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江新区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

陈芳

<p>  4月21日,蓉江新区在潭东中学举行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全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扎实推进思想政治课堂改⾰创新,为⻘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二是为了深化我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全⾯提⾼我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三是为了探索中考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改⾰的有效路径,进⽽持续提升我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质量。</p> <p>  整个教研活动分三部分进行,首先是听潭东中学申丽萍老师的复习课,授课内容是《在集体中成长》,授课地点是九(6)班教室。尽管是下午第一堂课,九(6)班学生个个精神饱满。</p> <p>  在课堂起始,申老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课内容的知识框架,并用不同颜色字体区别本课内容的重难点,同时要求学生在资料书上找出知识框架中的小标题,这起到了提词器的效果,不仅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整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间的逻辑,学生还可以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节奏。学生在了解知识分布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料上的专业术语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做笔记。</p> <p>  由于集体的含义、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等知识点浅显易懂,申老师没有过多地解释,主要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来复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本堂课的重点,申老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向课堂要效率,用《三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总结出观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具有一致性,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坚持集体利益至上。申老师还结合学生“戴口罩”“穿校服”等生活例子进一步说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此探究性学习环节中,不仅有学生个人回答、集体回答还有小组抽问的提问方式,提问方式多样化,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p> <p>  接下来的内容是:如何共建美好集体。申老师步步引导,层层递进,与学生一同探讨集体如何建设。申老师具有亲和力,与学生融为一体,带动了课堂氛围。</p> <p>  为了学生更好地消化本课内容,申老师安排了随堂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整堂课以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在课堂的最后,申老师进行了知识小结,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将课本内容框架化,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系统化。</p> <p>  一堂好课需要老师的精心准备,我们要向申老师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做到课堂内容课堂消化。</p> <p>  各位老师听得很认真,留意各个环节的巧妙设计,并做好笔记。</p> <p>  教研活动第二项,道德与法治老师在会议室对申老师的复习课进行分析和交流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学到申老师的优点,还能及时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感谢蓉江新区为各位老师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平台。</p> <p>  我们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都是热情的学习者、研究者。教研活动第三项,依据2020年中考变化以及统编版教材的变动,各老师一起交流复习心得,就如何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各位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道德与法治科目是一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科目,各老师也必定与时俱进,及时钻研中考政策及部编教材。</p>

老师

课堂

法治

学生

教研

道德

集体

复习

知识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