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人与人之间最稳定长久的吸引力,不是你的盛世美颜,不是你的富贵荣华,也不是你的才华横溢,而是你传递给对方的温暖和内心的踏实。</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代题记</i></p><p><i style="font-size: 20px;"></i></p> <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流水集</i></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0px;">四月天,一个溢满爱意的季节</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0px;">图文‖靳赋新</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四月天,盐池的天空,会从冬天里的古蓝、深海蓝,转向初春时的湛蓝、天青蓝,再向着仲春时的湖水蓝、薄荷蓝过渡。</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过完春节,我天天行走在盐池,早晚各一次,风雨无阻。我在仰望天空的变化时,不知道一场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全球蔓延、肆虐。</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我住在盐池的北坡,池神庙东,盐湖城西,一个叫鸭子池的半坡腰。因地处城南荒郊野外,平时少有人来,倒是常有白云在这里停留、歇息。</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当地人文化底子厚,给这里起了一个富有浪漫和流溢诗意的名子——“卧云岗”。天气好的时候,我站在岗头,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可一眼望尽这方圆百余里的大盐池。</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一座荒芜老院,几间砖垒旧屋,被几潭废弃野鸭池子,一株香椿、几棵古槐、一片白杨,隐蔽在一个避静的土窝窝里。</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柳絮池塘溶溶月,半坡吃茶淡淡风。我喜欢这里,白天可以听到虫鸣,夜晚可以看到一天星斗。</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二月天,成千上万只黑翅红脚鹬,飞越南海,穿过陆地,不远万里,从南国诸岛结群迁徙而来,在广褒的盐池上展翅飞翔,俯冲起落,场景十分壮观。</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三月天,盐池上又弥漫着打斗的气息。一场以抢占领地与争夺配偶的大战,悄然在这里展开,且越演越烈。</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我最钟情的还是四月天,所有的鸟儿,都找到了真爱。它们或在湖水里嬉戏觅食,或在湖心岛上沐浴阳光,或者相依相偎在草丛里亲呢。</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到了四月,就到了捡拾野鸟蛋的时候了。盐池上的牧羊人说:“多得很,硝堆上、池埝上、沙滩上,到处都可见到。盐化有一个老职工专门干这个,一天能捡到一大箩筐。”</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我在盐池连续走了三天,每天行走四五个小时,一枚鸟蛋也没找到,倒是从盐埝上的野蒿枯丛中,看到鸟儿们打斗后留下的一堆堆洁白的羽毛。</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盐池上的捞虫女说:“鸟儿精的很,远不是人类想像的那么傻,下蛋绝不会选择人能到达的地方。捡鸟蛋,要穿上我们捞虫人穿的雨裤,下水到湖中央的小岛。”</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聊起捡鸟蛋,野鸟子滩的一位钓鱼人,对我讲得较细。他说:“鹬类鸟的蛋,一窝少则三枚,多则四枚,比鸡蛋略小,但比雀蛋大得多,呈灰色,带黑麻点,打破鲜红的,吃着有点腥味。”</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他接着说:“黑水鸡、斑嘴鸭的蛋,又大又多,就像咱们农家的老母鸡一样,一窝能下一二十个。它们孵蛋也不是同时孵,今天出一个,明天出两个,总差那么个两三天。”</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一天清晨,我早早下到盐池,准备拍日出。在一条水沟边,我找来两块木板,搭了一座简易木桥,走上一个湖心岛。没想到,在一片枯蒿丛中,发现了一枚野鸭蛋。</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那一刻,我就像麦哲伦发现了新大陆,无比兴奋,无比激动,开心极了,啪、啪、啪,拍摄出一组照片,发向微信圈,分享我的喜悦。</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晨光下,盐池各种鸟儿交汇在一起,在小岛上觅食,是盐池最靓丽的一道景色。又一个清晨,我在一个僻静处,欣赏这一美景时,发现脚边有一枚野鸭蛋。这一次,我虽然没有像初见那样愉悦,但还是欢喜了好几天。</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好事来了,会一件接着一件。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盐池上还有更多的鸟蛋,正等待着我,只是我不能刻意地去寻找。</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有天下午,我满怀期待,一连上了三个小岛,却两眼空空。悻悻而归时,我在一条土埝上小心行走,突然扑棱一声,一只野鸭从脚下飞出,吓了我一跳。</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我低头一看,哇——,哇——,一窝窝野鸭蛋,挤在一起。用手一摸,还热乎乎的,数了数,一共八个。</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我孩提时在圪塔坡,上山捉蝎子,曾在一道砂石坎下,发现了一窝十三枚的野鸡蛋。那个时候日子过得苦,野鸡蛋好似天赐美食,诱得我直流口水。</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小伙伴们,劝我拿回家炒吃,被我断然制止,随后将它们一个一个放回原处。到了深夜,我们几个孩子悄悄摸到野鸡窝边,猛一伸手,连鸡带蛋一窝端。</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那是我童年最具智慧的显露,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充满自豪感,都增强自信心。后来我一直想,我离开故乡越远,书读得越多,见到的人越多,经历的事越多,反而摧毁了我的本真,将我变得越来越傻。</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坐在鸟窝旁,我犹豫了,这鸟蛋要不要带走?前两次捡的,都带回了家,但我没有吃,也不想去尝那个鲜。这一次呢?这可是一窝蛋啊?那只飞走了母鸭回来,看到窝子空空,內心会咋想?我不知道。</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二十年前,我在井冈山,吃过野生竹子猪。十年前,我在广州番禺,吃过盐焗草蛇。五年前,我在沂蒙山,吃过整盘的干炸蝎子。我不是素食主义,更多的是一个吃货。</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我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好人,但若把我想成一个坏人,那还是有点过。在我的心里,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一切都归顺于自然,需要被呵护、被关爱、被尊重!</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最终,我还是把那窝野鸭蛋,一个个放回到了原处。因为我的脑子里,始终浮现着一幅生命的图画,晨光中、夕阳下的盐池上,一只母鸭妈妈,领着一群小鸭孩子,摇摇晃晃着身子,嘎——,嘎——,嘎——。</i></p><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4月25日夜于野鸭子滩</i></p><p><br></p> <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靳赋新,男,1967年生,山西垣曲人,现居北京,喜欢读书,热爱旅行,从事电影工作,历史文化学者,人类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曾参与《平壤之约》《农民工》《永远的焦裕禄》等40余部影片投资拍摄。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流水集》、黄河三部曲《东塬》《小浪底去看海》《黄河岸边有我家》。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电影市场》《当代电影》《电影通讯》《中国电影报》《中国艺术报》《环球企业家》《中国房地产报》等国家一级刊物,撰发有关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论文近百篇,曾接受过中新网、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凤凰网、新浪网深度专访。</i></p><p><i style="font-size: 20px;"></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