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怀旧之旅——青海篇(2)来到互助县

乐家湾

<p>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曾一度划归西宁市,后又独立出去,是全国最大的土族聚居地。在部队时,每年春夏之际,各科室都要组织干部战士去互助北山采集杜鹃叶。医院药局用杜鹃叶蒸馏制出的治疗支气管炎药物,疗效相当不错。我和Jun还曾在互助县双树乡双树大队搞过路线教育,与老乡们同吃同住月余之久。这次来互助时间有限,其他地方都没去,仅随大姑姐和姐夫去了纳顿土族故土园的旅游景区。</p> 战友看到我这篇文章后,发来这张当年在互助北山采摘杜鹃花叶的照片,其中虽然没有我,但却弥显珍贵。 纳顿庄园是国家AAAA级土族故土园旅游景区接待点之一,有民俗博物馆、酿酒作坊、土族农家院和土族风情表演等。 土族民俗博物馆规模不大,藏品以现当代为主,且大多是农牧器具。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民和、大通和甘肃的天祝县,没有自己的文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包括所用语言都随所居地不同而亦藏亦蒙,民族起源也有多种说法,有起源于蒙古人说,也有起源吐谷浑说。解放初期,国家在青海设立了互助土族自治县,1979年,国家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 。<div>  土族不是土家族,这两个民族一北一南,除了名字都带有一个土字之外,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div> 记得那时走在互助农村的乡野中,青海花儿的调子经常在对面山上响起,声音悠远嘹亮,有对有应,非常动听。现在恐怕再也听不到了。 纳顿庄园号称有西北最大的地下酒窖,生产的青稞酩馏酒小有名气。 <p>  来到酒窖参观,少不得品一口这里的酒,从头道二道三道,一道一道地品。</p> <p>  那年我去互助县双树大队时,路线教育已近尾声,正赶上各小队搞欢送。双树大队有11个小队,我们七八个干部每天都周旋在各个村的酒宴之间。欢送宴席多设在露天,几乎全村的男人们都来参加。他们唱着酒歌划拳拼酒,我们随他们凑个热闹。那时每个村轮着办酒,喝完一轮后,前面搞完的村觉得自己寒酸,就再办第二回。我从小不喜欢喝酒,啤酒果酒向来不沾,在互助的那段日子里,我喝了这辈子最多的酒。虽然现在仍然不大沾酒,但酒量却已经在那个时候锻炼出来了。</p> <p>  青海人的豪爽体现在酒上,你能喝,他们就视你为朋友。我转业到地方后,每次下州县,还没等坐定,他们就打开文件柜,拿出酒瓶酒杯,把酒倒满四个小杯端到你面前。他们管这个叫”四红四喜“,不管菜有没有做好,先把酒干了再说。</p> <p>  互助以青稞制酒有4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曾有天佑德等八大作坊,解放后被统一整合成互助酒厂,我和Jun曾经去过互助酒厂。我们参观时,同去的男士用杯子接了刚刚蒸馏出的原浆给我们,抿一口,80多度的白酒辣气瞬间充满口腔,直扑嗓子,那种滋味到现在都忘不掉。</p> <p>  互助酒厂近年来重又恢复“天佑德”等老字号品牌,并且把品牌不断做大做强,现在他们拥有多个驰名商标,已是上市公司。我一个战友转业回天津后,每顿饭后小酌,仍然只认”天佑德“。</p> ”轮子秋“是土族青年男女农闲和节假日的一种活动,已经申请非遗成功。我们没看到现场表演,拍一张假的凑个数。 晚餐在庄园一个农家院里,房屋是标准的土族建筑,院子中间有一个花池。 <p>  青海农业区几乎每家都有这样的花池,栽花品种以大丽花和牡丹为主。</p> 当年住过的老乡家也是这种屋檐挑出很长、形成一道廊子的形式,不过那时院墙和房屋四壁都以干打垒土墙为主,没有现在这般讲究。 <p>  桌上摆好了水果小吃,趁没人时拍了几张。正式入座后,一道道菜接连不断地端上非常丰盛,因为不好意思在主人面前举相机,也就没有留下纪录。</p> 饭后去了当地一个书法家的画室,Jun运笔挥毫,颇有气势。 姐夫也比划比划。 最后看书法家的。 <div>  姐夫随手画在素描本上的纳顿庄园,权作这次互助之游的收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