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冶</p> <p> 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不寻常的寒假,让我们有着超长的时间学习,提升自己。放假前,李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跟吴正宪学教数学》这本书,让我们利用寒假的时间好好享用这本“大餐”。</p><p> 说起吴正宪老师,我是在2017年初,刚参加工作的第2个年头,知道的吴老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崇拜吴老师。我对吴老师的第一次了解是在与我校安校长的一次交流谈话中,安校与我聊了聊个人发展方向,并赠予了我一本《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作为鼓励,让我多看书,多看一些有营养的大餐!</p> <p> 那本书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影响是巨大的,读过之后感觉对数学课标有了新的认识,也理解了它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方法,更觉得吴老师真的很厉害,说话通俗易懂,又句句精彩!</p><p> 第二次对吴老师的了解是在学校的一场教研活动中,学校把吴老师请到了学校进行指导,当时的我很兴奋,从书架中找出那会儿在看的吴老师的一本书《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就直奔现场,想着找吴老师亲笔签个名,可惜当时胆子太小,话在嘴边没敢说出口,现在想来后悔不已!</p><p> 这次看到教研员李老师又推荐了吴老师的书之后,当即兴冲冲的买了一本,准备好好读一读。翻开书,看了看目录,就发现了它的不一样,书里是一个一个教学课例梳理而成,我一眼就看到了书中的一个案例:在数学中“创造”——《圆的认识》课例,之所以被这个课例吸引,是因为我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上过这节课,当时下了许多功夫研究这节课,但仍然感觉学生认识的有些不够深入,所以想赶紧看看吴老师是如何处理这节课的。</p><p> 在这节课中,吴老师用充满童趣的情境——自行车比赛引入,小动物们骑着三种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猜猜谁会获得冠军呢?孩子们陈述着自己的理由,不知不觉中就对圆产生了兴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呢?不急,不急,等我们研究了圆的认识,了解了圆,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吴老师的话总是很亲切,一直在告诉学生,慢慢来,不急,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激发了学生探究圆、了解圆的兴趣。</p><p> 探究开始了,吴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手中的学具自主画圆、剪圆、折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圆的特点;让学生在圆上画直径,一直画一直画,学生自己就说出并认可了圆有无数条直径;通过测量折痕的活动,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直径都相等。吴老师把教师教的内容,变成了学生学的活动,画圆、剪圆、折圆、测量折痕等等,都是学生做的内容,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与同伴交流,认知就自然而然的生成了,整个过程中,吴老师好像只是负责为学生们做记录的人。</p><p> 学生动手做的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吴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并请同学们也动手画一个一样大的圆,同学们悄悄地议论开了,边看边找大小相等的圆形物体,个个眯起眼睛目测,看看自己找到的物体是否一样大,还有的同学直接跑到黑板前,用双手反复比划着圆的大小,然后小心翼翼的走回课桌,十分认真的徒手画圆。虽然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学生们发现这个圆没办法画出来,因为找不到同样大小的圆形物体。这时,学生之间喊出了:“用圆规画圆!”。此时,学生对于圆规的好奇和需求是极其强烈的,吴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活动充分勾起了学生对与认识圆规的需求,我认为这是这节课特别精彩的一点,也是吴老师厉害的地方。</p><p> 后面的课堂中依然是在活动中认识圆的特点,吴老师通过回顾刚开始的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以及让学生们想办法不借助任何工具在操场上画圆的活动,深入的给学生创造了感受圆“一中同长”特征的情境,学生一起演示不同形状车轮走在路上时身体的起伏,彼此合作探究,想出几个小朋友手拉手,距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在操场上画圆,在一次次的思考、演示活动中,深刻、清晰的认识了圆,理解了圆的特征。</p><p> 吴老师的课堂一直以有营养著称,我想,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个情境、一个个活动,让学生的思维不单单只是浮在知识表面,而是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感受,挖掘知识的本质,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效率高并且符合儿童的认知需要。</p><p>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统一,学生才能真的有所收获”。</p><p>当我们真的把自身摆在儿童之中,成为儿童的一员,去了解儿童,认识儿童,我想,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就有了温度,有了营养!</p>