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小煜

晓晓

<p>  受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校停课,学生在家线上学习。</p><p> 早上,和儿子小煜一起观看线上课堂学习新课,然后做巩固练习。 </p><p> “妈妈,这题怎么做?”小煜问。</p><p> “这种题也不会?你有没有认真听课?”我生气反问。</p><p> “电费与相应的用电量成正比关系吗?为什么?这样解答不对啊,重新写!”“看看你这字写的,跟鸡扒似的。”检查作业时我大声指责。小煜很不情愿的订正作业,满脸的抵抗情绪,根本不听我如何讲解。</p><p> “还是错的,刚才听到哪里去,做事能细心点吗?”小煜翻个白眼走回房间“砰”关上问,“ 咔嚓”把门反锁上了。</p><p> 敲敲房门,“出来,我陪你一起看课吧,不懂的地方我再帮你讲解。”“不要,我自己能看懂。”“过来这里写作业,不会的我帮你解释。”“不用,我自己会做。”结果,作业交上去,老师批改出来错误百出。</p><p> 孩子只是铁,父母想要钢,希望孩子优秀完美,时常恨铁不成钢而批评指责进行锤炼,孩子委屈难过而产生抵触心理。</p><p> 小煜迷恋自行车,饭后他又要骑行,我不放心,陪他出门。心血来潮,想试试自己会不会骑。第一次,显然不顺利,没骑上去,车子侧翻了。小煜赶紧在旁边指点要领:第一脚要用力,不要怕,车子往前走了另外一只脚收到踏板上。龙头别抓太紧,放正,放轻松……我歪歪扭扭前进,他小跑跟后,渐行渐远时后面传来一句,“妈, 有危险时要记得捏刹车。”此时的小煜是个老师,教我骑车的老师。他指点得当,讲解具体,语气温和。想想自己指导他写作业时那恨铁不成钢的暴躁,他比我做得好多了。</p><p> 他吃鸡去了,我在操场上遛圈。后来他来找我了,远远的喊:“哟,不错嘛,熟遛了咧。”这时他又用上了表扬这招,让我这当妈的心里都有了满满的成就感,得意的用力的蹬着前行,小煜也开心的小跑紧随其后。此时小煜是老师,我是学生,他教出成绩,我学得开心。我想关键是他这老师的耐心、细心、温和、温柔和会表扬。这点我应该向他学习。</p><p> 饭后小煜主动洗碗,作为奖赏,答应他写作业时不对他大声说教,只温柔的给他指点。结果大人心平气和讲解,小孩心情愉悦接听,难题一点就解,任务提前完成。</p><p> 正所谓:一滴蜜要比一加仑的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和孩子相处要相互尊重,不要以大人高高自居。教育引导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因为表扬比批评更凑效,耐心比急躁更高效。</p><p><br></p><p><br></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