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学子 赵垣诚的美篇

五一学子 赵垣诚

<p>  特殊时期,老师用特殊的方式对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和点评,从立意到内容,从选材到布局,从技巧到语言,事无巨细,使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写作能力都提高了不少。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这篇习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家乡的习俗</b></p> <p>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在我的家乡过年有很多习俗,这些习俗让年更有趣、更热闹。</p><p> 年,也叫春节,是旧年的结束,也是新年的开始,寓意辞旧迎新。关于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相传“年”这种吃人的怪兽特别害怕红色,害怕响声,于是人们在年到来的时候,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从此过年成了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p> <p>在我的家乡,过年的习俗还真是不少呢!熬腊八粥,祭灶,吃麻糖,贴春联,包饺子,守岁,拜年,闹元宵……</p> <p>“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我们北方,过年从腊八就算开始了。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把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合拢来煮成一锅腊八粥,黏黏的,糯糯的、甜甜的,闻闻那香味,就已经垂涎三尺了。</p> <p>除了熬腊八粥,腊八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剥好的蒜瓣儿装进玻璃瓶,倒满米醋,盖严盖子,三五天就变得翠绿了。但是要等到大年三十那天吃着才香。</p> <p>大年三十也叫除夕,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除夕夜,人们都会和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而年夜饭的主角就是饺子。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今年除夕夜,我们在奶奶家包饺子,全家老少齐上阵,其乐融融。包饺子首先得和好面,把面醒的软硬适中,饺子馅儿也得提前剁好、拌好。我们家拌的是猪肉韭菜馅。</p> <p>醒好面拌好馅儿,大家就可以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啦。一人擀皮儿,其余人包饺子,把馅儿放在饺子皮上,灵巧的双手一翻、一折,一捏、一挤,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手里忙活着,嘴里闲聊着,每个人都乐在其中。渐渐的,白白胖胖的元宝形的饺子就摆满了盖帘。包饺子的时候,人们会往饺子里包些东西,如糖果、花生、硬币……为了图个吉利和喜庆。</p> <p>开始煮饺子啦!饺子下到锅里,不一会儿便挺着圆鼓鼓的肚子浮上水面来。吃着美味的饺子,再就上略带辣味的醋和色如翡翠的腊八蒜,真是一种享受。大年三十吃饺子,吃得幸福又满足。</p> <p>过了除夕,初一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因为给长辈拜年,可以收压岁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有时乡下还有扭秧歌和踩高跷表演。看过各式各样的花灯,尝过甜甜糯糯的元宵,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真正过完了。</p> <p>过年的风俗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欢乐和美好,还让我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吧!&nbsp;&nbsp;</p>

饺子

腊八

腊八粥

过年

大年三十

习俗

好面

年夜饭

家乡

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