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鸡雄唱,四国悉闻,十师北屯。</p><p>神奇沃土,风泽雨润,文脉绵延。</p><p>天赠地馈,千秋物华,万古气紫。</p><p>谋工兴农,重教尚文,握珠怀玉。</p><p>兵地相邻,商贾往来,福集和城。</p><p>志士仁人,亹亹耕耘,固疆戍圉。</p><p>吾辈奋发兮,宁胡杨而红柳兮,慕左公之气魄;</p><p>吾辈图强哉,铸边陲以丰碑兮,怀贞悫以报国。</p><p>壮哉美哉!</p><p>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5年7月26日,在共青团河北省委和共青团新疆兵团委员会的关心关怀下,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镇边金城”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十师北屯这片热土,美称<b>“草原丝路古驿站,四国六方金三角,千里画廊中心城,仁山圣水红堡垒”</b>是大美新疆、人间天堂阿勒泰的前厅;是通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地的交通要道;也是额尔齐斯河流域阿勒泰段近400平方公里河谷大走廊的咽喉要道;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塞。她位于额尔齐斯河南岸、得仁山脚下,是新中国的一颗军垦之星。在十师北屯市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如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并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我。时间的长短并不决定着情感的深浅,即使相遇匆匆,也能珍藏深深的眷恋;即使行色匆匆,也能留驻最美的风景;即使时间再短暂,也能成就岁月的芳华。</p><p> <b>时光如流,岁月情深。</b>“许你情深,予我意长。”在十师北屯市工作的1600多个日日夜夜,从志愿服务到宣传文化系统再到办文、办会、办事服务以及机构编制改革工作中,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支持和鼓励,感谢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朋友们对我的尊重、理解和包容!<b>这五年,</b>有太多的苦与乐、泪与笑,可以说有付出也有收获、有艰辛也有喜悦、有历练也有提高、有成就也有遗憾,但是更为可贵的是结下了“如月明、似风清”的同事情、战友情。<b>这五年,</b>是各位领导对我的培养,是战友们对我的帮助,我不能忘记各位领导和战友们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深深的感恩在北屯工作过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份工作,感恩伴我成长的每一个人,对每一份工作,每一个人我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让我领悟了太多太多人生意义;这份感情让我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这份感情让我有了一生完美的思念和回忆。<b>这五年,</b>在历史长河中恰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可这些深厚的情谊,对于我个人来说,既是我在十师北屯市工作的强大动力,也是一笔难得而又丰厚的人生履历,更是我人生中永远值得铭记的珍贵宝藏。“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离开十师北屯的山山水水,想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除了不舍更多的是眷恋。</p><p> <b>牵挂若在,守望就在。</b>“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北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丽,这是一个令人神往、又令人思念的地方。北屯虽然不是我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但一定是我精神世界中的家园。我与北屯的缘分,是生命历程中永远的牵挂,是人生旅途中恒久的守望,不离不弃、相伴始终、无问西东。这份牵挂,是满怀的期待;这份牵挂,是深深的眷恋。北屯这山、这水、这人,已经熔铸在我的血脉里,成为生命旅程中难以割舍的美好记忆。我的生命中早已深深烙下了十师的印迹、早已深深浸润了红色基因、早已深深缔结了故土情缘。心若在,梦就在;情若在,缘就在;牵挂若在,守望就在!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方,我都会深深眷恋着这片厚重的热土,深深关注着西北之北这座可爱的军垦城市;北屯的每一步发展、北屯的每一点变化、北屯的每一个进步,我都会发自内心地充满高兴、充满喜悦,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到自豪、感到振奋。</p><p> <b>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b>泰戈尔先生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几天,“一幅幅画卷、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片段”,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浮现在我的眼前,那般的清晰,那般的鲜活,那般的令人难以忘怀!生命的意义不在固守,而是开拓。人生中最难以把握的是命运、最难以留住的是时光、最难以割舍的是情感。但缘再深终有离散、情再浓终会别离,此刻虽有万千不舍、无尽眷恋,但也只能和朋友们、战友们说一句感谢、道一声珍重、送一个祝福!衷心祝愿我们的友谊之树常青!衷心祝愿朋友们一切顺利!衷心祝愿北屯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p><p> 再见了,我的新疆,我的兵团,我的十师,我的“屯”!</p><p><br></p><p> 2020年4月16日夜于北屯(李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