前,先要清除垃圾!先要施肥,先要把手弄脏!”这些震撼灵魂的句子通篇俯拾皆是,对年轻的我来说,这些思想是那样富有人生哲理,如暗夜中的明珠闪闪发光。它们犹如养料,一点点地滋养了年轻姑娘的心灵,让她明白,人要度过长长的一生是多么地不容易,需要吃苦,需要奉献,需要忍耐和坚持。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完《童年》和《在人间》,我不再为自己出生农村而卑微地低下头,对养育我的父母和我那个不算富裕的家第一次产生了浓浓的感恩之情。比起过早失去父爱小小年纪就饱尝人间冷暖的作者,我的童年何其幸福、温暖。站在另一个角度,它让我认识到,苦难的童年虽然不幸,但也能炼就人不屈不挠的坚强品格。高尔基如果不是早早进入社会大熔炉,如果不是双脚走遍了俄罗斯大地,他写不出这些因富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打动无数人心灵的不朽之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受我看书的热情感染,从不阅读小说的男友也拿起了我终于看完了的《静静的顿河》。这个八十年代湖南大学给排水免试研究生一向只对数理化感兴趣,从不读小说,更别说外国小说了,可他却一口气将四卷全部看完。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这本书对他的触动同样是惊心动魄的。从此他再也很少看其他的小说。他认为,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本小说更精彩更动人的了。 来到深圳后,我洗过碗,端过盘子,当过小公司的文员。我还是一到晚上就看书,并于1991年开始发表习作。象一朵不为人注意的小花,在晨曦中渐渐露出一点只属于自己的光彩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时站在自己的书柜前,用手指划过整齐排列在一起的书的脊背,会想,如果我不看这些书,我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也许留在故乡,过着平淡的生活;也许走出来了,比现在还精彩;也许象莫泊桑小说《项链》中的女主角,要用十年的努力时光来弥补当初一时的荣耀。至于《项链》,我认为这是每一个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读的一本书,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反面教材,活生生地反映出一昧贪图享受、爱慕虚荣会遭到怎样可怕的惩罚。可现在有多少女孩会读这本书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书,堪称人间奇迹。它就是一双双眼睛,一架架桥梁,让人看到千里万里之人,让人回到千古万古之前。这世间要是没有书,那该多么贫瘠和乏味啊!</span></p> <p>难忘的学习班。</p> <p>有人读书,有人看手机。</p> <p>地铁上读书的女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