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继第一次“空中课堂 共克时艰”到现在的“疫”路艰难,你我相伴。一路走来,金家九年制学校的直播教师们从最初对网络直播教学的懵懂到现在的熟知,从无从着手到游刃有余,从基本课堂教学到教学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探索的道路虽艰难,但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任课教师冲锋在前:一把校长坐镇指挥、教学校长深入课堂,师培主任一对一指导,教导处主任亲自授课,德育部门通力配合,年组教研正常进行,任课教师研思结合——深入研究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放过班级中的任何一名学生——对于教学中出现问题,及时与年组、结对伙伴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争取学校的支持。总之,线上教学工作进展顺利,成果丰硕但问题也如影随行。如线下作业不完成或不及时、不认真完成,家长不配合、科任教师课堂学生重视不足,参与率低等。为了进一步探索线上课堂的教学的科学有效方法,解决教学困惑问题,检验年组教研实际效果、展示师徒结对活动成果,学校于2020年4月16日相机开展了“疫”路艰难 你我相伴——师徒结对课堂教学展示活动。</p> <p>本次活动选定的做课教师是张金婷、王威达和刘蕾老师。三位教师在上学期的新特岗教师汇报课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成长离不了自身的努力和结对师傅的多次帮扶。活动中教导处代表学校对他们取得成绩表示祝贺,同时也对他们的师傅——张旭、任旭东、吴限三位老师以及为学校承担代培任务的组长和师傅们表示了由衷地感谢,因为是这些师傅们抽出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零距离无障碍的第一时间帮助自己的徒弟和学校解决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p> <p><br></p><p>三位做课教师按进度选择教学内容,按年段每节课的授课时间设计教学活动,在自备课的同时,进行师徒集体备课和年组备课。通过团队合作,师徒互助,同伴相扶,保证了备课的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三位老师的课中我们看到,他们对学校组织的这项活动非常重视 课件制作精心、教学语言精炼,教学结构紧凑、教学设计科学,同时对学生非常重视,课上创设情境、亲自示范,联系生活,师生互动、特别重视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p> <p>王威达老师的体育课——《正确的跑步姿势》:课堂充满运动的气息,开课便将学生带入了充满动感的运动氛围之中。教师亲自带领学生进行课前热身,课上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率先垂范,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学生在观看视频、教师示范、实地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进行技能练习,提高了运动效果。</p> <p>刘蕾老师的生物课——《传染病及其预防》:紧密结合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和天气温差变化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病原体及传播途径等,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思考和汇报的时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建构与生成的教学理念。结尾针对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内容,再次强化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下科学预防的重要意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感。</p> <p>张金婷老师的语文课——《小池》 :学生方面:一是学生规范,从坐姿,端书,读文,倾听,大家不难看出。二是学生参与,全班19,大约16人通过互动面板,连麦方式参与学习,与老师互动。从反馈的频率,速度可见学生倾听非常认真。专注的倾听,端正的坐姿,积极的参与等是学生课上学会基础。也体现了教师平时的常规规范要求。</p> <p>教师方面:一语言亲切,精炼,到位。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不急躁!!!肢体语言的配合巧妙,如划,采的动作,吃莲子的陶醉,学生自然理解了儿童的活泼可爱,示范性强,胜过语言描述,适合年龄特点。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尤其是难点突破方面特别到位。“浮萍一道开”是理解难点,她运用图片,教师演示,配合动画等多种方式,学生理解深刻。三虽然课堂教师时间仅有20几分钟,但环节齐全,从复习导入,到最后的检测和作业,有条不紊。</p> <p>活动后三位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完成情况,结合日常师徒结对学习、参与年组教研活动等发表感言,几位老师不同程度的提到了师傅和年组老师对他们的帮助,谈的十分诚挚。因为谦虚才会更加虚心,知不足,然进取,相信年轻的他们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地。</p> <p>活动过程中全体直播教师及时参加,认真倾听并记录,能够做到不迟到或中途离开,大家在活动中学习、在研讨中思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p> <p>活动后,教导处主任针对直播教学中存在的上课迟到或不到、作业不交或不都教及近期业务检查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着重指出:“教学问题即课题”,在网络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能发现问题说明你是一位有思考的老师、能尝试解决问题的老师说明你是一位负责人的老师、能反复思考并改进办法的老师你一定是一位值得学生尊敬的老师、问题解决不了,能及时说出来,向年组老师和学校寻求帮助的老师你是以为精益求精的好老师。即使没有疫情,没有网课,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有相应的问题如影随形。希望老师们记住,不是你讲的有多好,而是学生会了多少。希望大家能做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